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暴风雨
| [日期:2008-04-08 11:51:22] |
[字体:大 中 小] |
说实在话,我很不喜欢高尔基的作品,也许是因为翻译的缘故?同样地对于他的著名的《海燕》,我同样没有好感。不过,最后的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却让我欣赏不已。那种对暴风雨热切期待的心情和热情讴歌的思想情感倒是与现在的我非常契合。 的确,我现在真的期待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而且一直在期待着,甚至已经在想象暴风雨来临后自然的情景和其中人们的各样的表现以及反映出来的背后的心态。 这种期待暴风雨的心情应该是源于我的性情的。首先我一向就是个思想极不安分的人,而且从性格来讲也喜欢那种沸腾的生活而讨厌平静和沉闷。所以,我总是对各种变化的事物、热闹的场景、活跃的氛围与热情的人满怀激情去欣赏乃至于参与的。 当然,眼下的这种期待还是有特别的原因,所以这种期待的心情也更迫切、更强烈。 已经很多天太沉静了,而且是一种死一般的沉闷的沉静。大家早早就被告知了马上就会有暴风雨。于是,大家都知道暴风雨一定会来临,并且已经开始期待它能一扫眼下的阴霾。可是,时间过了很久,人们期待了很久,暴风雨却没有如同预告的和人们想象的那样及时来临,直到现在,天一直是阴沉着的,闷热着的,让人烦躁不安,让人无法忍受。因为大家都知道暴风雨肯定会来临,但是至今迟迟没有来,所以积压在心里的负担也更重,同时也知道暴风雨本身的力量也在积累届时一旦来临威力也会更大,而这给人们带来的震撼力也就会更大。于是,它逼迫着人们的神经,威慑着人们的生活。在这样空前强大的逼迫与威慑下,有些人走向了一个极端,心理上再不关注了,这种心态表现在思想上是松懈,不再对暴风雨做任何美好的希望,表现在行动上则是懒散,不再努力地工作。另一些人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此极度焦虑,这种心态表现在思想上是担忧,担心被暴风雨所摧毁,表现在行动上就是不安分,以图在暴风雨来临的时候占据一个有利的位置。所以,眼下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其实暗地里已是风起云涌。于我,对这场暴风雨也有着自己的私心。于我,对这场暴风雨也有着自己的私心。我不会因为暴风雨该来却迟迟未如期而至而懊悔,而沮丧;但我也不会去舞动旌幡,试图呼风唤雨,或者抢占有利地形。我只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能说的话和应说的话,也只做自己想做的事、能做的事和应做的事。然而,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我以积极乐观的的心态和对于未来的信心和一份强烈的责任心满腔热情地投入生活,也满怀激情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许正因为如此,让我对眼下的这种状况极端不满意,而对于现状的不满促使我期待着暴风雨的狂飙以及由此带来的改变。因而对暴风雨的来临充满了热切的期待。我希望看到暴风去撕裂、去摧毁那些肮脏的东西,去冲刷、去涤荡那些丑陋的东西。我也会饶有兴趣地看着芸芸众生在暴风雨中的表演,看他们因各种表演其意图或如愿或落空后或因满足而起舞或因失落而萎蘼的神情。那真的是很精彩也很美妙的画面啊!于是,我也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当然,我更希望暴风雨后是一个清明而充满活力的世界,在这里好人得如其愿,满怀信心地工作,愉快地享受生活,坏人得到报应,受人嘲笑与鄙视。因此,我对这场暴风雨的期待才会如此迫切和强烈。 最后,我用我并不喜欢的高尔基的一句让我欣赏的名言来结束我的文章,也借此表达自己的心愿——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