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篇介绍天然“指南针”的小诗,诗歌的结构工整,语言俏皮,有着丰富的知识,是一篇非常适合低年级孩子学习的课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采取的是小组合作,研读课本,完成读书报告来进行的。
初读课文后,先认识课文的结构特点,第一节和最后一个小节除了最后一句话不一样外,其他的内容一模一样,这样既是收尾呼应典型结构的展示,也是教授孩子们学习背诵记忆方法的好材料。同时,我们挑出“天然的指南针”进行了理解,从而顺出了接下来的小组合作研读,完成读书报告的任务。
我们根据班级座位的编排,一般是四人一小组,发放读书报告小条,指定小组长,分配合作学习任务, 小组长进行读书报告的填写,其他同学负责通过课文研读来帮助小组长完成填写的内容。很快小组分好,任务到人,孩子们的小脑袋凑到了一起,看书的看书,划线的划线,填写的填写,每个小组都在积极认真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有个别小组来打小报告:老师,某某一次都不发言。见我不做声,只好低着脑袋回到座位上,再看刚才被打小报告的同学,也开始发言了。巡视每一个小组,没有谁会因为老师的到来或拍照而分神,而是非常专注地完成着自己小组的学习任务,完成小组读书报告的填写。
再看看小组长们填写的内容,真好,一条,条,三条……远比老师预想的速度快很多,字迹也工整,内容几乎都很标准,突然发现,其实,老师这时候的存在真的只是很想很想和他们一起分享读书的收获。
填完了读书报告,签上小组成员的每一个名字,兴冲冲地交给老师,那份喜悦和自得表露在每个完成任务孩子的脸上,连我也被感染得满是愉悦。接下来的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其实,已经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很简单很轻松。
我想我们经常提及的——自主、合作、探究,其实,并不高深,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对学生有足够的信任,对我们的教学有足够的宽容,一切皆有可能![P] 2016-4-26[/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