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美丽与哀愁

楼主
[原创]美丽与哀愁
[SIZE=4]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这出自林徽因之手,不知让多少人低回吟咏的诗句,一再沁出这位奇女子的才情。
     林徽因,当我写下这三个字时,心情还停留在读她生平时的感觉。这个安静闲适的下午,我情绪的触角被林徽因这个女人牵动着。
     林徽因,一个有着太多故事的女子。她无疑是美丽的,美丽的容颜,美丽的文字,美丽的才思,美丽的情怀……她完全配得上高贵一词,无论出身,还是自身后天的修养,都让她具备了一个优秀女性的特质。有无数热恋着她拜倒在她裙下的男人;有一个杰出的丈夫。这个才华横溢的女人,几乎掠尽了人间的美。
     可她的哀愁呢?当梁思成在她死后娶了自己的女学生,并感叹 “原来真正的夫妻该是这样轻松和美地在一起的”时,林徽因若地下有知,会不会觉得悲哀?让一个男人如此不轻松地走过那么多年头的女人,自己可曾有过轻松?梁思成在和林洙的谈话中也透露这一点:“做她的丈夫很不容易……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和她在一起必须和她同样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
     原来,这一片姹紫嫣红正是她寂寞的最好背景。
     我一边轻轻吟着她写的《紫藤花》,一边想着这个紫藤花下的女子到底拥有着怎样的人生……

        [/SIZE][SIZE=4][FACE=楷体_GB2312]紫藤花开了,
        轻轻的放着香,
        没有人知道。
        楼不管,曲廊不作声,
        蓝天里白云行去,
        池子一脉静,
        水面散着浮萍,
        水底下挂着倒影。[/SIZE]
 
     看着书中林徽因的小照,一幅学生相,很柔弱的样子。看久了,那份存于眉宇间的清丽会突然迸射出来,抓住我的目光。我居然也像一个男子似的对她产生一种眷恋。难怪徐志摩说她是一个堪称完美的女性。我想她的完美更在于她理性地离开,留给徐志摩有生最完美的回味。
  都说《偶然》是徐志摩为林徽因写的,“那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成了他生命中一道永远不可再超越的美丽风景。是因为林徽因的理性离开呢,还是因为没有得到?我用我的肤浅来诠释这段佳话或许有点残忍,但这个世间许多东西真是这样。“爱,表达,接触但不越轨。”说这话时,林徽因或许也有心痛的感觉,但这份坚韧却赋予了她光芒。假如她选择了徐志摩或者金岳霖,那么,和她有关的那许多佳话,许多感动,都将不复存在,或者消淡。陆小曼便是见证。
     人生到底怎样才完美?看完林徽因的故事,我的心情有点沉重。这沉重里有她的完美带给我的钦叹,有她的感情带给我的感动,还有一些别的。这心情像极了窗外的天,无风无月,却阴霾涌动。我该如何表达呢?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FACE]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562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