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我一直不知道自己在教育儿子上是否有所得,因为已经上初中的儿子,乐器不会,书法不行,画画拿不出手,跳舞唱歌更是提不上台面,至于体育特长也是一项没有。唉,现在想来,我可能真的有些失败,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培养出来的孩子,竟然是这般样子。[/P][P] 可奇怪的是,在我的内心世界里,却失落不太多,可能是作为教师的我一路走来,一路看来的实在是太多了。因为我十分清楚,一首悠扬舒畅的钢琴曲后是弹琴孩子多少个休息日换来的,我也知道那一手好字的背后是多少个双休日练来的。而我又是那么心软,生怕我的计划、我的安排让儿子失去了宝贵的自我活动的时间。想到这不由得想起了前两天读的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赫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的一句话——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P][P] 在文章中,苏赫姆林斯基说道:“谁不考虑童年的这一特点,他就很难理解儿童的心情,经常会碰壁。在树林里度过一个充满阳光的夏季的日子,对儿童来说就像过了整整一年,而在少先队夏令营里度一个月,那就好像过了一辈子。不要用硬性规定的计划来束缚儿童,让他们去仔细地看看各种事,并且看个够。也许,你还可以把儿童放掉整整一个小时,让他们各自去干自己要干的事。这是儿童的天性使然,不如此就不可能有儿童的感知和思维。”今天再翻开了,细细品读这几句话,真觉得是很有道理的,是啊,我们的孩子除了学习文化课和特长外,还是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自由时间,这对孩子来说其实也是放逐自己紧张思维和生活的一种好的方式。[/P][P] 记得我们班有位孩子曾在三年级时,她的母亲是这样安排她的双休日的——星期六上午英语补习,星期六下午古筝学习,星期天上午写作班,星期天下午羽毛球练习。我一听当时就晕了,找了家长理论,家长很是委屈的说:英语不学怎么办,听说初中的英语很难的,古筝练习了两年了,不能丢吧,这三年级是作文起步,要赢在起跑线上吧,至于羽毛球练习,那可真是让孩子放松放松。这就是我们家长的理由,我们没有权利说这不对,但我们又有谁想过孩子的感受呢?她还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她还需要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可我们家长为了所谓的学习和特长,就这样把本属于她的休息日一一割裂开来。[/P][P] 是啊,可能有人会问我,该怎么办?我只能说一句话——学会放弃!是的,只有学会放弃,给孩子真正属于自己的童年,给孩子属于自己的自由支配时间,你的孩子才有可能走得更远,走得更快乐!只有孩子快乐了,乐意了,一切才皆有可能……[/P]我知道儿子经常会为自己不能在联欢会为同学表演而苦恼,但我更知道,什么都不会的儿子很快乐,他对一切的学习都是那么饶有兴趣。想到这我也释然了,教育的对于错,谁又能说得清呢?[P] 2012-1-3[/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