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从未像这个学期一般,上语文课时诚惶诚恐,按说不应该啊,也怎么着也是上了二十四讲台的“老人”啦!可真的当统编教材一下子晃到我面前时,当新的课文出现在我面前时,但从未有过的课型放在我面前时,我还是慌了,更让人沮丧的是,自己暑假又疏于学习,开学到现在又没有教参在手,每天就一本光秃秃的课本,那种如履薄冰之感,只有自己知道。真的,把自己的课堂看得很神圣,真的想把编者真正的意图和孩子们进行传达,真的希望自己能在新教材的教授之路上,不走偏,不太落后。我该怎么办?
[/P][P] 逃避不是我的特点,直面困难,才是霞霞飞的性格。不熟悉新教材,那就“啃”吧!还是一如既往地在课前大声诵读每一篇新课文,我养成的和孩子们一起预习的习惯,是我语文课还能受到孩子们欢迎的一个法宝,一个人在办公室大声诵读课文,一遍,两遍……标自然段,看课文前导语,研读课文后习题,让自己和孩子们一般对我们的课文从陌生到熟悉,从不知所措到略有心得,慢慢地找到授课的感觉,找下手的方向,而这还是不够的,查阅资料是必不可少的,网络的发达,一个手机就能解决,看课文的百度介绍,看别人老师的课堂实录,看课后反思……能收刮到的统统看一遍,然后开始梳理,把有用的,用得上的,就一一标记在书上,于是哟,书上的红字密密麻麻的,那是在提醒我,可不要轻视了眼前的这篇文章,不要轻视我们的课堂。有新老师想来听课,我真的没有答应,我其实是自信不够,我担心自己的研读不够严谨,自己和孩子们共同的学习和编者的设计思路有偏差,于是,承诺,只要拿到教参,以后想听就来吧![/P][P] 自己知道,仅仅只是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如果自己不能对整个统编教材进行学习和掌握,那么局部的学习和研读是做不到“管中窥豹”,是不能“一叶知秋”的,关于统编教材的系统学习迫在眉睫。汪力大师在我们咸宁转着圈地培训,我竟然一场都没有碰到,真的很遗憾,好不容易逮到了他在咸安的一场视频直播,原以为等周末休息用镜面投影在家里的大电视上看,可没有想到收藏的地址竟然没有了直播视频资料。那日,见到一位在实小听课老师拍的ppt照片,很多,很全,于是厚着脸皮都下载在自己的电脑桌面上,一个下午就在看拍下的每一张PPT,把相关重要的话记在自己的日记本上,也不觉得累,反而在边记录边思考中,开始对比人教版与统编教材的差异,在想新的改变,我们该如何去进行新的课堂教学,不知不觉,竟然也画满了十三面;自己也订阅了几个与小学语文相关的公众号,总会在里面看到一些统编教材相关的文章,如陈云先先生对统编教材的变化的解读,如获至宝,细细看,慢慢抄,一节课的时间过去了,也收获了近五面笔记;同年级的老师去武汉参加培训,发来了学习资料,里面有人教版的老师对每册教材进行的详细解读,先仅正在教的六年级上次的阅读策略单元的学习好好听,边听边对照PPT做笔记,一遍没有领悟透,再回去重新听,总算对“有目的进行阅读”这个单元的学习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知道,该怎么充分利用我们的课文,来学习“有目的进行阅读”这种阅读方法……[/P][P] 想想,真的很惭愧,原以为自己已经是小学语文的熟手,原以为自己现在真的能不再畏惧每一篇课文,可是,真的让我们面临改革,面临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时,我们还是得和所有的新手一样,抱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学习,去研究![/P] 2019-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