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门派
  • 职务区版主
  • 声望+15
  • 魅力42
  • 金币6459
  • 经验37226
  • 文章1577
  • 注册2005-01-13
转帖:那一夜,张继有没有听到钟声?
[P][ALIGN=center][FACE=宋体][SIZE=9pt][b][FACE=&][COLOR=#3A3A3A][SIZE=13]因为《枫桥夜泊》寒山寺闻名天下[/FACE][/COLOR][/SIZE][/b][/SIZE][/FACE][/ALIGN][/P][P]  [FACE=宋体][COLOR=#3a3a3a][SIZE=13px]提起唐诗《枫桥夜泊》,恐怕大家都不会陌生。[/SIZE][/COLOR][/FACE][/P][P]  [COLOR=#3a3a3a][SIZE=13px]但因为史料有限,人们对于这首诗的作者张继并无过多了解。大家只知道他是天宝十二年(753[/SIZE])的进士。[/COLOR][/P][P]  [COLOR=#3a3a3a][SIZE=13px]然而,在唐朝考中进士可不包分配,而是需要再次接受吏部的培训和考察,当时的人将这种考察叫作“[/SIZE]铨选”。在铨选中表现出色的学子,才有可能得到空缺的就业岗位。要不就得参加朝廷为了选拔专门人才而举办的制科考试,才能得到就业的机会。不然,就得在家待业了。[/COLOR][/P][P]  [COLOR=#3a3a3a][SIZE=13px]张继便是这样一位在铨选中落第的进士。他原本应该继续等待着官府发布新的就业岗位或招聘信息。然而,好景不长,到了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一时之间人心惶惶。天宝十五年六月,唐玄宗仓皇逃到蜀地,随即,天下文士也都四散逃难。因为当时江南的局势比较安定,因此成了不少文士避难的理想地区,张继便是逃往江南的一员。后来,他一路来到苏州,于是就有了“[/SIZE]枫桥夜泊”的故事。[/COLOR][/P][P]  [COLOR=#3a3a3a][SIZE=13px]在这个深秋的夜晚,张继泊舟在苏州城外的枫桥。山河破碎、前程渺茫,漂泊在外的张继,心中的忧愁可想而知。而落月、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以及寒山寺的钟声,无疑加剧了诗人内心的愁绪。通读《枫桥夜泊》,我们可以看到一幅“[/SIZE]秋夜不眠人惆怅”的情景图。诗人通过诗中的意象,似乎也将内心的忧愁传递给了读者。有学者评价:《枫桥夜泊》的景物搭配与人物心境高度交融,成为后世艺术境界的典范。[/COLOR][/P][P]  [FACE=宋体][COLOR=#3a3a3a][SIZE=13px]张继流传至今的诗歌不到50[/SIZE][/COLOR][/FACE]首,毋庸置疑的是,这首《枫桥夜泊》,是他一生之中最有名的诗歌,同时也是唐朝最有名的诗歌之一,并被编入了清人所编撰的《唐诗三百首》中。可以说,正是因为《枫桥夜泊》,大家才记住了张继。如果不是张继,寒山寺也许只不过是苏州城外的一座普通古寺。而因为《枫桥夜泊》,寒山寺闻名天下,成为一处名胜古迹。[/P][P][ALIGN=center][FACE=宋体][SIZE=9pt]  [b][FACE=&][COLOR=#3A3A3A][SIZE=13]质疑“[/FACE][/COLOR][/SIZE]夜半钟声”欧阳修也翻车了[/b][/SIZE][/FACE][/ALIGN][/P][P]  [FACE=宋体][COLOR=#3a3a3a][SIZE=13px]然而,到了宋代,当时的文学家欧阳修却对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提出了质疑。他在《六一诗话》中便调侃说:“[/SIZE][/COLOR][/FACE]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P][P]  [COLOR=#3a3a3a][SIZE=13px]意思是:有的诗人为了追求好的诗句,不顾自己写下的句子在现实中是否合情合理,导致出现了许多语病。比如,唐朝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里写的“[/SIZE]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写得虽然好,可哪儿有寺庙会在三更半夜敲钟的?所以,所谓的“夜半钟声到客船”,肯定是张继为了写出好词佳句而硬写、虚构的情景。[/COLOR][/P][P]  [COLOR=#3a3a3a][SIZE=13px]欧阳修的说法结合了当时的普遍现实情况:在宋代,大部分寺庙没有半夜敲钟的习惯。因此,欧阳修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可是,他质疑张继不要紧,关键他将自己的调侃写进了著作中。加上他本身影响力非常大,他质疑张继的说法,最后反而让他成了被吐槽的对象。[/SIZE][/COLOR][/P][P]  [COLOR=#3a3a3a][SIZE=13px]北宋人范温在《潜溪诗眼》中便从史料研究的角度对欧阳修进行了吐槽:“[/SIZE]欧公认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句诗不对。可我通过翻阅史料发现,《南史》中就有‘齐武帝景阳楼有三更五更钟’的记载,这种钟大概是半夜敲的报时钟。南朝时期有个叫作丘仲孚的人,《南史》中说他‘读书常以中宵钟鸣为限’……”他列举了一系列的史料,说明“夜半”的确是有钟声的。只是这究竟是鸣的什么钟,还得深入调查研究一下。[/COLOR][/P][P]  [FACE=宋体][COLOR=#3a3a3a][SIZE=13px]成书于宋代的《古今诗话》,则站在诗歌创作的角度上对欧阳修的说法进行了反驳:唐朝诗人于鹄在《送宫人入道归山》中有“[/SIZE][/COLOR][/FACE]定知别后宫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之句,而白居易在《宿蓝溪对月》中也有“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之语。唐朝人诗歌里写“半夜钟声”的又不止张继一个,怎么能因为张继这首诗歌出名就说他写错了呢?[/P][P][ALIGN=center][FACE=宋体][SIZE=9pt]  [b][FACE=&][COLOR=#3A3A3A][SIZE=13]据陆游的研究张继没写错[/FACE][/COLOR][/SIZE][/b][/SIZE][/FACE][/ALIGN][/P][P][FACE=宋体][SIZE=9pt]  [/SIZE][/FACE]姑苏城外半夜到底有没有钟声,进行过实地调研的人肯定是最有发言权的。北宋人彭乘便站在实地调研的角度,反驳了欧阳修的观点:“欧公在《诗话》中调侃唐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说半夜三更,哪儿的寺庙会敲钟呢?可经我调查研究,有的地方有人刚去世时,不分白天黑夜,都要敲钟。这种钟被称为‘无常钟’。也许张继当年在苏州寒山寺外,就是偶然听到了这种钟声吧。”[/P][P]  [COLOR=#3a3a3a][SIZE=13px]后来,彭乘因缘巧合,还真遇上了途径苏州的机会。而且,他晚上还在当地的一家寺庙里借宿。到了半夜,他真的听到了钟声。于是,他想起了当年和欧阳修争论过的这个“[/SIZE]夜半”是否有“钟声”的话题,心想:这就是“无常钟”吧,难不成庙里有人做法事?起床后,他便去问寺里的僧人:“你们这儿半夜敲的是什么钟?”[/COLOR][/P][P]  [COLOR=#3a3a3a][SIZE=13px]僧人听了,觉得这有啥稀奇,便回道:“[/SIZE]固有分夜钟,曷足怪乎?”(《续墨客挥犀》)寺庙里一直都有半夜敲“分夜钟”的传统。彭乘听了,非常意外,为了验证这只是一个寺庙的做法,还是当地所有寺庙都有的传统,他又到周边的寺庙里都问了一圈。最后发现,所有的寺庙都是如此。他终于明白:原来半夜敲钟,就是苏州当地寺庙的风俗,张继果然没有写错啊。[/COLOR][/P][P]  [COLOR=#3a3a3a][SIZE=13px]同时代的诗人叶梦得,他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所以,对于张继“[/SIZE]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两句诗有没有错,他是非常清楚的。他在自己的著作《石林诗话》中就说:“张继此诗,欧公尝病其半夜非打钟时,盖未尝至吴中。今吴中寺,实夜半打钟也。”欧阳修说张继这两句诗是为了写出佳句,刻意写寺庙半夜鸣钟。可实际上,那是因为欧阳公没有到过咱们大苏州啊。咱们苏州的寺庙,的确是半夜敲钟的啊。[/COLOR][/P][P]  [COLOR=#3a3a3a][SIZE=13px]南宋人陈岩肖曾经在苏州为官,他在《庚溪诗话》中也提到了这件事儿。他说:“[/SIZE]很多唐诗里,都写到了半夜钟,况且我当初在苏州为官的时候,每夜三更将尽、四更开始的时候,各家寺庙都会敲钟。我想,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有这种传统了吧。”[/COLOR][/P][P]  [COLOR=#3a3a3a][SIZE=13px]对于这些说法,南宋诗人陆游曾经在自己的《老学庵笔记》里做过一个总结。陆游首先总结了一下前人的说法:欧阳公调侃张继这两句诗写错了。后来,许多人经过研究,说张继没有写错:姑苏城(且仅限于姑苏城及其周边地区),半夜是能听到寺庙钟声的。[/SIZE][/COLOR][/P][P]  [COLOR=#3a3a3a][SIZE=13px]之后,陆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可在我看来,这些说法都不对或是不严谨。唐朝诗人于邺有《褒中即事》之诗,褒中位于陕西地区,可诗中却有“[/SIZE]远钟来半夜,明月入千家”之句。同样是唐朝诗人,皇甫冉夜宿会稽,也说:“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这些诗歌都不是在苏州写的,怎么都有半夜钟声呢?[/COLOR][/P][P]  [FACE=宋体][COLOR=#3a3a3a][SIZE=13px]所以,陆游最后说道:“[/SIZE][/COLOR][/FACE]恐唐时僧寺,自有夜半钟也。”恐怕,唐朝的寺庙,大概都有半夜敲钟的习惯吧。[/P]
尽在已言中……
[img]http://www.ruobing66.com/bbs/images/tie.gif[/img]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金币1316
    • 经验4458
    • 文章150
    • 注册2019-01-05
    欧阳修看来也不是个实实在在做学问的人,想当然自然会犯错误闹笑话。
    晨风暮雨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719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