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杂记
| [日期:2009-10-06 23:29:40] |
[字体:大 中 小] |
国庆中秋家凑到一块儿了,在漫长的暑假过后才1个多月又有了长达8天的一个长假。这么长的假,又逢中秋团圆佳节,自然要回老家,会会朋友,见见亲人了。 10月1日的60周年国庆后的第二天,我就回了通城老家。在县城见过朋友,第三天便回到乡下,和父母一起度假了。回家那天,也就是10月4日,正遇上父母在割谷。父母年事已高,已经没有种多少田了,但是还是有两块小田。因为父母都在做,我也只得参与了。今年天旱,晚稻无水浇灌,收成自然不好。也许是多年没有帮家里收割稻谷了,虽然现在打谷有了电动机不用脚踩,虽然当天不觉得很累,但是,次日起床,还是觉得大腿肿痛,走路都困难了,更不用说跑了。以致要想抬腿穿脱裤子,想轻松地坐到床上都有些难。到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依然没有恢复。看来,长久不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我已是不适应了,同时,也说明我的确老了。要是多年,连续奋战半个多月,我都不在话下。 5日上午又帮家里做了些事,下午就无所事事了。和朋友发了些短信,慢慢地也觉得没有什么意思,就想到房子后面的山上去走走。 拖着沉重双腿,我走在上山的路上。 先走过一片红苕地就到了山上。这片山有一侧是属于我家的,或者说将应该是属于我的。山上除了一些歪脖子的马尾松和其他一些杂木,就是丛生的灌木林和茅草了。当然还有野生的水竹。近年来,这小竹子以攻城略地之势在蓬勃发展着,虽然至今还暂时处于劣势,但我可以知道若干年后它们将是这里的王者。早些年我曾建议父亲把这片山开垦了种植经济作物,但是父亲说土地不肥,难以生长;而且交通不便,出货不易。加上民风不好,看守难度大,也就不了了之了。而今父母逐渐年迈体弱,所以,只好让这些松树、灌木和竹子、茅草们自由竞争,弱肉强食了。 我艰难地穿行在灌木从中。以前被行人走出的路早已被密密麻麻的灌木湮没了,还有荆棘偶尔伸过来,蔓延开,一不小心就刮破衣裤,划破手。有的地方甚至还布上了蜘蛛网。早些年灌木是没有这么茂盛的,因为现在砍柴的少了,才繁荣起来。那些年,我小的时候,山上是容不得灌木长高长密就砍伐掉当成柴火烧成灰了。现在一来烧煤、烧汽的多了,二来也不再烧陶土砖了,所以它们得以长年保留下来而且越发兴旺。记得早些年,一到了春季,不仅近处的山丘留不住它们,就是远处也无法存留。一到夏季,到处的山峦全是光秃秃的,以致要砍柴常常要走很远的路。我们住山脚下的一天还可以两个来回,经常看见远处的人一大早就进山砍柴,到黄昏才下山,估计他们应该是天未亮就起床,天微暗才能到家了。那时候,一路上络绎不绝的都是或远或近进来砍柴以及砍柴返家的队伍。当时,无论怎么要求封山育林都有人“以身试法”,难得见到一片苍翠的山林。如今,即使不做要求也没有人来砍伐了。看来,很多事情光靠禁是没有用的,要的是利益的引导。如今之所以森林资源能得到保护和发展,就是人们不需要烧柴火了,有了更便利、低廉而且清洁的能源,烧砖也不如做水泥砖来得方便。所以,从这件事情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如果政府要禁一种行为或者鼓励一种行为,关键是要给他们一种能让他们自觉接受的更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靠政府的行政命令,即便严厉的惩罚也不能产生逾期的效果。因为老百姓是会自己自觉地进行利益的判断和得失的选择的。 在我家山上的乔木里还有油茶树。眼下是油茶即将成熟的时候,一串串油茶籽挂满枝头。再过一个月,等到茶籽被采撷,就会开满洁白芬芳的茶花了!当然,更多的花属于灌木。在我家山上的这些灌木里,生长着很多栀子树和映山红。一到春季,杜鹃花和栀子花就开了,白色的栀子花,或鲜红或粉红的杜鹃花,把山峦顿时打扮得清香而艳丽起来。杜鹃花里还有一种金黄色带褐色斑点的,被叫做老虎花,小时候大人骗我们说是给老虎吃的。后来才明白那是因为色彩图案像老虎的斑纹的缘故。小时候,我们会把大把的杜鹃花折回家插在花瓶里,或者带到学校去。此外,这里还有我叫得出名字但写不出名字或者我不知道名字的许多灌木与小草会应时开出各种形状和颜色的花来。正是这些各种花儿把山野的四季打扮得丰富多彩,美丽妖娆。可惜我家这片山上没有百合,不然就更好了。我突然想,要是年老退休了,在山村和城镇之间拥有一座漂亮的院落,在门前屋后种上成片的栀子树和映山红,那该是多么惬意啊!这些花只要你种下去就行了,不用费心浇灌,不需人工培育,自生自长,自开自谢。人只需要欣赏就是。这才是真正的美景,这样的生活才真正是自然的生活。 除了花,山上还是个天然的果园。——当然,我家这片小小的山地是不够我采不够我吃的了。所以,更多的时候,我,还有我的姐弟们是看不起这片地方而把兴趣放在更广阔的山峦上。野生的长在一种荆刺上的草莓、比板栗小的毛栗、猕猴桃是最常见的了。当然还有我叫得出名字但写不出名字的果子。现在是毛栗成熟的季节。记得小时候我们常折了一串串的毛栗回家,用砍柴到剔下一个个带刺栗球儿,用脚搓掉包裹在外面扎人的刺,用铁锤把里面的栗子敲出来,剥了壳就可以吃了。——这敲是很有“学问”的。力气大了会被砸个稀烂,力气小了就砸不开偷懒的时候我们干脆不剥,就直接咬,把壳儿慢慢吐出来。偶尔,我们还会大把大把地带到学校去吃。如果有自然裂开的就更好了,我们只需带上手套扒开就可以吃到栗子了。就在那天,我就遇到裂开的了。可惜我没有带手套,所以剥起来还是很费劲,但我还是忍受刺儿扎得手痛,扒下几粒。放在嘴里一嚼,还别说,真是好吃得很呢。至于猕猴桃,如果遇到一棵大树,结得多了,带的袋子装不下,我们会脱下长裤,扎紧裤口当成袋子来装,走的时候,把裤子搭肩膀上,一前一后各一条“裤袋”,一边走一边捶打着前胸后背,快活而舒坦,脸上也挂着胜利的喜悦。如果采摘的时候猕猴桃还没有软是不能吃的,我们就把它们藏在稻谷里。过几天去翻出来看,保管又软又甜。当然,如果是春季,我们就采那时候的果实如草莓什么的。除了休息日我们会花整整一个半天采摘以外,我们常常是在放学的时候或者上学的路上“顺便”采些。这些年,随着远离老家,也疏远了老家的山,就很少享受这样的乐趣了。走在山上,想起这些童年的趣事,不觉笑了,继而一丝遗憾涌上心头,不禁轻轻叹息了一声。 这样边走边想,很快走完了我家的这片山林。要不是时间不够,我是很想走走远些的更大的山的。本来是一个无聊的下午,很快就这么度过去了,充实而愉快。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下一次? 2009.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