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

[日期:2006-02-03 11:37:32] [字体: ]
    有句俗话叫知足者常乐。可是,未必谁都能理会到这个道理,更不是人人都愿意知足,能做到者一点的人就更少了。所以,世间才有这么多不知足的人。
    其实,这话应该这么理解:能知足的人,自然会快乐;可是不管在什么时代,什么社会环境,或者是同一个人的每个阶段,要让一个人知足,似乎很不容易。想想自己的曾经的过去和眼下的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也有太多的无奈何;看看身边的世界和周遭的人们,也会感到自己太多的不得意,太多的未满足,你让他能知足吗?所以,能理会到这样的快乐的人,实在也不多。所以,说来是不是知足常乐,决不是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或者人生态度问题,更是与个人的修炼程度无关。
    因此,我不想议论知足常乐对不对,因为这是一个纯粹的理论上的问题。知足自然常乐,可不知足者也有他的快乐,当然也有他的烦扰。这,没有多少议论的价值。我想说,人能不能、该不该知足。
    是不是知足,既有个人的因素,也与时代和环境息息相关。
    于个人而言,如果你看问题比较达观,是很容易知足的。有些人他境遇并不好,但是他知足。也许是因为他的确要求不多,也许是他安于命运的安排。有些人,其实境遇不错,可是他很不知足,一来是他对生活要求太多,二来他对自己要求很高,三者是社会的压力使然,让他无法停止追求的步伐。但是,有些东西真的并不重要,虽然你个人或者全社会都认为很重要。如果想到这些,人是很容易知足的。比如名利;当然,有些东西是很重要的,需要自己付出艰辛的努力来改变现状,达成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要知足也难。比如感情。
    于时代和环境而言,在社会比较稳定的时代,几乎没有多少改变的机会或者改变的风险很大时,人们的生活环境很恶劣而无力改变,或人的境遇很好不需要不愿意改变时,人是很容易知足的;在社会处于转型期,处处充满了机会,相比之下风险比较小或者虽然风险大但回报更高时,人们无论境遇好坏,都不愿意知足了。
    其实,怎么看待知足或者不知足的问题,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早些年,社会是比较崇尚知足的,而“不知足”一般被用来批评人,和“不安分”是同义语,这样的人是会被人们耻笑和社会排斥的。可是,现在,在社会主流观念这里,“知足”倒是成了“没有进取心”、 “没有理想”的代名词, 说一个人“知足”,就是说他安于现状,往往被指为平庸和懦弱,而“不知足”者倒是被称赞未有开拓意识和进取精神了。几乎是倒了个个儿。不过,知足还是不知足关键还是在于你自己。所以不必受时代的影响,不因环境而变迁,更不应为他人所牵制。自己觉得好就好。
阅读:1886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给你 2024-05-22 16:56:56
·牛年的第一次骑行 2021-02-15 17:36:50
·铿锵三人行 2020-05-18 10:47:15
·再见,2019 2019-12-31 10:06:51
·话雪 2018-01-07 16:09:19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