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SIZE=5][B][/B][/SIZE] [/ALIGN][ALIGN=left][SIZE=4] 正在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红日》与以往相关题材不同的是,它没有脸谱化地划分正反人物,而是着笔智慧较量与战争规律描写。由于李幼斌先生的出色表演,使得张灵甫这个国民党悍将多了少许人文气质与军事上可圈可点之处。虽然张灵甫最终的命运与整个国民党蒋家王朝命运一样走向必然灭亡,但就单纯的军事角度出发,人们不仅要问,全副美式装备的王牌七十四师何以在劣势装备的共产党军队面前一败涂地?[/SIZE][/ALIGN][ALIGN=left][SIZE=4] 战争虽是政治的败续,但战争又有自己的规律。正常情况下,赤手空拳绝难与刀枪相对。但是,战争是由个体的人组合而成的,因此毛泽东主席早就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所不同的是,物质的力量在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人手里其质地能量是不一样的,这就是精神。当年,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所以以弹丸之地横行一时,其奉行的武士道精神功不可没。[/SIZE][/ALIGN][ALIGN=left][SIZE=4] 张灵甫之所以敢傲视一切放弃突围机会,毅然决然地走上孟良崮,将五个纵队的共产党军队置身自己的周围,也算是有种,这种精神就是剧中粟裕将军所说的张灵甫是“可敬可佩”的!这是因为张灵甫虽仅为一名师长(就算是整编师也不过相当于一个军的架子),却有全局战略眼光,他的绝处求生一搏虽为一招险棋,但就战术而言,一旦形成中心开花、内外夹击、四处合围之势,在兵力装备上并不占绝对优势的共产党军队将重蹈“皖南”覆辙。张灵甫的如意算盘并非异想天开,七十四师虽然只有三万余人,围困七十四师的共产党军队虽达到了五个纵队(估计也就十来万人),但是,在共产党军队的外围却虎视着装备精良的四十万国民党军队,这正是支撑张灵甫冒险行动的原动力。然而,正如粟裕将军所说,这也是张灵甫的“可悲与可怜”之处。道理很简单,国民党军队派系林立各自为政,肯玩命援救张灵甫的人只有一个,他就是蒋介石。蒋介石“不惜一切”拯救张灵甫不仅有战略目的,也有两人私,断臂之痛,作为领袖实难承受。可惜的是这只是蒋介石的一厢情愿罢了,他手下的将军们可不愿意折本陪命,枪也响了炮也放了,但就是不肯拼命向前。[/SIZE][/ALIGN][ALIGN=left][SIZE=4] 可怜张灵甫,只闻枪炮响,不见兄弟来。直到共产党的军队枪口已经伸进他藏身的洞穴,他才不得不举枪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作为一名军人,张灵甫宁死不屈杀身成仁,可谓悲壮,但是,将其逼上绝路的不仅仅是英勇善战的共产党军队,加快七十四师灭亡的正是国民党腐朽的统治集团自己。张灵甫只是国民党走向败亡的一个小小“亮点”而已,历史早已为蒋家王朝掘好了彻底灭亡的大墓。[/SIZE] [/ALIG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