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4] 常言道,正人先正己。与那些不知廉耻贪污腐化自私自利鱼肉百姓的狗官们相比,清廉君子总是令人景仰。春秋时期的鲁国人黔娄便是一位让人钦佩的先贤。黔娄为人正直,做事清廉,从不贪墨一分一毫。他病故后,孔子的学生曾参带着儿子曾西前来吊唁,并协助料理后事。[/SIZE]
[SIZE=4] 装殓那天,黔娄生前的许多好友都来为黔娄送最后一程。大家把黔娄的遗体装进棺材后,发现覆盖遗体的布太短,盖住头,露脚,盖住脚,又露了头。由于黔娄生活清苦,家无余财,再也找不到一点布匹。[/SIZE]
[SIZE=4] 就在大家十分焦急时,年幼的曾西灵机一动,说:“嗨,要是把布拉斜了覆盖,头和脚不就都可以遮住了吗?”在场的人都觉得曾西说的有理。可是,黔娄的妻子却连忙制止道:“先夫在世时常对我说:‘斜之有余,不若正之不足。’这是他一生做人做事的准则,无论如何也不能违了他的意愿,还是正着盖吧。”大家不再说什么,都把敬佩的目光由黔娄的遗体转向了黔娄的妻子。[/SIZ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