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Q84与2010年末

楼主
1Q84与2010年末
[P][LINE-HEIGHT=160%][SIZE=14px][P][COLOR=#000000][SIZE=14px][P]    我已经沉闷了十几个小时,无话![/P][P]    不想做任何解释,只是睡着了,然后醒来,看着自己的手指,什么事情都不去想。[/P][P]    这样挺好。[/P][P]    我睡了很久,十二三个小时,大概在这十二三个小时里,我几乎没有翻过身,以至于醒来时,被压迫的右半拉身子都是麻木的,头皮也像是被水沸腾后冷却过一般。[/P][P]    窗外阳光明媚,这样的光景让我很安稳,无声无息,无忧无虑。[/P][P]    我穿着睡衣,披着很大的羽绒服盘坐在窗边的凳子上,一点不觉得这是冬天,可又不像任何一个季节。如果可以揣测天堂上的景致,大概就是这样了。[/P][P]    我在看村上的《1Q84》的第一部,这是我告别青涩岁月之后,第一次捧读村上的书。[/P][P]    十年前,他的风靡席卷所有小资,大概不看他的《且听风吟》,不知道绿子和直子的故事就无法跟上文艺时代一样,连歌曲都追风《挪威的森林》。那时,我是个青涩的小孩,窝在被窝里深吸书墨的清香,知道了隔海的日本,有那么一个生于1949年,和我父亲一样年龄的男人叫村上春树,他写着类似JD塞林格风格的故事。曾经一度,让我为此疯狂地爱上日本文学,也因为他的牵引,让我读了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渡边淳一的书。他们是男人,但是他们的笔触,有种让我觉得犹犹豫豫的女性气质,男女主角都是那么执拗,或者说无可救药。[/P][P]    可是我喜欢这种无可救药。[/P][P]    村上的作品一直都是林少华翻译的,所以这就养成了我的习惯,当时购买《1Q84》时,非常犹豫,因为这本书的翻译是个名叫施小玮的人。就好像吃大闸蟹,一直是沾着香醋吃的,突然换成其他牌子的陈醋,就会生出一种想象中的陌生感。所以只买了第一部,算是投石问路一般,如果翻译得不尽如我意,就不用浪费心思看第二本了。因为最近不怎么看书,所以懒惰地做出这个选择。[/P][P]    今天已经看到了第18章,这一章是天吾的章节。故事的展开一如既往的让人匪夷所思,这也是村上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他喜欢出其不意。读他的作品时,我常常合上书想,如果是我来写,下面的情节该如何铺展。无法铺展,脑子里要不是问号,要不就是省略号。因为村上的故事永远都他的故事,别人无法触及。我佩服他们的想象力,就如渡边淳一都到了古来稀的年龄,依然充满着丰盈的故事构架能力,男人女人都是那样活灵活现。村上春树亦然![/P][P]    以前喜欢假模假式的做法,因为这种喜欢,让我迷恋过陈染和安妮宝贝的文字。不能不说,村上也喜欢假模假式,看《1Q84》第二章的时候,我和天吾君一样感到晕眩,天吾晕眩于一岁时对母亲和一个男人性爱的回忆,而我晕眩于天吾的这种假模假式的晕眩。我合上书,说了句:不喜欢!也许天吾是另类,因为我不相信现实中真有这种记忆的人存在。除此以外的部分,还是能较为真实的感动人。[/P][P]    故事嘛,只是故事![/P][P]    这不是读后感吧,我还没有看完,而且也不喜欢写读后感。那是中学老师的把戏,总结中心思想,分析文章段落,然后再插古插今的论述一番文章的现实意义。现在想来真是了然无趣!现在看书,除了消遣就是为了发掘想象力,因为我的脑细胞不再活跃了,梦越来越简洁,生活越来越复杂,关心的工作,关心的金钱,关心的房子,都在股票大盘渐跌渐失中没了意义。我没有股票,可是依然喜欢红色的数字,这样才能让我觉得还有那么一点“生机盎然”![/P][/SIZE][/LINE-HEIGHT][/SIZE][/COLOR][/P][/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