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门派
  • 职务区版主
  • 声望+15
  • 魅力42
  • 金币6459
  • 经验37226
  • 文章1577
  • 注册2005-01-13
[转帖]高校管理莫再“因噎废食”
[ALIGN=CENTER]徐放 [/ALIGN]

    疏导式的管理才是最合适的方式,“堵”和“禁”无疑都是管理意识落后、手段落后的表现


  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学后作出规定,不允许大一新生自备电脑。校方称,此举可以防止新生沉迷于电脑游戏。而早在几年前,武汉部分高校就出台过类似规定,理由便是大学新生的自制力较弱,适当约束能够促使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有效防止沉迷于电脑游戏和网络(《新京报》10月9日)。
  按理来说,几所高校均是出于关爱学生的良好初衷才规定此禁令的。但是这种简单而略显粗暴的办法必然会引起很大争论。毕竟,我们不能只看到大学生自备电脑的诸多负面影响,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电脑也不例外。21世纪是信息社会,电脑已经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的生活,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的一个基本手段,有人甚至形象地称之为信息社会的一双“眼睛”。因此很难想象,在这个网络信息化一日千里的社会,如果大学生无法使用电脑将如何跟上时代的脚步?当然有人会说,他们还可以选择去网吧上网。可是学生一旦迈出校门,学校将更加难以管理,甚至会出现不吃不喝彻夜不归迷恋上网的学生。过不了多久,相信这些大学生也总能找出很多规避学校禁令的办法。
  因此高校的管理者应该意识到大学生多数都已经年满十八周岁,是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公民,是否使用电脑,使用多长时间应当由其本人来决定。学校进行疏导式的管理才是最合适的方式,“堵”和“禁”无疑都是管理意识落后、手段落后的直接表现,甚至大有因噎废食之嫌。
  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阶段的教育与中、小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大学教育更应该注重留给学生自我发展和个性选择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管理能力。毕竟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多元化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不是一个模板里复制出来的呆板、僵化的人才。高校的这种做法,不但背负着滥用禁止的嫌疑,而且损害了学生们的自主权益,也不利于学生们法律权利意识的培养。
  面对大学生这样的群体,在如何有效防止他们沉迷于游戏和网络的问题上,相信如果高校管理者能够把“以人为本”也即“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实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学生的切实需要出发,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变管理学生为服务学生,耐心采取一些疏导的办法,一定会有所收效。
  毕竟,在当今法治社会,高校更应该在维护学生合法权益方面作出表率。一方面,根据“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要求,让学生明白在充分享有权利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应尽的义务。另一方面,针对学生作出的各种规定和措施,都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办事,努力健全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并且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合理性和延续性,做到程序正当、依据明确、论证充分、方法合理。事实上,关于大学生沉迷网络,高校管理者只要认真地主动地思考,还是有很多方法可以进行疏导的。比如可以加强校方机房的管理和学生公寓个人入网电脑的管理,建立本校的“网络警察”队伍,做好校园网络管理工作;比如可以建立网络心理咨询室,配合学生工作部门在广大学生中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网络问题学生进行跟踪心理辅导;比如可以积极开展各种可替代的课余休闲活动或是培训竞赛活动,丰富和充实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等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在如何培养和教育大学生的问题上,有关管理者还要多些法治精神与规则意识,少些家长作风,多一些合理疏导的办法,少一些强令禁止的措施。
尽在已言中……
[img]http://www.ruobing66.com/bbs/images/tie.gif[/im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344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