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门派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34
  • 魅力27
  • 金币4626
  • 经验35154
  • 文章1354
  • 注册2004-06-29
[转帖]中西文化中的家庭观念有何异同?
[P] [SIZE=4]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石,理解和尊重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异同,有助于中西文化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文明共同发展。由于社会环境及政治经济条件不同,中西家庭观念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SIZE][/P][P][SIZE=4]  家庭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和“纽带”,狭义家庭是指一夫一妻制构成的社会单元,广义家庭则泛指各种家庭利益集团,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以姓氏为标志。在经济形式、政治结构和地理环境影响下,中西文化形成了各自的家庭观念。[/SIZE][/P][P][SIZE=4]  家庭从婚姻开始,成员之间彼此成全、互相服务、荣辱与共。家庭首先在承认众多的“不同”前提下,以自身的文化聚合“不同”防止“冲突”,从而使“不同”个体之间形成“协调统一”。中西家庭都具有包容“个体”要素的功能,具有繁衍生息的“世代性”。[/SIZE][/P][P][SIZE=4]  中西家庭均以实现幸福为直接目的,确保家庭细胞形态健康,维护成员生存发展。中西家庭作为最小的伦理单位,在培养“个体”之间的关联、责任与关爱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中西方家庭有着共同的育人观,养育子女的社会性,塑造培养合格的社会人。[/SIZE][/P][P][SIZE=4]  中西文化中的家庭观念存在许多差异,仅从渊源、内涵、类型和教育重心等几个方面加以比较。[/SIZE][/P][P][SIZE=4]  中国自古注重家庭集体精神,形成群体价值理念。《周易·说卦》中说“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天”与“地”就是人类之父母,天下为一家。正如《论语·颜渊》所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孟子说:“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中国注重以家庭群体为本位,将个体融入群体中,个体与家庭、社会及国家命运是一致的。在中华文化中,家庭是“生生”的载体,“一以贯之”的本体,“配天祭祖”的基础,“返本开新”的始端,宇宙秩序与社会生活都围绕“家庭”展开。[/SIZE][/P][P][SIZE=4]  西方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造就了繁荣的商业文明,塑造了西方人理性、勇敢、独立的个性,他们注重个体权力及财产所有权力,强调理性价值。基督教中耶稣基督让人离开父母兄弟姊妹来到主的怀抱,建立起信仰的共同体。洛克认为子女是上帝的产物,父母不过是子女的看护者而已。基于此西方建构起“个体—主体”现代性哲学观念,个体主义长久地偏向“个体”的自我成就,而忽视了“个体”的相互成就。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化,而个体理性和权力不断得到加强。[/SIZE][/P][P][SIZE=4]  中国人遵循“从利他中实现利己”的价值取向。家庭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亲情血缘为最坚实的社会纽带。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子女赡养父母,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孝”文化。家庭成员责任重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西方社会尊重个体自由、权利与尊严,重视爱欲、圣爱和友爱,主张家庭以个体为本位,遵循“利己就是利他”的价值取向。西方更加注重个体的理性,注重自身的价值。个人是家庭及社会的主人,个人利益往往是主导因素,而家庭则是次要的。[/SIZE][/P][P][SIZE=4]  中国家庭属于父子文化,《易经·家人卦》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成员恪守其位、各尽其责。男女之间缔结婚姻建立家庭并遵循家庭伦理,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夫和妻柔,各自舍弃部分自主权力,实现和谐统一。西方家庭以夫妻为中心,注重夫妻关系及男女自然之情,以夫妻间主观感受作为婚姻目的,结婚是为了行使两性间的幸福权利,婚姻家庭真正成为私人问题不允许外在权力干涉。主张个体的自由权利高于婚姻家庭,夫妻各自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权利。[/SIZE][/P][P][SIZE=4]  中国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重心在于“道”。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的世界架构为天、地、人“三才”,同属“一个世界”。主张“道不远人”,“道”要从“身边”寻求,首先是从夫妻、父子家庭关系开始。《周易》有云:“正家而天下定矣。”家道端正,天下方能安定。孔门庭训等是家风传承的典范,家风决定个人命运,影响家族兴旺。西方家庭注重知识培养,重心是孩子兴趣和创造力的培育,启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注重成长及爱的教育,父母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表达对子女的赞赏及鼓励,通过与子女交流关注子女心理需求。[/SIZE][/P][P][SIZE=4]  总之,中国家庭更强调家庭成员和谐相处,西方家庭则强调家庭成员个人权利的保护。“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在充分理解中西文化中家庭观念异同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互鉴,将有效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SIZE][/P][P][SIZE=4][/SIZE] [/P][P]                作者:陈晓霞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来源:中新社[/P]
欢迎大家光临本论坛!
[img]http://www.ruobing66.com/bbs/images/upload/2006/4.gif[/im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378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