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魅力22
    • 金币63
    • 经验17812
    • 文章566
    • 注册2009-10-23
    槐花飘落魂散飞
          再回故乡,其实也不是很久的事,可忆海中像是过年了很久很久。久到那些记忆断无,思绪飘渺。梅子是个重情恋旧之人,这样的感觉似乎有点残酷。置身于故乡却念不起乡情,心里的伤感谁会明白?找不到那浓浓厚重的乡情,心是愁苦悲凉的。像是闯入异地的陌生人一样。在这样一个冬日里,只有满眼萧瑟满心凄惶。
          门前的杨树林没有,那小沟流水也没有了。灰蒙苍茫的天空下,那灰色的楼房夹在红砖瓦房间,显得极不协调。纵使高楼耸立越来越多,可是并没有给人更多的勃勃生机。除了一个更加牢固的四方盒子给人以空间稍大,费的砖瓦更多外,从前那种落英缤纷、郁郁苍苍掩映下得房舍,鸡鸣喈喈、狗儿欢腾的情景再也看不见了。那些自然生长融入人们生活中的藤条柳蔓也被斩断砍尽。春日无飘絮,夏日无凉风,冥冥之中人们将自己置于在烈日、暴雨下被灼烤被浸泡。无知无觉却只怪老天不开眼,老天委屈着,甚是悲哀。
         那满池的荷塘呢?那风清荷影的美景也只在岁月画卷里,任人遥思神往了。柳枝花环再也无处觅,槐花香饭何处闻?那高大的桑枣树,那甜美多汁深紫色的桑枣怕永远只在梦里回味了。
         今非昔比。昨日的美景,今时的苍茫,留在心头的不只是遗憾。更让人心里隐痛的是玉奶奶的去世。那两棵被她视如生命的槐树,终于被她那些孝顺儿子们蛮横地砍掉了,她的生命便如残灯游丝,飘渺间似乎一阵风便可吹去。风烛残年,尝遍人世酸甜苦辣,死本已无所惧。可生在槐树花香里,玉奶奶却是那么幸福与满足。人们说奶奶是舍不得那满树花香满树情,那是她男人用深情厚爱浇灌出来的花香。花香扣开她心门那刻起,也扣出她一世情。尽管男人先她而去,可她始终守在老屋槐树花下,不肯不舍离开半步。仿佛男人的魂灵已融在槐树花里,年年花开年年相伴。
         老屋越拆越少,盖了新房的人家都住坡下了,浪费大片的土地,张扬着他们新近的发达。玉奶奶的儿女们早已各立门户,在此地都混得不错,各自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去了。闲就无事,老人们聚在槐树下,总是羡慕地说玉奶奶福气好,儿女个个有出息,她也可安心的享清福了。
         每每这样时候,玉奶奶心里是隐痛的。外表看起来儿女们都殷实富足,妯娌之间貌似一团和气,儿孙满堂何等的的幸福安康呵!玉奶奶自小在家便是娇生惯养,但她却娇而不躁,惯而不横。知书达理的她,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默默地为儿女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她也以为儿女们会在她的循循教导中,安心静气,不卑不亢地生活着。曾经也想接受儿子们的一片孝心,也逢年过节地下去分别在他们家中住些时日。谁料想那些平素嘴巴像抹了蜜似的媳妇们,一旦婆婆真到家来却是阴一句阳一句的说些话。她们当玉奶奶人老眼花耳背,其实玉奶奶心里亮堂得很,心高气傲来一辈子,而今老了老了却受这样的作贱。有过那么几次后,玉奶奶如何忍受得了?便再也不到儿子们家去住了。可即便如此,她也没对外人说媳妇们半句不是,只一味地维护着她们的面子,尽量不给她们添麻烦。一心只想守着她的槐花香里到终年。
         可她没想到,自己的守着的老屋及其周围地方,被本地一个发达了已迁往城里去了的企业家相中,要买下来修茸祖墓。于是便派人来对玉奶奶说,要买她的老屋让她迁下坡去住。这自然是行不通的,玉奶奶断然不允。几次交涉无果,过段时间奶奶以为人家放弃了,谁知自己的儿子为了巴结权势,却又隔三岔五地来劝说自己,说这老房破烂不堪,住在里面他们做儿女的也不放心,这会人家愿出高价买下这原本一文不值的老屋,您怎么还想不通呢。玉奶奶着实有些想不通,修祖墓在自家地头上修好了。干嘛要圈偌大块地,费这许多周折,搞得四下鸡犬不宁的?都是老去的乡邻,谁还不知道谁吗?生前几间小瓦房,也没见比谁低一等。这一方窄地不也养育了你们这些出人头地的子孙么?难道到了阴曹地府还修什么宫殿不成?这尽孝也不是这样一个尽法呀!都是有俩钱烧得不知如何显摆好了。她气愤恼不过,更恨自己那眉眼低下的儿子们。在她面前嘀咕烦了,玉奶奶便怒骂道:“没志气的东西!人家知道要买你家祖屋修祖坟,难道你们就不晓得为自己祖上留几分安生土?”气愤归气愤,玉奶奶只拿定主意不移不动就是。
         见老太太好歹不松口。他那几个儿子也不知听谁说,老太太是恋着那两棵老槐树故而难舍难离。于是兄弟们一商量,在秋后的某天下午,趁老母亲去坡下老姐妹家串门功夫,请人三下五去二把树给锯掉了。当时王老爹看见还上来劝告说:“使不得,你们这胡乱把树锯了,不是要你妈的老命吗?”玉奶奶儿子不听劝阻,以为王老爹是危言耸听,“不就两棵不值钱的朽木吗?说得那么玄乎。”看见树倒下,王老爹离去时连连摇头叹惜恨声道:“不孝!不孝啊!玉婉嫂子怕是去日不多了。”
          王老爹的担忧果然没错。等玉奶奶回家看见那两棵朝夕相伴的老槐树只剩下不到半尺的木桩杵在地面上,人顿时像掏空了一样,在那斜阳下像是不禁秋风似地瑟瑟发抖,悲愤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亏得王老爹料到玉奶奶看见此景肯定会受不了,为防不测,特让自己老伴跟上去,并到邻近玉奶奶大儿子家嘱咐她大儿媳快去守护着她婆婆。
         大媳妇上到老屋时,王老太还在那劝慰着自己婆婆。可不管王婶怎样费心巴力地劝说,婆婆始终一言不发。双眼空洞,只呆呆盯着那半截树桩看着。仿佛她的身旁根本就没人,只有自己身子空空的轻飘飘地向云天外飞去。
         天快黑时,她们想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便半搂半抬地将玉奶奶放到屋里床上,而在临进堂屋门口那瞬间,她像是突然从梦中醒来,蓦然回首最后望了一眼那两棵无辜遭殃被砍伐的老槐树残桩。
         接下来两日,玉奶奶不吃不喝,也不听任何人劝说。这会儿他的儿子们还抱怨老太太是固执,存心找不自在。王老爹等一班老人都来探望过,大家无限同情悲伤却又无可奈何地摇着头。“她这是万念俱灰只求速死啊!”
         “谁说不是?想不到她知书达理清朗了一辈子,本想儿孙满堂该是幸福地终养天年的。谁料想却被儿子所累,怕是要怨恨而去了。”老人们悄声悲叹道。
         女儿们闻讯赶来时,看见玉奶奶已是气若游丝,满脸悲痛的样子,心疼无比。不禁怨恨起哥哥们心肠太狠:“明知妈视那两棵槐树为命根子,你们却蛮横地强行砍掉。是你们日子过不去,等着那俩钱花吗?妈已是风烛之年,能有几日阳光可见,你们就不能等到她安心、快乐地走到人生终点吗?”当老师小女儿最是敬爱自己的母亲,见母亲此悲伤、哀绝的样子,心如刀绞般地疼痛,忍不住愤恨对自己的兄长们怒斥道。
         她明白母亲与那老槐树之间非一般的人与树之间的情愫。在母亲眼里,它们不是一段木头,它们是有灵性的生物。没有槐花飘香,就没有她这些齐整的儿女。就没有她心甘情愿的一生付出,为他们的父亲,为他们这个家。
         自小宝贝么姑就是玉奶奶的最爱。她不仅长得最像玉奶奶,而且还跟玉奶奶一样聪慧。对她更是悉心地教养着,在玉奶奶眼里,么姑几乎是自己的翻版,另一个自己的存在,还是在个最能体谅她心思的一个人。
         正因此,当母亲坚持要守在老屋时,她一直支持母亲。也没让兄嫂们费什钱财,母亲的一应生活开支都是她拿出的,偶尔姐姐们也会尽点孝心。就算如此,她依然很开心也从不抱怨兄嫂,只希望他们离得近,母亲有个头痛脑热能及时送医院医治,她便感激不尽。
         母亲是那么娴淑、贞静的一个女人。她的淡然、宁静有如兰花般的高洁,让她倾慕不已。尤其其是母亲那三寸金莲在岁月的风雨摇曳中,顽强地抚育了他们兄妹七人。那样的一位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嫁到这穷乡僻壤之地敢心与这粗俗的乡人一起生活劳作,甘愿为一个老实平凡的农民生儿育儿,这是怎样一种伟大的爱的动力啊!在么姑心里,母亲就是那少有的仅存在她心里的完美女人的化身。她常感叹此生也无法拥有母亲的勇气和坚贞。
         而此刻,面对柔弱、凄凉、绝望得随时都将离她而去的母亲,她心里的天生母女之情以及那种对完美偶像敬仰之情,无不折磨得她肝肠寸断。脸贴着脸,附在母亲耳边,一遍又一遍地呼唤。可母亲决绝地始终紧闭双目,她虚弱也害怕睁开双眼,害怕娇娇女们那一双双含泪的眼,会打动她以求速归的心。那一声声呼唤其实以深达她心底,她感动着这真情的呼唤又无奈着将要逝去的生命。灵花已不在她将要魂随花散飞,唯有这一声声柔肠牵扯着她的心肝,最后化作滴滴珠泪溢出眼角,也回应着女儿的深情。
          玉奶奶去得很干净,没有病痛的折磨。本自洁来又洁去。虽然,给儿女留下了无限悲伤,我想留下更多的是念想吧!
         再回故乡,我又见到了玉奶奶的么姑。是玉奶奶的百日之祭,她没有跟姊妹一起来,而是等她们拜别后独自一人前来。或许她有许多话想对母亲倾诉吧!我也是听闻后想来祭拜、勉怀一下玉奶奶的,我怕从此以后不知何时才能再来探望了。或是想探望时又不知玉奶奶的落土之地也会被某个有钱人相中,又被胡乱迁之别处而不知了。
         岁月真是个无情摧花手啊!再见么姑时,她已是两鬓生霜了。记得小时候因为她生得美貌,每每带我们玩得开心时,总是叫她花姑姑。放下一束黄色菊花,插好香烛,我跪下来虔诚地给玉奶奶磕了三个头,然后起身喊了声花姑姑。她依然温柔地笑,用手掠了掠我垂在眼角的长发,那动作细腻得就像玉奶奶当年为我扎小辫,我的眼角不禁一热。“梅儿,难得你有心,还记得玉奶奶。”她牵着我的手边走边说着。
         怎么不记得?怎么会忘记呢?只是从此后再也无缘闻得槐花飘香,尝到那香甜的槐花饭,再也听不见夏日里荫凉的槐树底下那个柔软的声音轻轻唱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了。 槐花零落,曾经的淑女已随它魂散飞。“窈窕淑女”留下的永远只有追思和仰慕了。
    [ 此贴最后由碧荷恋尘在2010-3-2 17:20:45编辑过 ]
    燕子回楼,往事匆匆,风中辗转君不回头。闹花枝头只伤影,柳下堤里思远行。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562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