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片山,那一份情
| [日期:2004-01-17 11:26:22] |
[字体:大 中 小] |
山里的石头山里的路,山里的竹子山里的塔,山里的阿婆和粑坨……成果同志用他平实而细腻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山里的一草一木,一人一景,展示出一幅幅山里的画面:古朴纯厚的民俗民风,憨直善良的山民个性……成果同志把我们带进那片深山,让我们深切地感受着那里的一切。 字里行间,笔起笔落,饱注着对山、对山民的深厚情感,是成果同志“山”系列中一个最鲜明的特色。无论是对竹子的咏叹,还是对学堂的追忆,抑或是对阿婆的记述,字字句句,看似平淡,读之却让人深深感受到他浓浓的山的情怀。成果同志的山情也撞击着读者的心田,让我们顿生对山之爱恋。 来自山、熟悉山、热爱山,远离了山仍把根扎进那片土地。成果同志以哲人的眼光审视着那片土地,揭示出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把朴实的山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山里的草、山里的桃的变迁让他欢欣,阿汉哥和众多打破山的圈囿的山民们其山民观念的更新更让他激动不已。山里的水养育出来的他,对山民的富强寄托了真挚而热切的期待。 没有华丽的辞章,没有惊险的故事,更不曾猎奇趋俗。山是熟悉的山,人是平凡的人,情是真切的情。每一个从山路上走出来的人,每一个从那条路走进山里的人,不会感受不到山的力量,无法摆脱掉山的情结。成果同志讲出了我们心里的话,唱出了我们心中的歌。 (原载《咸宁师专报》1996年10月31日总第66期,后收入《缤纷桂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