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论坛
排行榜
最新帖子
管理团队
应用
风格
搜索
晨风暮雨
心无涯
人生大舞台
记忆深处
查看帖子
主题:
[原创]文化巷:明天我们在哪里想念
回复:
1
帖
上篇
返回版面
下篇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复制本帖地址
郑子语
2005-12-03 20:11:18
阅读:2211次
回复
只看此人
楼主
门派
金币
222
经验
17
文章
8
注册
2004-04-19
LeadBBS官方论坛
[原创]文化巷:明天我们在哪里想念
在文化巷的一个小酒吧里,曾克和古涛坐在烛光下,一边听随身听,一边写着干净的文字。这是几年前的冬天,曾克和古涛准备第一期《幸福的老太阳》时的情景。声音是回到过去的奇妙的通道,我刚来昆明时听见了他们的节目,到现在形成一种特别的记忆,想起来还能感觉当时空气中桉树的气息。
大街小巷在地图上看起来,像是一道道经脉,我们在这些经脉里规则或不规则地流动,被接纳或被排斥。当时光堆积,街巷就是另一些回到过去的通道。
这是一个不让人太着急的城市。刚来昆明的时候经常迷路,却又乐此不疲——你突然在经脉的近处发现了生活的生动细部,然后又并不费力地找到出口,像是一场意外收获。某天我在迷路时遇见了翠湖,看见了云大,拐进了钱局街,折到了文化巷。
正是擦黑时间,狭窄、局促,餐厅和服装店挨挨挤挤,一种美好而密集的生活被灯光修饰着,热气腾腾。学生们来来往往,高谈阔论,青春以高于校园的姿态肆意张扬。我推着单车一边避让人群,一边看着那些光鲜的服装店。这里有我刚刚结束的校园生活的氛围。老板们都有着好脾气好眼光吧,他们的货都很对学生的意思,学生们买东西也会策划集体砍价吧。酒吧、咖啡吧、韩国料理、日本料理、泰国料理、米线……每天会有多少故事发生?沈从文、冰心、李公朴、闻一多……学生们会告诉你这条巷子过去的故事,他们一起完成了这条巷子的命名,它的曾用名是“三家巷”。
当“拆”字像一枚枚坚定的印章盖满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我们所熟悉的城市一天天陌生,新的面貌让人在欣喜之余,突然发现回忆原来是需要具体的地点来安放的。大街小巷保存着你的步调,神态,目光,喘息,保存着各种各样的味道,姿态,像一个U盘精确地刻录着你的成长故事,可是某天,你发现这些经脉发生了变化,信息丢失,或者乱码,你就会发慌。是的,“红星”关门的那天,这个不到20平米的地方,来了近200人,没有别的什么吧能存放那些青春。川人说: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那么多人的生活在这里汇集、暧昧、纠缠、生动,不同的时间,酒吧同一个位置呆过不同的人,餐厅同一个桌子坐过不同的人,在无数次的叠加之后,文化巷得到了无限延伸。
渐渐的,搞艺术的去了创库,玩音乐的到了昆都,文化巷在陆续的几声“拆”中,保存着异域风情,也就是这里的饮食文化特色。外国留学生在这里当起了老板,一条不到300米的巷子,你就可以喝到西式咖啡,吃到韩国、日本风味的饭菜,看见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转悠,谈论,露天就餐或者晒太阳,“昆明洋人街”是文化巷的另一招牌称呼,是同一个地点的另一个ID。
“昆明洋人街”,像一个精道的词汇,被很好地放到了现在的“房地产语文”中。2005年11月26日中午,我骑着单车,在图书馆借完书后往文化巷去。文林街正在铺路,温暖的阳光下散发出新鲜的柏油味道。我推车过去,一边新盖的高楼和另一边正在盖建的楼盘,让文化巷显得更加狭窄和局促了。今年8月,文化巷墙壁上的涂鸦曾轰动一时,它们现在只在网上生猛着:那些色彩艳丽、构图怪诞、表现夸张的图案,藏着一种什么样的强烈情绪?在现实里,它们被阳光和时光打磨得有些模糊了,更多的涂鸦被遮盖并将随着拆迁而消失。服饰店和餐饮店生意依然火爆,学生们换了一茬又一茬,以更年轻的面孔复述着时光流变的故事,现在我们用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支撑着“文化巷”的名字吗?
如果没有漫林书苑,文化巷是否还足以成为文化巷?而这样的书店,似乎只合在这条巷子找到自己的位置。外文报刊和书籍、国内的各大报刊、畅销书籍、80后作家的作品,艺术、哲学、文学,学生们要看和想看的书差不多都有。我在“汉江”吃完韩国料理,来漫林书苑买了一本《木偶奇遇记》——它是我喜欢的版本。
我的朋友锥子在他的文章里深情地说,昆明是一个很巴洛克的城市。他在云大生活了4年,文化巷里有他的很多故事。他在另一篇文章里这样感叹:“文化巷也终究是拆掉了。要不了几年,等我再回去的时候,我一定不会记得这些地方还带给我诸多的欢乐与痛苦。”而几乎与此同时,我看到有人在分析“昆明高校经济圈”,文化巷是突出的个案,这里人流众多,消费密集,商品颇有特色。
巴洛克的味道就是突出丰盈,铺张快乐,商业似乎在拒绝着这些。文化与商业在今天为什么显得如此对立?也许我们急于想从文化那里得到什么,商业是最有效的手段,文化就处于被退让的地位。在文化巷里,“超级女生”的招牌是一种精明和迎合,漫林书苑里许巍的歌是一种坚持和淡定。可是,文化巷离我,离我们还是越来越远,它随时都在酝酿一种悲怆的告别。
文化巷终究是要拆掉的,与这条巷子相关的人无比感伤——这意味着,某一天,文化巷与翠湖、与莲花池、与闻一多殉难处、与西南联大旧址的对应关系就不在了,城市还是城市,记忆还是记忆,经度和纬度也不会刷新,只是因为一条巷子的改变而让我们有些手足无措,蹲下来想想那些能够让我们好好想念的角落在哪里,我们现在又会去哪里?
你有的,我也有.
香沉暮雪
2005-12-06 08:53:46
引用
只看此人
2
楼
职务
论坛版主
金币
1055
经验
4673
文章
338
注册
2005-10-16
LeadBBS空间出售
看你的文章,
文笔很是老道,而且充满了思想
很是佩服
本想写些心得,但无处下手.
很多时候,文化的字眼让很多很俗的东西充斥着,
我们也称它是俗文化
但是,当商业的脚步踏碎文化的领域
我们想要寻找出路的时候
剩下的点点角落
是不是真的是纯正的
我们所要的文化
"它随时都在酝酿一种悲怆的告别"
很喜欢,不由自主的胡言了一番.
[img]http://bbsimg.qq.com/2005/04/05/003/259.gif[/img]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解析UBB代码
恢复上次发帖
当前保存
(无)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锁定帖子
回复短消息通知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
2003-2025 晨风暮雨 -
清空COOKIE
-
手机版
-
RSS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心无涯论坛:http://www.ruobing.site/bbs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1.4609 seconds with 5 querie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