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声望+23
    • 魅力105
    • 金币5439
    • 经验36518
    • 文章1405
    • 注册2006-02-02
    [转帖]说“谢谢”的国度
    [P][ALIGN=center]李慧玲 2013年09月15日[/ALIGN][/P][P][B]    一个人、一个群体懂得说“谢谢”,反映的是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了解、一种不把个人看得过重的素养、一种深层的文化;一个机构、一个国家懂得说“谢谢”,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存在某种价值系统,是一个机构或一个国家,怎样经过反思后评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如何来到现有的位置,是否看得到自己所处的境地来之不易。特别是对一个国家来说,这中间有体念,还有一种胸襟。  [/B][/P][P][B]自游鱼[/B][/P][P]从《九歌》演出现场赶到母校庆祝80周年的晚宴时,晚宴已近尾声,但刚好赶上听学校庆祝活动结束前,不同年代毕业的学姐和学妹轮流感谢师恩。学妹在母校就读十年,从小学老师感谢到中学老师,一一道出老师的名字。这不能被视为理所当然,我在不同场合接触过好些当过学生的,并不记得老师的名字,有的顶多也就是能描述一下某某老师的上课特征,有时连老师姓氏也说不上来。学妹记得,恳切地谢了一遍,然后把麦克风传给1960年代毕业的学姐。学姐毕业也近半个世纪了,但是老师的教诲没齿难忘。事实上,她和同学不仅捐了一个教室,向老师致意,还把90岁高龄、当年的老师接来一起参加这次的回校晚宴。[/P][P]向老师致谢的话说出来或许只有两三分钟,一瞬即逝,但酝酿说谢谢的过程,有时长达数十年。开始的时候或许只是徒弟下山的离别夹杂感激之情,到了离开学校的时间越长,在社会上工作越久,越能领悟师长教会我们什么。很多很多,是过去不知道有,也没来得及谢的。[/P][P]母校给我最好的教育,其实就是教我说“谢谢”,不仅是对师长、父母、校工叔叔阿姨、同学,还有对生活、对生活中所碰到的人与事。这个“谢谢”有时说出口,有时默记于心。英文有个词叫“lip service”就是说说而已、口惠而实不至的应酬话。“谢谢”最忌就是沦为lip service,因为它不只是一种言语,还是一种待人处世的心态。说“谢谢”是因为别人对我们所做的、为我们所做的某些事,使得我们现在与原来有所不同,经过这个比照前后不同之后,我们心领神会。最简单的,比如开车时转换车道,后面的车子放慢速度让我得以转过去,车子因而得以驶在另一条车道上了。[/P][P]而因为需要比照,“谢谢”的背后,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反思自己得到了什么。然而,“谢谢”却又不能只是反思自己得到什么。思考自己得到什么的结果,不小心会变成在算一盘小账,出发点是自我。但是真正的反思,还要顾及自己的得到有时是别人的缺失所成就,是别人用他们的缺失来换取我们的得到。这样的得到愈显珍贵,珍贵不在最后得到的实质,而是别人的情谊。因此,“谢谢”是一个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端详的过程。比如学生常常因为老师的教导而表示感谢。但是老师为了栽培学生,费的时间与心力,或许正是他╱她可以花在自己或自己的家人身上的。他╱她却选择陪伴我们的成长,这是我们容易忽略的。[/P][P]觉得我们需要做一个懂得说“谢谢”的国度时,却是感觉我们的“谢谢”说得越来越不够,甚至越来越少之际。现在常常疑惑,可能是因为人们的资源多了,可能更强烈感觉自己经过努力与付出,可能维护权利的意识更强,因此对于所得到的,常常会流露出那是“应得的”的反应。几次在不同学校颁奖给学生,有的名校学生上到台上,我感觉自己比他们更为殷切。恭喜他们后颁奖,好些学生木无表情,领了奖不发一言就走往台下走去,留下我极力掩饰自己的惊愕。认识一些奖学金得主,他们不觉得自己拿了奖学金等于另一人失去了这个机会。对他们来说,自己拿到是因为自己很行,自己后来决定放弃是行使他们的权利。还有一种不认为需要说谢谢的情况是:人们认为我给了钱的,因此得到服务没有什么好谢的,提要求是我的权利。对方做是天经地义,没做好才是理应追究的。所以小贩中心的清洁工人,他们的工钱都已经算在食物价格里了,他们还不来清理前面食客留下的狼藉,那是他们的失责,“帮忙”他们归还碗碟是做了他们的工作;部长和议员的薪水津贴纳税人给了,而且给了不少,如果他们不有效快速地回答我们的问题、解决我们的困扰,那么多钱不是给得不值了?[/P][P]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粹变成了利益与交易的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态,需要另一层反思。但单纯从这样的关系形成之后来看,那就更不必谈设身处地,人们不是用心体会自己的“多”,而是着眼于自己为什么获得比别人“少”,而结论必然是分配者显露的短处,这样的短处形成自己认为受到“不公”的对待,因为谁都想要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因为这是人们认为需要维护的权利。[/P][P]事实上,“谢谢”不是礼貌运动里推行的形式。一个人、一个群体懂得说“谢谢”,反映的是对人与环境关系的了解、一种不把个人看得过重的素养、一种深层的文化;一个机构、一个国家懂得说“谢谢”,反映的是一个社会存在某种价值系统,是一个机构或一个国家,怎样经过反思后评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如何来到现有的位置,是否看得到自己所处的境地来之不易。特别是对一个国家来说,这中间有体念,还有一种胸襟。单只会直露地宣扬自己的成就,只不过是心里亟需寻求获得认可的表现,缺乏境界。境界是在成功的时候,诉说自己努力时也肯定同伴与对手的努力,懂得不要独占所有的荣耀。而真正的境界,是在失败的时候仍然懂得感念别人,懂得对过程中提醒过自己、帮助过自己的人说“谢谢”。国家懂得说“谢谢”,个人在这样的氛围底下也就懂得谦和。[/P][P]我抵达学校时,走了好一段才来到举行千人宴的跑道上。校舍刚重建过,很新也很大。我边走边想,孩子们知不知道要说“谢谢”,孩子们的家长会不会教她们说“谢谢”。[/P]
    [img]http://www.ruobing66.com/upfiles/img/2005101251983753.gif[/im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344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