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骑行
返回
登录/注册
再见,不说再见!——骑游环胶东半岛(终结篇)
楼主
若冰 于 2024-08-16 21:50:23
再见,不说再见!——骑游环胶东半岛(终结篇)
6点,我们按计划从昌邑出发,前往此次骑行的终点——潍坊市。为纪念此次骑线,我特意郑重其事地穿上正式的骑行服,即便行程只有大约40公里,即便只需要半个半天。
约7:15,骑行25公里后进入潍坊市区。
我们先去了杨家埠。杨,埠号称年画之乡,其年画有个特是把风筝结合起来,风筝是年画的重新题材。可惜闭园了,殊为遗憾。
住好酒店,有新时代老潍县美食一条街吃了当地特产朝天锅后,我们利用离开山东前的最后一个下午去参访十笏园。十笏园的建筑是北方风格为主调,细节处则兼收江南私家园林的一些元素,粗犷而不失精致。我复点游览了郑板桥纪念馆,他那“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本情怀是儒家文化中孟轲民本思想的历史延续,对如今的官员都有教育意义,是我比较推崇的清朝官吏。
接着我们参观了潍坊的世界风筝博物馆。这是我第二次来博物馆,今天又重温了一番,心情还是那么激动。因为下午天气还是比较热,风筝广场并没有游人,时间不对,只能留下又一个遗憾了。
潍坊是风筝之城,风筝几乎成了潍坊的名片。风筝古称纸鸢,又叫鹞子。鸢者,老鹰也。鹞子,即是雀鹰。在我看来,风筝至少有两大特性,一是能飞翔,又是代表自由。风筝能超出地面的圈囿,在天空遨游。但是,风筝的飞翔是要借助风的力量,顺从风的方向;风的自由也是被丝线拉扯着,飞多高飞多远完全由人操控。这人其实,不愿沉湎于眼前狭小的空间,总是试图走得更远,看精彩的世界,但他要遵从很多规则与习惯,要考虑他人尤其是的需要与想法。所以,人呀,不能受限于眼前圈子,也不能走得太远(这里也包括它的引申义,代指不要脱离规范不要太过分);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无心无欲,要既要心有敬畏,也要心有戒惧;既要有所羁绊,也要有所挂念。这是既顺应人的本性,又履行人的责任。
在这胶东半岛骑行的最后一天,总结骑行这些是子的种种,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这是我第一次组织和参加长途骑行,缺乏经验,所以也留下了很好遗憾,希望以后的骑行能避免。
一呢准备要充分,准备工作再细致都不为过。先是开碰头会,认真分析旅途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与要携带的用品,分头准备,再集中讨论完善,确保万无一失。
二呢参与人员很重要。在外骑行多日,就是一个团队,一个命运共同体,在团队组织过程中,要注意几点。一是事先约好熟悉的人相互了解的人,不要到嘴上临时搭伙,不熟悉没感情基础的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不一定会尽心尽力帮你,在做遇到危险更危急情况时可能放弃你逃离,或者出现利益冲突时会保全他的利益而牺牲你你利益甚至还可能暗算你;二是要有心细体贴的人,这样在旅途中,他会心思缜密,考虑问题细致周到,会不厌其烦地随时提醒你注意的事项,每次出发前督促你检查随行物品,以免遗失在放店、餐馆或休息点,给后面的行程带来不便;路上叮嘱你注意安全,让你不敢违反骑行途中的交通规则等行为准则。当我最好有女同志,这方面比男人强,男人总是大大咧咧,再细心的男人都不如女人心细。三是能力相当的人。如果大家能力悬殊,骑行中容易各按自己的节奏来骑行,破坏团队的一致性。对于能力强,不能按自己的节奏骑行,要压抑自己陪着能力弱的一起走会感到憋屈,不尽兴;对能力弱的,掉在队伍后面有恐惧症与愧疚心,他会拼命去追赶,就破坏了自己去骑行节奏,更容易累,甚至受伤。四是应该是层次相当又有共同兴趣的人。长途骑行有时候会很枯燥,路上往往单调乏味,所以要不时调节气氛,要有共同的聊得开的话题。
三呢出发前一定要训练一段时间,一是增强体能,二是提前进入骑行状态。训练时旅途中的各种路况都要考虑到,都要相应地进行全面训练,而且合理搭配,三十来公里,五六十公里的,一百公里左右的都要安排;平路与坡路,大路与小路,都要兼顾到,进行相应的训练。匆匆上路,后患无穷。
最后,团队要有也只能有一个中心,确保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步调一致,而不是各行其事。同时统筹安排行程中方方面面的事务。他不必什么都要做,但他一定都把每一天的事情安排好,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兴趣做好分工,大家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做到面面俱到。
​ 骑行行将结束,前路仍然漫长,今后的日子我们会继续往前走,至少我想这样,也希望情投意合的朋友与兄弟姐妹能一起参与。
再见,不说再见!再见的是环胶东半岛骑行;不会再见的是骑行本身与骑行带给我们的愉悦与永远未知的惊喜。明天上午,我们将乘上南归的列车,离开十天来我们亲密相处挥泪汗水绽放笑容的礼义之邦齐鲁大地了!此刻,不舍与期待共同分享我的脑海,快乐。心里对自己说:人生如此精彩,我们必须好好珍惜!
回复
1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