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3
    • 魅力24
    • 金币689
    • 经验1508
    • 文章123
    • 注册2008-02-29
    没有永远的三小姐,只有永远的老上海情调
    2008-02-23 21:40:21
      你越来越王琦瑶了!这是一个上海土著男人在愤怒时随口而出的话。
      王琦瑶是《长恨歌》里的女主人公,命运哀婉但生活精彩的女子。不幸生于民国那个纸醉金迷的老上海年代,不幸卒于80年代又开始灯红酒绿的新上海年代。喜欢这段故事亦如喜欢王琦瑶这个女子一样。
      她们都是——不可多得的!
      年前去买鞋,一个人寡然无味的兜了很多家店,最后放弃。在一个平静的周末,正好约见一个朋友——上海土著男人。我说陪我去看几双鞋,他欣然同意!这就是上海男人的好处了,不论是家人还是女朋友,亦如我这样的平常女性朋友,他们都会乐意去。所以和上海男人逛街比和女人逛街有意思多了!女人多会唧唧喳喳,更何况我已经是个唧唧喳喳的女子了!
      就那样逛了一个下午,路边买鞋的店都逛完了,我说“算了,还是去商场买吧!”当时,这位上海土著人气得差点吐血:“你既然根本不打算在路边的店里买,为何又逛这些店呢?”我说:“逛逛总可以吧,我就不要在这些店里买啊!你又不是不知道!……”统统说了一大堆理由,把他说得无话可说,只有摇头沉默的份。
      “你越来越王琦瑶了!”他愤然喷出这句话,哽住了我刚刚张开的嘴,愣愣的看着他。我转身离去!
      今天从南京路走过,在江西路上,我依着那些在门前挂着“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的老房子走着,风很大,即使穿着长长的风衣,但还是觉得很冷,风吹得人直头疼。
      在一阵狂风吹起的瞬间,我看着对面橱窗玻璃上我的身影,突然想起“你越来越王琦瑶了!”这句话。
      你越来越王琦瑶了?我笑着重复着。然后从包里拿出电话拨通土著人的电话。
      我问他:“我怎么越来越王琦瑶了?”当时他一愣,说:“什么?”
      你年前说我的那句话你忘记了?我说,就是逛街买鞋那次。
      哦。他说,我也不知道啊!没有原因,当时就是突然想起来的。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突然想起了王琦瑶!
      没有原因怎么能乱下定义?我说,不好这样讲的呀!要死来!
      他在电话那头笑了起来。是越来越王琦瑶了啊你!你说得话也越来越王琦瑶了!‘不好这样讲的呀!要死来!’(学我说话)喏,王琦瑶就是这样说话的。
      我不再出声。
      他说,这没有什么不好啊!你不是挺喜欢王琦瑶嘛!我是说有时候你就是整天在那瞎讲究,瞎折腾。其实再好的鞋子不也就是穿在脚上的吗?你整天都那么当真事儿一样,累不累?
      但是,我决不允许自己脚上穿着一双歪着跟的鞋招摇过市。然后,我挂上电话。
      我是喜欢王琦瑶没有错,可是王琦瑶也不是整天在那瞎讲究,瞎折磨啊!她无外乎喜欢穿苏格兰绿格子大衣,无外乎喜欢擦肩而过没有结果的爱情,无外乎喜欢喝咖啡馆里的咖啡,无外乎喜欢糯糯的说话,无外乎喜欢摇曳着高跟鞋的步伐漫步舞池,无外乎喜欢……
      总而言之:无外乎喜欢一种老上海情调,罢了!
      《长恨歌》的小说版、电影版、电视版我都看过了。
      最喜欢的还是小说版本,王安忆的文字总是透着一股雅致的上海弄堂气息,若没有充分的想像,若没有真的经过上海弄堂,你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一宅小小的院落还能有前后两个门,也永远不可能知道,这些小院落里藏着多少小家女子对大上海的想像。
      也许除了老去的张爱玲之外,唯一能写活上海的就是王安忆了。只不过,张的文字里充溢的是没落贵族还未腐朽的生活姿态,王的小说却是上海柴米油盐市井人的生活。
      虽说郑秀文在拍完电影版《长恨歌》之后抑郁了,甚至息影三年。可是与她饰演的电影版王琦瑶,我更喜欢电视剧版的《长恨歌》。
      一部电影怎么能演绎得完王琦瑶的一生?怎么能诠释的了老上海的情调?更何况郑秀文原本就不是上海女子,又没有经历过老里弄的市民生活。
      她演得出王琦瑶的美丽,演得出王琦瑶不寻常的爱情,可是终究演不出王琦瑶的魂灵。就像古老的昆曲一样,不仅仅是利索的水袖,不仅仅是精彩的装扮,还有抑抑错错醉人的声调,遮遮掩掩迷人的神色。
      电视剧版的《长恨歌》基本依据小说展现了王琦瑶从普通的小家碧玉,出落成闻名的上海三小姐,然后成为国民党要员小公馆里的女人,最后再次回到普通人的里弄生活中。和程先生擦肩一生,给毛毛娘舅私自生了女儿,最后与年轻“老克勒”的忘年恋为自己埋下悲剧的种子……
      这就是王琦瑶——平常的上海女子不平常的一生!
      王琦瑶用自己的一生展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上海,不同的历史背景赋予了她不同的生活内容,同时也赋予了上海不同的风格——老上海的十里洋场,文革时的落魄街巷,改革后的灯红酒绿。
      然而不论时代怎样得更新,怎样得变化莫测,怎样得推翻重来。永远都变不了的是上海固有的情调,这就是我称之为的“老上海情调”!
      王琦瑶死在书的最后一页,可是她的老上海情调却延续进我的心中!
    寂寞开满山岗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门派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79
    • 魅力243
    • 金币121
    • 经验194978
    • 文章7343
    • 注册2004-04-09
    你已经成为真正的上海人了?你怎么看待上海人?
    欢迎大家光临本论坛!
    [img]http://www.ruobing66.com/bbs/images/Upload/2006/3.gif[/im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031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