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魅力112
    • 金币4802
    • 经验7208
    • 文章1053
    • 注册2008-09-12
    聪明的余秋雨和余秋雨的聪明
    [SIZE=4]      如果像一般学者教授一样埋头著书立说做学问,恐怕除了直接接触余秋雨的人,很少会像现在一样很多人知道余秋雨。所以说,聪明的余秋雨,使大家知道了余秋雨的聪明。我想,这与余秋雨先生的经历不无关系。上海戏剧学院老师嘛,懂得传播学。我这样说,并无贬义,学问如果不传播,总如茶壶里的饺子烂在肚子,那是对文化资源的一种浪费。[/SIZE]
    [SIZE=4]      然而,聪明的人有时也如出头椽子亦遭水腐,又如秀林之木亦遭风摧一样,非议是难免的。孰是孰非,非口舌之辩可理清楚。记得多年前北师大一位政治教员大谈社会美学名噪一时时,也招来许多责难,好在后来这位老师不再抛投露面,人们也就逐渐把他淡忘了。也许余秋雨先生知道此事和结局,不愿步其后尘被人忘记,故而时不时地别出一把,活跃一下逐渐平静下来的文化市场。近日老先生有关《红楼梦》宝黛爱情的新论,便引起轩然大波。[/SIZE]
    [SIZE=4]      对“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样一个拾人牙慧的话题,也能波澜潮起,可见余秋雨先生的确聪明。聪明就聪明在他深深懂得,饥渴的人需要水,吃饱了的人一定会喊不饿。[/SIZE][SIZE=4]实事上,硬把死亡的爱情责任推给婚姻,那是不公正的。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律层面上的问题,而爱情并不受法律制约,或者说法律对爱情无可奈何。不然怎么会有婚外恋呢。而死亡的婚姻并非都是结婚后发生的,朝三暮四朝秦暮楚的事例无须烦举,而相携一生白头到老的爱情古今中外比比皆是。余秋雨先生自然明白这个道理,而他聪明就聪明在他知道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只要他一提出来,就一定会受人关注、受到争议甚至受到批驳,这正是余先生索要的效果。不信,当有一天余秋雨先生提出不吃饭就会饿吃了饭就不饿时,还会有人站出来反对,而且对立双方人数将会基本相等。为什么?废话呗,就像我,现在不也被余秋雨先生一句话引出了许多废话吗! [/SIZE]
    晨风暮雨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3281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