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芳咖啡屋
返回
登录/注册
从《Dogville》看人性的傲慢与善良
楼主
潇月 于 2015-08-12 11:35:54
从《Dogville》看人性的傲慢与善良
[P][upload=2674,0]p697993739.jpg[/upload][/P][P] [/P][P] 这部电影是vincent推荐的。[/P][P] 还记得是六月下旬的某天,我们在闲聊的时候,他笑我这种人如果在电视剧里最多活两集,我便自我感觉良好的说这也是我的本事,总好过有的人就一个背影。他自嘲他是活不过一集的那种人。就这样,提到了“善良”。他说:“你善良,我更善良,都会被人坑死。推荐看一部经典电影:狗镇,可以颠覆对善良的理解。”[/P][P] 于是,在七月中旬的今天下午,我耐着性子,看了这部接近三小时的影片。看完后,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评说,喘气之余仍觉压抑,静坐着,不由自主的思索。[/P][P] 不同于任何一部影片,《Dogville》是舞台布景的形式。每一户的房屋,都是用白线画出来以作区分,并标以文字。于是,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每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当然,房屋都是没有门的,但影片中,人们进出各自的房屋,仍会做开门关门的动作。因此,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每个人的行为举止,由此看见或隐藏或暴露的人性。[/P][P] 格蕾丝是有着自己的信仰,她对村民们的友好善良也回报了自己的坦诚善良。作为村庄里唯一一位标榜道德为上的汤姆,他一开始所表现出来的,相当完美。只是,在平和的村庄生活下,又掩盖了蠢蠢欲动的邪恶,它的爆发并不是突然的,却是一点一滴,潜移默化。仿佛是格蕾丝的到来,打破了他们的平衡,也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脆弱。很不可思议。第一次被侮辱的时候,格蕾丝选择了原谅,她是为了留下。第二次被侮辱的时候,格蕾丝依然选择了原谅,哪怕她是为了离开。她的爱人,汤姆,一位道德至上的人,从开始到最后,都始终在坚持自己的原则,并也尽量帮助格蕾丝,可是,最后的最后,他可悲的发现自己无法脱离于村民们作为单独的存在,也释放了出来,于是,他想强占格蕾丝的身体的理由就是村里其他人都占有过但就是他却还没有。让我震撼的是,濒临绝境的格蕾丝,依然能坚持自己的内心,告诉汤姆,爱应该是相逢在自由里。也许是因为汤姆意识到格蕾丝的存在对于村庄而言是一种威胁,他终于拨通了最初来到村庄找格蕾丝的一个神秘人所留给他的电话,而这也是村庄厄运的开始。[/P][P] 关于格蕾丝的身份,她的父亲是黑帮老大,也就是汤姆电话联系的神秘人。格蕾丝是无法忍受在她眼里的父亲的堕落行为才逃到了村庄。所以,整部影片的精髓都在最后十五分钟里体现,即格蕾丝与父亲见面后的一番对话,以及她最终做出的决定。这段对话相当重要,尤其是对话中父女二人谈论的“arrogant”——傲慢:[/P][P] “…你说强暴犯和杀人犯是受害者,我说他们猪狗不如”[/P][P] “为何不该原谅他们?” [/P][P] “…但每次原谅他们就不行了”[/P][P] “我原谅别人,所以我傲慢?”[/P][P] “你有先入为主的观念,认为没有人能达到你的道德水准,所以你不要求他们,还有什么比这样更傲慢?你绝对不会以相同的理由原谅自己。”[/P][P] “我为什么不该慈悲为怀?”[/P][P] “有时慈悲为怀时,当然应该慈悲为怀,但你的标准要一致,这才公平,你有错应该受罚,他们也一样。”[/P][P] “他们是人。”[/P][P] “人要不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然要,但你不给他们机会,这是极端的傲慢。我爱你,我亲爱的女儿,但我没见过比你更傲慢的人,而你还说我傲慢?我无话可说了。”[/P][P] “住在这里的人,即使环境艰辛但还是很努力。”[/P][P] “但他们真的够努力吗?”[/P][P] 父亲让格蕾丝自己好好地走一走,想一想。格蕾丝看着夜晚的村庄,看着厚重云层里透出来的明亮月光所照映出来的村庄的疤痕与村民的丑陋,她自问如果她和他们一样,是绝对无法原谅自己。她深刻意识到他们的行为不好时,要有人有能力使其纠正,而她在村庄里她所遭遇的一切磨难痛苦都能得到平反。她明白了。她询问父亲何时她能获得权力,得到的答案是“现在”,于是,她坦言既然获得了权力,就要承担起责任,便要解决村庄的问题。因此,下令黑帮手下枪杀了所有的村民,并亲自开枪射杀了她爱的汤姆。其中,格蕾丝对手下特别提到有一户人家有很多孩子,要求先杀孩子,让母亲在一旁看,如果杀了两个孩子,母亲还能做到不哭便饶恕她。当然,这位母亲无法做到看着孩子被枪杀而无动于衷。而这,仅仅是这位母亲为曾经自己愚蠢而傲慢的行为所付出的代价。[/P][P] 是的,傲慢。其实每个人都是傲慢的,于是才会有随着事态的不同发展,产生了对格蕾丝的不同态度。为什么村民们能秉着本性,友好的对待格蕾丝,却又能在之后对格蕾丝进行各种摧残,从心灵到身体?这就是傲慢。他们傲慢的认为他们所有的出发点是为了她好,傲慢的认为格蕾丝的到来对他们的平静生活带来了危险,傲慢的对其进行批判与羞辱。可能这是一种强势群体的本能心态,对待弱势个体,能做出理所当然且自发而然的行为。犹如格蕾丝的黑帮父亲,正是因为拥有强势的权力,因此能够有绝对的话语权与行为力。不得不说,在这部影片里,“傲慢”有了新的涵义。[/P][P] 与之对应的便是“善良”。格蕾丝对村民们的忍耐与原谅,实则就是她的善良。可是善良并没有改变她的厄境,反而让村民们变本加厉。如果她没有一位黑帮父亲,可能她最终会惨死在村庄。格蕾丝用她的行为,阐述了“以直报怨”的道理,尽管她的行为本身就充满了惊愕,乃至血腥。可不得不承认,如此出乎意料的结局,我能接受,而且也认可了这样一种方式。至少,喘气之余的压抑,竟莫名的舒适了许多,为举枪的格蕾丝而赞叹。[/P][P] 诚如vincent所言,这部影片颠覆了我对善良的理解,也让我意识到我的不计较是多么的可笑。关于善良,是应该要对值得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良心,哪怕我再善良的对待,也只会换来对方冷血的残酷。既然如此,那我又为何要慈悲为怀?[/P][P] [/P][P] [/P]
回复
1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