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环大咸宁之第三天:圆满收官,揭开的谜底与留下的遗憾

[日期:2025-01-14 21:37:18] [字体: ]
    第三天,我们依照计划仍然在七点出发,因为是最后一天,既有快完成行程的愉悦也有骑行即将完成的不舍。这最后一天的骑行还揭开了此行的最后一个谜底。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出发时,天似乎还没有通亮,不过不影响骑行,我们出了小巷,向107国道进发。最初的行程就是在赵李桥到赤壁市区的107国道上。在茶庵岭,看到两个卖茡荠的地方,竟然都写着“慈米”。难道我写错了不是池米?如此看来按通城人的读法写作“池竹”也是错的?(后来网上搜索,果然有慈米的写法,长知识了。)大约骑行21公里,尚未进入城区,我们看到有过早的地方,就改变了骑行27公里进入赤壁城区再过早的计划。今天的早餐最让我们喜欢的是油炸糯米粑,小斌直接消灭了两个,还不停地赞不绝口,另外三人也各自享用了一个。因为今天上午的任务比较重,有78公里以上,预估到渡普中餐大概在12点半到一点之间,我们又席卷了早餐店仅剩下的四个糯米粑,——本来小斌又想一个人要两个的,无奈不够,不过能一人一个也是不错的。
    大约再骑行10公里,就转入进入嘉鱼的351国道。一路快马加鞭,你追我赶,速度多在20公里左右,因为今天都是在平坦的国道上,速度也快多了,不多久把我们的均速从14+提升到了15+。当然,还是嗨歌与小斌更强。安安可能不大习惯这样的节奏,我也借口怜香惜玉,也陪着她在后面骑。中途在官桥附近休息时,嗨歌提议大约11点我们把携带的糯米饼给解决掉,补充能量。接着,继续往嘉鱼城区而去。我就和安安在后面开玩笑,他们只顾往前走不等我们,饼却放在安安的包里(因为她的包最大,所以就交给她保管了。),到时候我们就说饼被我们吃了,看他们怎么办?穿过嘉鱼县城中心,到了北郊,小斌说,到11点了,可以吃饼了。我故意装聋作哑,安安也一脸难为情的样子,说:“没有了,被我们在路上吃了,一人吃两个了。”他们当然不相信,我说:“真的没有了,被我们吃完了。”当然,玩笑也不能当真,安安还是把饼拿了出来:嗯,还有点温热呢,于是大家也吃得津津有味了。
    吃过饼,我们按照预订方案离开沿长江的晒甲大道改走中心街往渡普方向而去。这是一条我们很喜欢的路线,虽然现在是冬季,道路两侧的白杨树高高地伸展着光秃秃的树干,骷髅一般,但路旁的田野却是生机勃勃,主要是成片的大白菜,其次是成片的甘蓝,还有很多红菜薹,正在收获的、已经收获的和等待收获的,一派丰收的景象。本来想拍几张照片的,看到嗨歌和小斌早不见了人影,也只好作罢。但当我们看见有几位婆婆在捆扎红菜薹时,我们还是忍不住停下来,给每人买了一把。刚把买好的菜薹费力地装进安安的大包,又见一位婆婆提来了一篮,更粗壮,看起来也更嫩(因为我们买的都开花了,这位婆婆的菜薹花还没有开)。因为我们已经买了其他人的,也就不好再怎么样了,不过路上我们还是诉说着心里的遗憾,说如果我们晚一点买就好了。接下来又看见路上好多扎菜薹的,也好多打包好的大白菜,还有正在装车的白菜。
   骑行大约80公里后,正好在12点半到下午1点之间,我们按计划抵达了渡普镇,完成了上午的行程。此时全程已经完成了205公里了。下午的行程就比较轻松了,不知道是不是回家心切,平时总是带着儿子这次单独出行的安安,好像一改此前的略显“萎靡”,不知道哪里来的劲头,竟然一点也不示弱,跟着我们一起飞奔,有时候还让我追赶起来有些吃力。大约4:25,三天的环骑咸宁之旅圆满完成,按我的出发和归来地址,全程325公里,有的可能要多一点或者少一点。总觉得三天有点短,似乎一下子就过去了,变成了记忆。
    说圆满,首先因为我最初是很担心的,但是并没有发生腿脚酸痛的情况,让我非常惊讶。以前隔段时间不骑行,哪怕骑个50多公里就有点痛了,甚至很难坚持,即使坚持下来了也会很难受,这一次,真的出乎我的意料,所以也是很满意自己的表现。其次,我们走了两段新路,以前不仅没有骑行过,甚至是坐车都没有经过,路非常好,风景还特别美,美中不足的是这样一个季节没有把最美的景致呈现在我们面前。再次,这次吃住都很满意,感觉骑行就是一种享受,不仅有路上的美丽的风景与清新的空气,还有好吃好喝伺候着,晚上还能睡得舒适。还有,天气也特别好,都是冬日少见的晴好的天气,此前此后都有降温和雨雪,这几天老天爷特别垂青我们,或者也可以自鸣得意地说我日子选得好,今天的最后一天,早晨是这几天最温暖的,最高气温则是这几天最低的,意味着坏日子马上要来了,途中也漏下了几点小雨,一度让我们有点担心,结果很快就没事了,一点也没有影响我们的行程。最后,特别欣慰的是,我们途中没有发生过一次爆胎事件,更不用说意外的伤病,真的是幸运。
    当然,此行也有些许遗憾。一是骑行的人比较少,不能和我们一起感受沿途的风景,体会骑行的快乐,享受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所以,我才想尽可能把途中的故事讲得详细点、全面点,一是让他们通过文字向他们分享骑行的快乐,二来也让他们感到遗憾,以后积极参加到骑行中来。要说另一个遗憾就是这不是最好的骑行季节,更美的景致还需留到春暖花开的时候、夏意清凉的时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万山红遍的时候。所以,此行还未结束,我们就在路上相约,我们要在更好的时候走这段美好的路线,当然也期待有更好的你,你和你的加入,让我们的骑行更加充满乐趣。
    最后该说说这个一直萦绕我胸间乃至后面困扰着我的这个谜底了。今天从出发起,一路上我都在想:前天把骑行100公里整的节点留给了畈上村的白崖山风景区,昨天把200公里留在了羊楼洞,今天的300公里会是一个什么有纪念意义的地点呢?是鲁肃故里烟墩?还是六千文化人落魄的向阳湖?这个谜底终于在下午2点多揭晓了!过了烟墩,还差两公里到向阳湖镇上,是一个叫聂家湾的地方,你说巧不巧?因为我住处的这条巷子就叫聂家湾,实在是奇妙之至。这里的聂家湾是斩关村下面的一个自然村,旁边还用括号注明了“聂砖庄”三个字,或者,从路边进去有两个村庄,一个叫聂家湾一个叫聂砖庄,那为什么没有并列而是把后者括起来呢?而且,我严重怀疑这里的“砖”是“专”的误写,因为这里有很多姓专的,前面不远就有一个专家湾,——很让人误会成这个湾子住的是政府专门延揽来的技术专家,其实专就是个姓。还有一个疑惑是,这里也有姓詹的,我严重怀疑这两个姓之间有某种关系,专是詹的不规范的简化,就向闫与阎的关系,以前之间有姓阎的,后来莫名其妙出了个闫,其实是某个时候的简化字,后来废除了,作为姓却保留了下来,类似的还有姓戴的“戴”那时候被简化成代,现在也有姓代的了。说远了,只是联想至此,感觉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最终大约325公里后,我到了我自己住的这个聂家湾,两个聂家湾的距离也就是25公里而已。

                                                                             2025.1.14

阅读:146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从崇阳到温泉,将雅俗共享延续下去,将快乐进行到底 2025-05-03 16:55:16
·从温泉到崇阳,骑行不一样的线路,体验别样的骑行感受 2025-05-02 21:34:51
·天涯任我行 2025-03-16 18:00:02
·蛇年首骑杂感 2025-02-24 15:32:00
·又环大咸宁之第二天:缅怀与礼敬,还有守正与创新 2025-01-13 21:21:11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