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0
    • 魅力11
    • 金币156
    • 经验251
    • 文章62
    • 注册2006-12-13
    对我影响最大的四位作家 之一
    对我影响最大的四位作家 之一
                                      古 龙

        古龙是一位武侠小说家,一生创作逾两千万字,可谓硕果累累。他虽然英年早逝,却影响了后代文学爱好者及创作者。他开创的在武侠小说中穿插推理性情节,戏剧化语言,为人们广泛模仿和推崇,尤其他在小说中采用的语言散文化风格,影响了后世散文的发展。这种逐句换行,情节紧扣的句式已被很多人运用,我们在一些文学类报刊杂志上也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文章,并称之为“古龙式风格”。
        古龙和金庸,谁更胜一筹,是武侠界一直争论的焦点。喜欢古龙的说古龙好,喜欢金庸的说金庸好, 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优劣可论。但现今文坛习惯将金庸排第一,古龙排第二,研究金庸小说的人大大多于研究古龙小说的人。我读过的研究金庸小说的书籍有贾耕田的《破译金庸》,韩云波的《金庸妙语——笑傲江湖卷》和《金庸妙语——鹿鼎记卷》,而且还看到过其它各种研究金庸小说的书籍,比如研究其小说的武打艺术等,但专门性研究古龙小说的书籍却难得看见, 即使有也影响不大,所以至今并没有什么这类书籍引起我的注意。高中时看的一本北大才子王怜花著《古今兵器谱》对我印象较深,这本书对金庸和古龙的小说评价较为公正,比较有文采, 很受我亲眯。尽管如此,古龙的魅力仍然不减,古龙迷仍有一大批人数。
        我们应怎样正确评价古龙呢?
        珠海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新一套古龙作品集时,罗立群在序言中曾将金庸比为“诗圣”杜甫,将古龙比为“诗仙”李白,说金庸是写实派的专家,古龙是浪漫派的高手。这一评价无疑是将金古放在了同一地位上。诚然,我们仍然相信:金古确实是武侠小说界的两座高峰,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金庸是以往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融合古典小说中包含的武打情节,将梁羽生开启的近代武侠小说的写法推向了辉煌的顶端,并用熟练的笔法和高超的语言文字功底很好地做了这一概括和总结,创作了丰富的文学作品,是文学界的珍宝。在金庸光辉的掩映下,其他一切武侠小说创作皆黯然失色,武侠小说创作出现了僵持化现象。在这种情形下,古龙应运而生了。
        古龙前期的创作并不代表古龙的风格,我们一般以《武林外史》为分界线,将他前期的小说划开。其实在《武林外史》这本书中,古龙写作手法的转型已明显能够看出来了。这部小说一般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他前期的写法,也是传统写法,下册便已渐渐接近了他后来小说的写作手法。他的这种在实践中求新、求变、求突破的精神首先是我们值得学习的。他终于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启了一种新的小说样式。这种小说的写作模式为后来武侠小说的发展打开了新的局面,并在短短的一生中创作出数量巨大的作品。他对武侠小说界乃至文学界的贡献是巨大的。后来的武侠小说的写法或学金庸,或学古龙,总是在金古小说的夹缝中成长。温瑞安继承并发展古龙小说的写法,曾一度在武侠小说界排名第三。自这以后,至现今,武侠小说创作异常繁荣,金古派仍是文坛争论的一个焦点。
        金古派争论不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本是不能相比较的。金庸小说深邃厚重,古龙小说飘逸洒脱。金庸的文字功底是古龙望之向背的,但古龙飘逸大胆的写法是金庸不敢尝试的。一个是谦谦君子,以家国、伦理为重,一个是天涯浪客,孤独而大胆放浪,他们的小说各自代表了不同的人生观,是两种不同人性的写照。金庸和古龙,是联结新旧两类小说的代表,就好比文学从文言文过渡到白话文,文言文能产生经典,白话文同样能产生经典。他们对文坛的贡献永远是不可磨灭的。
        我是在高一时开始看古龙小说的。这以前,我虽然也看过几部武侠小说,主要是卧龙生等一些人的,并没引起我很大兴趣。我看的第一部小说是他的《圆月弯刀》。后来才知道,这部小说古龙只创作了前几章,后面绝大部分都是由司马紫烟代笔,那本书是从何得来我已记不清楚,书页也很有些破损,这本书后来一直借人,现在大概早已尸骨无存了,想来有些伤感。
        我开始是怀着无聊的心情去看它的,后来渐渐上了瘾,晚上待查寝过后,悄悄溜到楼道上都要看。那时大部头的书看得很少,看书也很慢,却看得很仔细,我仍然记得里面的有些经典语句:

              骂人原是一件痛快的事,但是对方如果根本不作理会,这就变得非常无趣了。

       天下最不可靠的话,就是女人口中的年龄。年青的时候,希望自己成熟一点,要多报个一两岁;等到她真正成熟时,却又怕自己太快老去,要少报一两岁;再过几年,她已经真正老去时少报的岁数更多了,直到她自己也弄不清楚自己是几岁了。

        后来甚至将有些句子摘抄到课本的书页上,幸好当时的语文老师并不理会,他可能只是觉得有些可笑吧!因为我现在想来,那些话也不过是一些平常的道理,但在当时阅历尚浅的情况下,突然看到这么一句确实欣喜异常了。
        我那时受这本书的影响很大,完全痴迷了进去,并在这期间文性大发,写了几篇小说,其中一篇在后来全国的一次征文中竟获得了优秀奖。高一那年,我几乎全部精力专注在武侠小说上,古龙小说也就是在那一年内几乎全部扫光。这一年花在租金上的数额巨大,其中有几部小说因上课时被老师发现没收,令我惨不忍睹。不过这期间,我对文学的爱好已经培养起来了,并尝试了真正的文学创作。这以前的创作只是当作一种游戏消遣。我后来一直坚持走下去的文学路可以说和这一时期的酝酿和培养有着很大关系。
        我不得不提,后来我的习性竟和古龙小说中的人物相似起来。喜欢嗜酒,而且培养了海量;有些背叛,经常逃课,甚至到了几乎被开除的境地;而且风流。这以前我和美女说话几乎都脸红的。高中三年,我的女友数目庞大,虽然也被一些女子伤害,却也伤害了不少纯情少女。她们伤害我那是我自找,我也早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我伤害她们却是我的无情和残忍了。现在想来,万分惭愧,罪过罪过!
        记得那时情场潇洒,以为自己文思超群,曾在课堂作文本上大写武侠情节,很多不入人眼的风流镜头被教务处查作业时窥破,引起校长震怒。我当时的语文课老师姓明,性格有些内向,他无辜地挨了一次训后,只对我淡淡地一笑,至今我仍然记得那张无辜受伤害的脸。
        那时我也是有很多成绩的,曾模仿古龙手法写了一部中篇武侠小说《不解的风情》,很得当时的班主任老师欣赏。后来我将它投到了《今古传奇·武侠版》杂志,但因为笔法的难免稚嫩而未被采用。这部小说当时很还受同学欢迎,借出几次后,便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再也没有看到它的踪影,想来可惜。这期间还写了一个短篇《名剑愁》,后来在市级征文大赛中获奖。值得注意的是, 2005年我正读高三,写了一篇散文《蓦然回首》,便是在深受古龙风格影响下创作出来的,在省级一次征文中获得了二等奖。当时我的班主任是西师历史系毕业,对于我这个执着追求的文学青年很是重视,但见我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曾苦口婆心地开导我,终因我的固执惋然放弃。
        高考成绩并不是很理想,但我毅然填报了中文系这个专业,真正走上了文学道路。在大学里, 我看了很多书,丰富了阅历,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开始关注到正统文学,慢慢地不屑于看古龙小说了。这期间,是我成长比较快,创作较丰盛期,创作手法也在不断转型。但这些正统文学的严肃性往往使人疲倦和痛苦不堪,我渐渐发现武侠小说在我生命中是不能缺少的了,文学的审美和娱乐功能在武侠小说中能更充分地发挥,生活需要这类文学。
        我再次审视武侠小说,王怜花说得很对,金庸的武侠小说是小说,古龙的武侠小说是武侠,侧重点不同,我们审美的方向自然不同了。经过这么一个否定之否定,我没想到我再次喜欢上了古龙。有武侠的地方就有江湖, 我每当疲倦时,便打开他的书, 就仿佛自己置身于江湖中一样,永远看不厌,也永远思考不尽。
        至今,我的书桌上仍摆着从网上下载来的朱近墨先生整编的《古龙妙语大全》,我时常翻动,时常思考着。只有这样,我真正感到了愉悦,感到了文学的轻松。
        我想, 我是不会放弃古龙的了,他影响了我的一生,同时又陪伴着我成长。我一直想为他的小说写一本书,但一直未曾动笔,希望这本书能尽快面世才好。
        我既入江湖,便不再想脱离江湖。就像《三少爷的剑》中末尾一句话:“只要你一旦做了谢晓峰,就永远是谢晓峰。”





    [ 此帖最后由若冰在2007-5-20 16:00:22从 散文天地 转移过来 ]
    蜀中人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门派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79
    • 魅力243
    • 金币121
    • 经验194900
    • 文章7343
    • 注册2004-04-09
    有这么些作家对你影响最大,希望多看到你优秀的作品。
    欢迎大家光临本论坛!
    [img]http://www.ruobing66.com/bbs/images/Upload/2006/3.gif[/img]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门派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42
    • 魅力1172
    • 金币8750
    • 经验24413
    • 文章2817
    • 注册2004-04-13
    我有许多朋友,他们喜欢读古龙胜过读金庸。
    而我第一次读古龙便是他的《白玉老虎》,印象深刻。
    [COLOR=blue]不要因路远而踌躇。只要去往,必到达。[/COLOR]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8
      • 魅力695
      • 金币1467
      • 经验6624
      • 文章464
      • 注册2005-10-17
      我朋友也特别喜欢古龙哦。《古今兵器谱》也的确满好看,我也看了的哈。

      GO ON啊,还有其他三位呢?
      stop。。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8
        • 魅力695
        • 金币1467
        • 经验6624
        • 文章464
        • 注册2005-10-17
        先读金庸,再读古龙,又读金庸,然后两个作家一起读。。哈哈,这样的吧
        stop。。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声望+10
          • 魅力11
          • 金币156
          • 经验251
          • 文章62
          • 注册2006-12-13
          谢谢大家的关注,如果你们们有兴趣,你们可以登陆我的个人文学网站,应该能发现更多惊喜哟.
          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关注才好
          http://shuzhongren.lingd.net/
          蜀中人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4844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