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每天开车上下班,最喜欢最惬意的事就是打开车里的收音机,听广播,车在慢行,广播里传来的新闻播放,情感讲述……我都喜欢。仿佛又回到了小时候,听着家里那个塑料外壳的土黄色的收音机里传来声音,了解了我所不知道的世界。
[/P][P] 备课时,读《假如没有灰尘》,就有一种很喜欢的感觉,可能文章的内容满足了我一颗好奇的心,原来灰尘还有这么些我所不知道的知识,有意思啊!我该怎么去上这篇课文呢?和上一课《新型玻璃》那样,自读课文,画出文后问题的相关答案,设计表格,完成课文学习么?不太喜欢,也觉得这篇课文不适合这样的上法。我得想想……想知道最后我们是怎样完成这节授课的吗,那就一起看看吧![/P][P] 教室里有一把吧台椅子,是我脚疼不能久站而准备的。我很喜欢坐在这把椅子上的感觉,视角高出了整个教室孩子们的头部,可以一眼望到教室里的所有角落,其实平时是不大坐的,毕竟讲课时,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和孩子们进行交流互动,是我更喜欢的方式。但,今天我要用到这把椅子啦![/P][P] 上课开始啦!我在黑板上写上了这篇课文的标题“假如没有灰尘”,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句子啊?对,是假设句,顺势告诉同学们,这是我们新学习的一种说明方法“假设说明法”,并要求孩子们把这五个字写在课文题目旁边。开始聊天啦:“灰尘”是什么“玩意”啊?孩子们都想把自己知道的告诉我,非常积极,对,是尘埃,是阳光下那隐隐约约看到的小的颗粒,是陈老师擦黑板是,飘起来的灰……那,你喜欢灰尘吗?全班人异口同声地喊着“不喜欢!”好吧,那你聊聊,你咋就怎么那么不待见“灰尘”?哦,原来让你的喉咙不舒服;污染环境……反正就没有一点优点,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笑了,我说,最近有部电影超级火,叫《快把我哥带走》,你们肯定也想说一句“快把灰尘带走”!全班人都笑啦!那灰尘真的是这么讨厌吗?请同学们把书合上(我们没有预习这篇课文),听听灰尘专家陈霞“博士”给大家普及普及灰尘的知识吧![/P][P] 于是,我拿着书本,坐到了那可爱的椅子山,来了一个小转,环视了教室一圈“开讲啦”![/P][P] 讲述中,我把课文的内容进行了相对应的改变,尽量用更多的问句,来激发孩子们听下去的欲望。教室里静静的,只有陈霞“博士”那俏皮神气地灰尘科普知识的讲述。突然,我发现这样的课堂也是极其舒服的。陈霞“博士”的讲述结束了,“听众”们还意犹未尽,半天没有回过神来。[/P][P] 那就翻开书,用你们的读再去把课文的内容好好读一读吧。顺便把阅读提示的问题完成哟!教室里朗读课文的劲头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足,孩子们好像对文中的知识非常感兴趣,好像在印证陈霞“博士”刚才说得对不对。哈哈,这样的课堂,好喜欢。问题的回答,那就是简单至极,就是相当于答案的汇报,没有了往昔的“谁来补充补充?”“是这样的吗?”“还有别的建议吗?”[/P]课后,我在反思我们先前的很多次的授课,繁琐的导入,复杂的过程,精疲力尽的老师,疲惫不堪的孩子,每每一堂课结束时,如释重负,是我们设计太过复杂,还是我们不相信我们的孩子,把简单的学习过程复杂化啦!也许,课堂本来就是可以很简单,孩子们接收知识的过程也可以很简单,就如我上两篇课文的“白描式”授课,那般,简单轻松有效率![P] 2018-10-11[/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