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回梦回兰大,如今终回兰大。
为了这一天,我们等了16年。
——题记 一 我以为我很坚强,甚至多次很自豪地宣称已经不记得上一次的流泪在什么时候。在我印象中,更是未曾在众人面前流过泪。而且,在16年前的1989年6月,在我毕业的时候,即使看到同学们挥泪告别的感人场面,即使我的眼睛几乎也要潮湿,但是,我还是没有流泪。
——可是,这一次,我流泪了。
当5日下午10时,在和几位同学一一握手相拥告别的时候,我已经走出去好几步了,突然不由自主地折返回来,和一位即将回家的同学做了一次深情的拥抱。——她是一个人从新疆过来的,本来我答应送她去机场的,只是因为有其他同学同行,而且她一再表示不用麻烦我了。就在我们拥抱完的一刹那,我的眼睛突然潮湿了,眼泪簌簌地流了出来。我忙转过身,大步离开,不想让别人看到我不坚强,看到我在流泪。可是,这泪水恁是止不住流逝着,洗刷着我的面庞,而且轻声哭泣起来。在和同学上车后,仍然伤心的哭着,很久很久都止不住。我又一次理解了,什么叫情不自禁,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伤别离。
——其实,流泪了,哭了的又何止我一个。想想我们四年的同学情深,想想我们别了16年多才重逢,想想下一次的见面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想想我们这几天聚会时激动的同学和感人的场面……
二 都快40的人了,却像孩子般天真,比20年前更清纯。一见面,一个个热烈地拥抱,一个劲地追问这些年的生活,幸福地回味四年大学生活时的点点滴滴。
我们疯狂地喝酒,把红酒、白酒、啤酒喝了一杯又一杯。一个个地敬酒,桌上的人换来换去,已经完全不是刚就坐时的样子。
我们疯狂地唱歌、跳舞,一曲接一曲。连不会唱歌的我也一次次走向前台,不会跳舞的我也邀上同学走进舞池。
记忆中,我们还是原来的样子。看着现在的同学,除了几个有了明显的变化都感觉对方过了16年竟然还没有变。其实,不变是不可能的,在人从青年走到中年,在经历了而且还在经历着事业、生活、家庭的压力后怎么可能不变呢?可是,我们依然觉得大家没有变,而且比那时侯更活泼、更像孩子。
因为,我们尽情地享受着重逢的快乐,因为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友谊的纯真浪漫。
三 在活动中,我们评选了这次聚会的若干大事记,包括若干“最”与“唯一”,如最早报名的,最早确定行程的、路程最远的,建立校友录提供交流平台的,策划聚会活动的等等。我被评为参加聚会过程最曲折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一会儿说来,一会儿说也许不能来,而且在路线上是从咸宁到武昌到北京到承德,又从承德到北京到兰州。坐了火车,也坐了汽车,还首次坐了飞机。
其实,一开始。虽然我非常想参加,虽然也报了名,但是对于要不要参加,能不能参加,心里一直没底。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顺心,都让我很犹豫,担心。担心在同学面前无法开心地轻松地相处。而到北京出差的缘故,也让我的行程不好确定。北京之行包含到承德的活动。当活动确定下来时,我几乎放弃了去兰州的打算。活动的组织者晓菲直马我“真没劲”,让我羞愧难当。这时,北京的子瑞便希望我去承德前见上一面,我便欣然前往。她又热情地邀请步升等同学相聚,虽然只有步升到了,但同学相会的情景与他们的真情开导,让我又做了参加的打算。可是第二天,在我张罗着去北京时又发生了意外,以至我只能同其他同行去承德。然而,此时,在我脑海里,想的完全是兰州、兰大和兰大历史系85级的同学们,因而承德的景致让我感到无比的厌烦,于是我开始筹划提前离开承德去兰大。火车是来不及了,我便向子瑞询问可有北京去兰州的打折机票。也许是天助有情人,10月2日下午有17:10的打折机票,才690元。——我岂有不去之理!接下来10月1日这天我玩得索然寡味,晚上也不能安眠,2日清晨5时多就起床了,踏上去北京的路途,下午和步升一同上了东航的MU2416航班,7时半到了中川机场,9点&先期到达的同学团聚了!
一路走来,虽然艰难,可同学一经相聚,快乐和喜悦让我精神焕发!
四 兰州和甘肃的同学为聚会做了精心的策划,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也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尤其是晓菲同学作为总策划总协调更是把才两周岁的孩子撇在一边,活动前进行各种准备活动,活动期间一天24小时和我们泡在一起,为我们安排住宿、吃饭和活动,为我们订机票、车票。
君梅为我们带来了新疆的特产,给每个同学还带了一个和阗玉的手机挂件,彤标同学带了好多的河南特产枣类产品……
我们住四星级酒店飞天大酒店,享受平时很难有的高品质的住宿和服务;我们品尝牛肉面,“吃一碗倒一碗”;我们和老师座谈,回报恩师教诲……还有参观校园,看我们上过课的教室,住宿过的寝室,给我们知识的图书馆,给我们快乐的人工湖。女生住的二号楼拆了,她们心疼不已;我们吃饭的食堂还在,于是又当了一会学生感受当时打饭的情景。我们参观兰州市容,看新建水车波兰园和生命之源雕塑,看原来就有的中山大桥和黄河母亲塑像……黄河岸已经变得非常漂亮,而当年看电影的影院不见兰大对面的小巷变成了大街;我们上陇保山庄休闲,下棋、玩扑克麻将、打乒乓球,纵览兰州全貌,体会桃源情调。
活动期间,有的同学说,应该在我们中间闹点“绯闻”出来;活动结束了,绯闻自然是没有,友善的笑话倒是不少,于是不禁感慨:竟然没有一件“绯闻”发生?
五 精彩的聚会自然有意外的惊喜。在我们同学中有几对恋人,成为眷属的却只有两对,而这次参加的只有曹卫东和于洁夫妇,他们为了参加聚会,只得把孩子托付给邻居。同学们决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祝福,——在他们结婚15周年后为他们举行一次婚礼。
一切按照婚礼的程序进行。所以,鲜花自然不能少。为了买到足够的花,宏宇同学找遍了全兰州城。夜色苍茫,新娘的家人——于洁当初的407宿舍的同学开始精心打扮着新娘子,盘头、插花,还准备了红盖头;新郎的打扮就简单多了,——在脸上涂抹上墨汁。这次,新郎家的人——曹卫东当初的204宿舍的同学来催嫁了,一次又一次。这时,新娘也打扮完毕,在伴娘的陪同下款款走出家门,向礼堂——山庄上的一个舞厅走去。到舞厅门口,婚礼进行曲奏响了,新郎背着新娘走进礼堂。当新娘家的人走进礼堂,发现英俊的伴郎和漂亮的主婚人的脸上也涂上了墨汁。婚礼正式开始,一切都像真的,只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变成了一拜兰大二拜同学。仪式结束前,主婚人推出了一个游戏节目,就是把新郎眼睛蒙上,让其他女同学和于洁一起上去吻新郎让他辨认自己的新娘子。结果惹得几个男同学也参与进来。于洁和所有女同学都轮番上场了,新郎竟然没有认出来,于是一位男同学上来了,同学们高呼“不是于洁”,恰恰是这呼声误导了新郎,等他回答是,主婚人打开他的眼睛发现站在眼前的却是一位男生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笑声和喝彩声。
六 最让我惊讶的是许多同学对当初的我的印象,而许多事情是他们提起后我才记起。社娟一再提起我当初是如何喜欢写诗,把当初的情形说得栩栩如生,问我现在还写不,而且许多同学都提议我朗诵一首。我说岁月和生活让我已经没有写诗的激情,早已不再写诗;有几位同学说我曾称赞某女同学好丰满,可是我我记忆里竟搜不出一点印象,矢口否认,可他们异口同声一口咬定有这么回事。我想,从理论上讲是可能有的,但肯定是在和少数男生私下议论的时候。
更是让同学们尤其是女同学津津乐道的是我做生活委员为同学们送信发餐票的情景。在她们的一再要求与提示(准确地说是“导演”)下,我一次次扮演当初的情形。她们准备道具,一位女同学的坤包给我当挎包,一份住宿指南或别的什么当书本,一叠餐巾纸做信或餐票。在我表演时,她们也配合着。我先敲敲门,有的说没有敲,我就退出去,改为推门,问:“某某在吗?有你的信。”某某便兴冲冲来要信,看了信封上的地址和姓名,便把信封贴在胸口兴奋地说:“耶,是情书耶!”
感谢同学们的记念,我想这也许是我会哭的原因,是那样真情流露,——同学们是这样,我也是这样。人间,最难得的莫过于一个“情”字,它让人困惑,耶给人带来无限的思念,当然,同样地,它给了我们许许多多的幸福和甜蜜。
让我们好好珍惜这份情意,并不断巩固它、增进它。
七 聚会结束了,同学们陆续离去,我们又将回到原来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时光照样流,日子照样过。下一次的聚会步知道会是什么时候,会在什么地方,但是,我敢断定,它同样会很精彩,因为我们是同学,因为我们的友谊。两场晚会我们都以《友谊地久天长》收尾。同学们一起唱,一遍又一遍,久久不愿散去。是啊,友谊万岁,友谊地久天长,友谊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让我们有了思念,也有了期待,期待着重逢梦想能实现,而这梦想也必然能实现。
同样地,我祝福同学们生活中,工作中的梦想都能够实现。
10月5日凌晨4:30,于兰州飞天大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