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圆
返回
登录/注册
疯狂阅读
楼主
霞霞飞 于 2024-10-17 21:40:46
疯狂阅读
本周是疯狂阅读的一周。因为这周是我们学习小说单元的一周。这个单元才三篇课文《桥》《穷人》《金色的鱼钩》,这是完全不能满足孩子们阅读的欲望。于是,开始疯狂找经典的微型小说、小小说、短篇小说补充给孩子们。
周一,上完了《桥》,一口气发布了四篇微型小说的阅读——《在柏林》《晚年》《借钱》《卧铺》。不出意料,第二天早上的分享,孩子们对《在柏林》的印象最深。是啊,那个在火车上傻傻数着一二三的疯女人,惹得大家瞧不起的疯女人,竟然是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三个儿子的母亲!而她唯一的亲人——丈夫,现在正把她送往疯人院后也要奔赴战场。用孩子们的话说,在整篇文章中看不到战争场面的残酷,但却用一个火车上的小场景极其残忍地揭示了战争的可怕,让一个家支离破碎、让一个母亲失去自己所有的孩子。那种震撼让孩子们久久不能平静。
于是,我想到了,我应该让孩子们去读经典,看经典,从经典中感受短篇小说带来的震撼。于是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欧亨利的《陈面包》、契诃夫的《变色龙》以一天一篇的速度呈现在孩子们面前,于是,我们第二天的晨读分享又多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我的叔叔于勒》孩子们敏锐地找到了两处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描写——于勒叔叔的命运,从穷到富到穷,而“我”一家人随着于勒叔叔命运的变化,对于勒叔叔的态度的一波三折,从厌烦到期待到躲避,人情世故的淡漠,就这样血淋淋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还把“我的家人”和《基督山伯爵》里的唯利是图的邓格拉斯进行了对比,都是为了自己的趋利而全然不顾亲人的境况的人。孩子们还从文章中读出了,哪怕这样的残酷现状,但依旧有善良尚存,那就是“我”。“我”对叔叔于勒的心疼,还有那可怜的小费……真好啊!能读出这么多的感受!要知道这可是九年级的课文啊!我们才小学六年级!
《陈面包》也好有意思,让我们非常敏锐地感知到了欧亨利结尾的妙处,孩子们对里面人物的种种描写,内心的种种微妙变化的刻画,竟然也读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他们的老师,好一顿骄傲啊!
今晚的《变色龙》他们也一定喜欢,于是哟,他们的老师开始期待明早的《变色龙》阅读分享啦![呲牙][呲牙][呲牙]
对啦!今天下午还和我们班黄爸爸不谋而合地想到了周末阅读《项链》,太好啦!这阅读合拍,这阅读支持,没得说啦!
加油哟!阅读!继续哟!阅读!坚持哟!阅读!
回复
1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094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