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支教的日子里

楼主
在新疆支教的日子里
[P][FACE=宋体][SIZE=9pt][SIZE=12px]    [/SIZE][/FACE][/SIZE][FACE=宋体][SIZE=12px]在新疆支教的日子里[/SIZE][SIZE=9pt],住宿的房子旁边有一片林子,里面长一些还不太大的白桦树。在昏黄的雾气中,白桦树的白就显得有些出众了!高挑而笔直,一袭白衣,在晨霭的雾气里静默,是在等我吗![/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12px]    在《我的阿勒泰》里,就被白桦树给吸引过。当时女主人公带回家的本子纸张都用完了,是好大帅气的男主人公,去到白桦树林,用自己随身携带的小刀,割下一块块白桦树皮,给女主人公用来写作。用白桦树皮来写作的片段,当时我看了就在想,那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树?把树皮揭下来就可以书写?后来在网上也看到关于白桦树皮可以书写的相关介绍,如《林海雪原》一书,杨子荣深入虎穴就是把字写在桦树皮上,后被孙达德取回,如此才有了《智取威虎山》这场惊心动魄的戏剧。张思德同志当年就是用桦树皮钉成本子写字的。50年代进西藏的女兵用桦树皮写情书仍然传为佳话。原来是我孤陋寡闻了。这次碰到了白桦树,我想无论如何是不能错过的![/FACE][/SIZ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12px]    于是,早起后,就拎个塑料袋,偷偷下楼,走进小树林,开始了自己的“剥皮”生活。[/FACE][/SIZ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12px]    那一颗颗白桦树的“眼睛”就是最好下手的地方,从“眼”的边缘扯起,果然就看到了淡淡的黄粉的丝绒般的树皮,轻轻摸上去,还真的是柔柔的软软的!当时就想,这书写感肯定很好。但,林子真的太小了,白桦树也太小了,好不容易撕下一块,要不就是太窄了,要不就是一点儿短,但,想着能让每个孩子都亲眼看到,亲手摸到,还是振作起来,去找一棵棵白桦树,发现一颗颗“眼睛”,撕一片片“丝绒纸张”。两个早晨的劳作,竟然也收获了一小袋,估摸着每个孩子都有一小块![/FACE][/SIZ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12px]    课堂上,分发来自边疆的礼物,孩子们总归是高兴的。有夸张地拿出放大镜进行纹理观察的,有拿笔在上面进行书写感受丝滑感的,有轻轻抚摸着在想为啥会有这样神奇的树皮,有在向同桌嘚瑟自己的白桦树皮更大更长些,还有大喊大叫“老师,你把新疆的虫虫带回来了”……[/FACE][/SIZ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12px]    教室里的快乐溢出老师的屏幕!愿,老师的远行中,有你们收获与开心![/FACE][/SIZE][/SIZE][/FACE][/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