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级历史系 徐志伟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了两年多的历史,前人的智慧和经验对我却有不少帮助,但我并没有感到自己比以前“明智”。
暑期,偶尔读了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导论》,我才感到自己第一次真正走进历史这个浩渺的时空—不仅通向过去,也通向未来。借助前人的智慧,我登上了新历史观的高峰,俯瞰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我终于开始领悟:历史,就是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由闭塞到开放,从分散到整合的过程.这种史学理论被称为“全球历史观”,它不同于过去的线形史学研究方法,也不同于欧洲中心论.巴勒克拉夫在他的著作中成功的用它解释了世界在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这一历史的分水岭上发生的各种巨大变化。
在新历史观指引下,我看到了气势恢弘的历史:无数文明像夜空中的星辰,在历史的银河中放射着至少曾经拥有的光芒.这些文明的兴起和衰落,连同他们的智慧和愚昧,光荣和屈辱一起呈现在眼前.有的文明默默的兴起,又默默的消亡;有的如同新星般升起,放出耀眼的光芒,又连同这光芒摔的粉碎;还有的强盛时如同火焰,燃尽后又像不死鸟从灰烬中升起……
是什么力量在左右每种文明的命运?
古埃及人战胜了尼罗河和沙漠,却输给了波斯骑兵;印加人征服了安第斯山和高原,却败给西班牙人的火枪;印度河畔的古国经历了战争的考验,却被流沙吞没;克里特人创造了灿烂的爱琴文明,却被火山地震倾覆.这些文明看来都是被外部力量所摧毁,这力量或是人为的,或是自然的.果真如此吗?埃及也曾有强大的骑兵,但已失去了尚武的精神;印加也有众多的军队,但已被外来文明所慑服;印度河畔的古代居民没有在荒漠形成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家园;克里特人没能努力把文明扩展到这个孤岛以外足够广大的地区,结果一夜之间从光辉的顶峰摔进了失落的深渊。看来比外部力量更重要的原因在自身。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每一种文明的命运取决于它对自然和人为环境的挑战所做出的反应。
历史证明:尚武的文明不会被征服;科技发达的文明不会被毁灭;文化灿烂的文明不会被同化……维苏威火山的灰烬掩盖不了横跨亚非欧的古罗马文明的辉煌;日本侵略军可以把1937年底的南京变成地狱,但血染的长刀不能使中华民族俯首屈膝……
站在全球史观的高峰上,波澜壮阔的历史变的清晰:精神的物质载体终有一天会消亡,但生存的价值并不在于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征服自然和征服自我所付出的努力.当一个文明社会为着一个崇高目标贡献它全部的美德,智慧和力量的时候。它所释放出的能量也许是世间最惊人的奇迹,而奇迹本身就是它永恒的荣耀。
人类只有面对自然和人为环境的挑战不断抗争,不断争取,才无愧于自身的存在。
回想培根的名言:读史使人明智.隐藏在历史中的真正宝藏乃是关于国家,民族,甚至整个文明的兴衰的大智大慧。
历史,需要认识,更须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