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十九
《少林寺》剧组二十年不散之谜(3)
[B][SIZE=4] 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这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一个为拍一部电影而临时组建的大家庭,竟因此维系二十余年而不散,实在令人称奇。是什么原因使《少林寺》剧组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又是什么原因令那么多有名和无名的人对之趋之若鹜?这实在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说的清楚的事情。我曾经有幸步入这个充满神秘充满激情的创作集体,当我抚摸这个大家庭跳动的脉搏和感受她迷人魅力的时候,宛如一次人生洗礼。[/SIZE][/B]
[HR]
[SIZE=4][/SIZE]
[B][SIZE=4] [/SIZE][SIZE=7]李连杰最怕的螳螂王于海[/SIZE][/B]
[B][SIZE=4] 我在前两篇有关《少林寺》剧组二十年不散之谜的博文叙述中,介绍了剧组的核心人物---导演张鑫炎先生和书剑大师于承惠先生。事实上,《少林寺》剧组之所以有如此奇迹,德高望重的张鑫炎先生人格魅力功拔头筹。此外,张导演手下的“五虎将”,即老将于承惠、于海,少将计春华、徐向东,小将吴京,是支撑这个家庭大厦的肱骨。现在我们就接近另一老将,人称螳螂王的于海老师。[/SIZE][/B]
[B][SIZE=4] 于海老师是山东烟台人,1942年出生,1954年拜七星螳螂拳大师林景山先生为师,学习正宗的螳螂拳.1958年参加市、省、全国三级武术比赛时连闯三关,以优异成绩被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招收,成为国家正式的武术运动员。1958年至1966年,先后多次代表山东省武术队参加在华东和全国举行的重大比赛,并多次荣获剑术、棍术、螳螂拳及全能冠军。1966被任命为山东省武术队队长兼总教练,带领山东省武术队扬名天下。 [/SIZE][/B]
[B][SIZE=4] 于海老师参与电影《少林寺》的拍摄是个偶然。1974年,于海老师和少年武术英才李连杰一起访美演出,引起正在美国考察的张鑫炎导演的注意。数年后,当张鑫炎先生筹拍电影《少林寺》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给他留下难忘印象的教练于海和小运动员李连杰。 李连杰不仅生活中与于海老师有师徒之谊,在戏里也延续了这种情感,一时传为佳话。[/SIZE][/B]
[SIZE=4][B] 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李连杰对于海老师除了尊重,还有三分惧怕呢。李连杰拍戏是有名的拼命三郎,可是与于海老师比起来,他可就是小和尚见老衲,念不出真经来了。拍《少林寺》时,由于时间紧张,片中的马戏很多。于海老师只用了两个上午的时间练习骑术,便投入拍摄。在拍摄一个骑马疾驶的镜头时,由于马速过快,不小心撞在一棵大树上,造成肘部脱臼,左手骨折。可是于海老师硬是咬着牙复身上马,拍完全部镜头。那阵势,谁看了不打哆嗦呀。 拍摄打斗场面时,李连杰是有了名的快半拍,这样动作起来虽然拍出来的效果好,可是被打的演员难免挨拳脚,常常受伤。不过李连杰在于海老师面前从来不敢逞能,因为于海老师叫早一拍,出手比他还快。据说,李连杰在拍摄《少林寺》和《少林小子》时,没少吃苦头。[/B][B] [/B][/SIZE]
[B][SIZE=4] 这次拍摄电视剧《少林武王》,于海老师饰演吴京的师傅的师傅,戏份很少,纯粹是个绿叶角色。可是于海老师非常认真对待每一场戏,像于承惠老师一样,没戏的时候也到现场,为武术执导谋划谋划。一天看不到于海老师,大家可想呢。因为于海老师满脑子竟是笑话,是人见人爱的开心果。[/SIZ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