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粗枝大叶型的家长,孩子生活中的很多小事,我都是马马虎虎,不怎么细致对待的,最经典的一个关于我照顾儿子的笑话是:那日晚上儿子下晚自习回家,跟我说:“妈妈,我喉咙发炎了,好痛啊!”我不假思索地接到:“那好,去喝瓶王老吉!”儿子望了我一眼,拿了瓶王老吉上楼复习去了。第二天中午,儿子在饭桌前不愿意吃饭,跟姥姥投诉我和他爸爸对他的不关心,其中就举了前一天晚上的事:“姥姥,你说我妈搞笑不,昨晚,我跟她说我喉咙发炎了,发炎了,她不给我喝消炎药,却让我喝王老吉!”儿子话音刚落,我妈,我先生,包括我都笑出声来!哎,这就是我——一个粗心的不称职的妈妈。
儿子从小都很乖,从不打架惹事,喜欢一个人在自己的房里拼积木,看书,最不擅长的当属体育了。小时候为了避免近视,我们带他去拜师学乒乓球,无奈天赋有限,看书习惯不好,最后是球技一般,眼睛还是近视。不知道是什么机缘,儿子爱上了足球,曾主动要求参加学校的足球训练,当然在我看来这也将是昙花一现的热情,就他那体型,他那的奔跑速度,在我看来没有一项有助于他踢足球。在这过程中,儿子到底是否参加了足球训练,儿子是否真的在足球场上驰骋过,我真的几乎不知道,但,有一点我清楚,那就是,儿子的足球知识,足球素养非常好,收集了与足球有关的各大联赛,各足球强国的诸多信息,他非常擅长写足球评论,只要和足球有关的,他都会乐此不疲 。
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初三那年的寒假,他在外文书店购得一本世界杯足球知识的书,临到要中考了,他竟然不去认真死命地背诵政史地生,反而在阳台上躲着背诵每届世界杯参赛国,以及球员信息。
到了高中,儿子的课余世界已经被压缩到只有一个周日的下午,儿子很喜欢睡午觉,可是到了周日下午,只要不下雨,他一定会准时准点起床,去学校和同学踢一场淋漓尽致的足球赛,我和他父亲虽然非常担心他在足球场上受伤,但,我们还是压抑着自己的担心,从不阻拦他这点可怜的爱好。
去年年末,我得知央视“足球天下”出版了一本《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球星》,虽然有些小贵,虽然儿子已经读到高二了,我还是忍不住给他买了一本,当我告诉他这个消息时,儿子很懂事地说:“妈,先放到你那儿,等寒假到了,我再看!”到了寒假,我们母子俩回到了军垦乡下,那里的夜晚特别的安静,一间小房,两张床,一盏灯,儿子入神地读着他喜爱的球星传记,我则看着喜欢的《人民文学》,最可爱的是,儿子读到精彩处,总会主动要求把原文朗诵给我听,于是,乡间的那间简陋小屋里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朗诵,那是我听到的最美的声音。
儿子读的高中其实是一所抓得很紧的学校,但他们还是与时俱进,在今年的阳春三月举行了年级足球联赛,儿子这次不仅自己更加投入到足球的训练中去,他还要带动他们班那群男生燃起对足球的热情。于是,每天回来的话题中更多的是,谁谁谁也想参加他们的足球队了,谁谁谁虽然只第一次踢球,但他的球感出奇的好,谁谁谁虽然不会踢球,但速度快,可以胜任后卫……我们总是他最忠实的听众,我们总是和他一起感受与足球有关的喜怒哀乐。
比赛开始了,第一场对阵年级强队,儿子他们制定了极具时效性的对阵策略,最后依靠儿子在禁区前制造了一个点球,获得了胜利。但,儿子也为此脚背受伤。我们依旧只是儿子的听众,听着他讲述的比赛中每一个细节,比赛场上每一个队员的表现……虽然,我们心里想得更多的是学习学习,但,我们还是咬着牙没有说出来。儿子他们终于止步于八强,儿子在比赛结束时,一个人在球场双脚跪地埋头痛哭,久久不愿离去。而他的父亲则在球场的一个角落里偷偷地看着,直至他的宝贝儿子最后一个离开球场。
有人说,母子一场,父子一场,那都是前世的缘分,今生,我们三个人走在了一起,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注定我们得一同前行,不管前方是风是雨……[P] 2016-3-23[/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