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N=center]一说宋词:词的起源[/ALIGN] 词,诗歌的一种,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最早起源于民间,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后来,一些文人们按照乐谱的声律节拍,开始写一些新词,被称做“填词”,或者“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了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这与西方的赞美诗和音乐分离相类似。五、七言的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一种整齐的美;而词则以长短句节奏为主,呈现出一种参差的美。 词早期所配合的音乐,叫燕乐,也叫宴乐,主要是北周和隋朝以来,由西域胡乐和中原的音乐,相互影响融合而成的一种音乐。这种宴乐,大多用于娱乐和宴会上的演奏,原来整齐的五言诗和七言诗,已经感到不很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这样,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隋、周。宋人王灼《[URL=http://baike.baidu.com/view/723820.htm][U][COLOR=#0000ff]碧鸡漫志[/COLOR][/U][/URL]》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在《[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044547.htm][U][COLOR=#0000ff]敦煌曲子词集[/COLOR][/U][/URL]》中,一共收录了一百六十多首词作品,正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时的民间歌曲。其实从历史的角度看,仅仅作为长短句参差不同的诗----词,我们从《诗经》和乐府民歌中,可以找到很多似词的古诗。但是,由于在晚唐、五代和宋初,词多是用来酒席宴前娱宾的遣兴之作,故有“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之说,只有到了宋代,词才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宋代文学的辉煌代表,所以词有宋词之说。《[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08921.htm][U][COLOR=#0000ff]全宋词[/COLOR][/U][/URL]》,共收录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近两万首词。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文化,正所谓唐有唐诗宋有宋词,宋词是宋代文学当之无愧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