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门派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34
  • 魅力27
  • 金币4626
  • 经验35154
  • 文章1354
  • 注册2004-06-29
转帖:“熟鸡蛋能孵鸡”,谁给它披上科学外衣?
[P]  来源:科技日报[/P][P]  用意念让熟蛋孵小鸡一文引发关注后,4月27日上午,据媒体报道,吉林省新闻出版局已成立工作组,进驻刊发该论文的《写真地理》杂志展开调查。[/P][P]  论文究竟是怎么发出来的,确实需要给一个交代。[/P][P]  论文篇幅不长,结论惊人。郑州春霖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郭某,将鸡蛋用沸水煮熟后,让学生利用超心理意识能量方法,对鸡蛋进行“返生”。同一本期刊中,还有篇文章介绍了孵化试验的结果——7枚返生鸡蛋中,有一枚成功孵出了小鸡。[/P][P]  有摘要,有引用,有试验设计,甚至还提到研究不足——文章确实满足了论文的形式。[/P][P]  熟蛋返生,违背了已知的生物学常识。郭某自己也说,不知道“熟蛋返生”的原理,至于如何做到的,更是机密。也就是说,郭某在一本期刊上,以论文形式,发表了一个旁人无法重复自己也无法解释的试验成果。[/P][P]  一般认为,学术期刊是发表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是一种经过同行评议、遵守一定学术规范的公共学术产品。论文,则是科学共同体进行正式科学交流的一种方式。[/P][P]  科学共同体成员,应该接受共同的范式,认可基本的科学原理。郭某的“熟蛋返生”玄而又玄,却又非要凑“科学”的热闹,以学术产品的面貌出现。把不可能做到的试验包装成“研究成果”,举起科学大旗,便可行忽悠之实。毕竟,郭某所在的学校,教各种玄学,比如隔空取物,意念拍照等。[/P][P]  郭某想让试验显得科学,而期刊也真的帮她做到了。[/P][P]  整个过程中,编辑部形同虚设,审核机制略等于无。不禁让人疑惑,这背后有没有什么“潜规则”。[/P][P]  确实有个别出版单位,手握正规刊号,却“自降身价”,将版面作为敛财工具。不爱惜羽毛,不珍惜名誉,把期刊变成学术垃圾的回收站、奇谈怪论的镀金池。[/P][P]  这类期刊,绝大多数影响力弱,读者不多。但若编辑部对投稿的文章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风气如何清正,质量如何提高?[/P][P]  研究应是严肃的,文章刊发也该是有门槛的。要鼓励创新,但也要尊重基本的科学常识。[/P][P]  还有多少类似“发现”,在正规期刊上被包装成所谓科研的产物?而且,这种包装,怎么就这么容易?[/P][P]  对论文的审核机制,对期刊的监督机制,都不该失效。[/P]
欢迎大家光临本论坛!
[img]http://www.ruobing66.com/bbs/images/upload/2006/4.gif[/im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719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