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按照教学进度安排,我们学习《少年闰土》一课,由于已经读了近两个星期的《朝花夕拾》及鲁迅相关的文章,所以,我知道这篇课文的学习,对咱们班的孩子来说,应该是没有一点儿问题,果然,整篇文章的梳理,小标题的列举,第一自然段的理解背诵等都当堂完成了!课文后面小练笔的安排是以第一自然段为型,进行一张照片的描写!以我对新教材的虔诚,不出意外,我应该是遵从教材里安排的操作流程进行下去,可没有想到,在进行少年闰土与鲁迅对话朗诵训练时,我改变了主意……
按照预设的环节,是同桌之间进行分角色朗读的环节,班上还有同学因为流感没到校,我前面的子傲同学也落了单,于是,我和他临时做起了同桌,分角色朗读闰土和鲁迅的对话。我们班已经养成了可以不要旁白直接对话的习惯,所以我们俩练习得挺顺畅,但我发现,当我作为闰土津津有味地讲述捕鸟和捡贝壳的情节时,子傲作为鲁迅在一旁傻乎乎地几乎没有任何表示,直到有了鲁迅的话时,他才活灵活现地进行对话。这不是我想要的那个对话场面。突然,一个绝好的想法诞生了。我示意全班同学安静,对这次分角色朗读提出新的要求:当鲁迅听了闰土说捕鸟的事时,他会说什么呢?你能当场说出来吗?当鲁迅发现闰土那么聪明能干,那么见多识广时,他应该怎么说?也请当场说出来!刚才还不太活跃的教室,顿时热闹起来,人物对话的表演在一对对同桌之间精彩上演,甚至一些同学入情入境地和我们书本中插图画的鲁迅那样,双手撑着下巴,歪着脑袋一脸羡慕地望着身边的“闰土”,时不时瞪大眼睛说上几句!哈哈,我知道接下来的角色表演肯定精彩!
如果说这次分角色朗读的练习,因我课堂上的一个小小改动,使人物形象在孩子们心目中更丰满更立体,那还是只是就课文的学习而学习,我想如果,我在这个成功的课堂生成中,不按教材的安排,而是顺势利导进行另外一个方面的习作小练笔,是不是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呢?不试怎么知道,说试就试,这是我课堂上果敢的表现。
于是,我布置了周末的第一项作业——《人物直接对话小练笔》,并温馨提示孩子们,今天晚托,所有孩子都完成这个小练笔后,再回家,就算你没有报晚托,陈老师也请你完成这个小练笔后,再回家!还是有些担心孩子们对人物直接对话写作方式的陌生,我突然想起来,早晨自己写的那个我与儿子关于校长奖学金的对话片段,不正是非常好的“范文”吗?这真是冥冥中注定了这次小练笔。于是我厚着脸皮,把自己早晨写的对话片段,一人分两角,示范给孩子们听了,教室又成了欢乐的海洋,哈哈……他们心里乐,原来自己的“威严”老师也是这样被自己的儿子怼的时候!
好了好了,为了让孩子们能写好练笔,我陈老师也够拼的啦!那晚托的练笔作业,我可是要见到精彩的哟!
晚托铃声刚响过,教室里就安静了下来,孩子们很乖地开始埋头写小练笔,我则很幸福地看着这样的场面,我也知道,在不久的时候,他们会给我精彩!果然,十来分钟后,就开始有孩子上来交小练笔,我采取的是面批的方式,孩子们很喜欢自己的小练笔被老师欣赏,站在我身边一副期待不已的样子。煜的作业交了上来,由于成绩不太好,他没有其他孩子的自信和期待,想把作业一放下就溜回自己的座位上,被我火眼金星抓了个正着,翻开他的小练笔,果然字还是不漂亮,对话也很短,几乎都是你三五个字,我三五个字,正想进行批评,但还是劝说自己耐着性子把内容看下去,没有想到,惊喜在后头,原来他描述的是他与商家讨价还价的过程,刚才在我眼里“偷懒”的三五个字,在讨价还价的这个情境设计中,变得很符合人物性格特点了。我看着看着忍不住笑了,同学都惊奇地看着我。我把煜喊到我身边,把麦放在他的手里,然后告诉大家,我们要给大家表演一个讨价还价的小品,于是在大家热烈目光的注视下,我和煜完成了整个对话的表演,教室里的那些个娃哟,笑得前俯后仰!笑后是大家更投入的写作,我知道他们也期待自己的“大作”能与陈老师“公演”!
结果真的是那样的让人惊喜连连,交上来的练笔中,有再现和妈妈斗嘴的场景,有和同桌搞笑的对话,有为了阻止闯红灯而发生的路人争吵,有姐妹情深的暖心对话,有不怼死老妈誓不罢休的调皮崽……而更让感动的是,班上那些个老师眼中的“学业困难户”,“作文老大难”,都有不俗表现,写得最好的是嘉豪解析子言名字来由的对话,几乎引爆全场,写得最长的是博雅的兄弟对话,三面纸都写满了,并且最后由二人对话发展到了三人对话,竟然也毫不凌乱……
突然,在想,一次小小的课堂环节的改变,为什么会给我带来这么多的震撼与惊喜呢?是不是,在很长时间里,我们的课堂和我们的周边的环境一样是浮躁的,是功利的,在初中不再有考试大纲的今天,我们每一个从教者,要从为考而教这个现状,去适应“为学而考”的大变革,我们该何去何从?值得我们每一个从教者深思![P] 2019-12-7[/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