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以柔克刚”。在很多时候,在刚面前,“柔”是弱小无力的,是被欺压被侮辱受损害的,而“刚”则是强大的,所以有“刚强”、“柔弱”之说。但这不是绝对的,在一些时候,柔作为一种技巧、一种品德,的确有制服“刚”或者感化“刚”的力量。所以,弱者并非一无所有,并非一定处于劣势,只要恰当地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柔”,也可以起到出奇制胜,劫后余生的效果。
今天我在《法律与生活》杂志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朱丽的女子被一个叫乔明飞的劫匪用尖刀威胁。在和警方的僵持中,乔明飞深知无法脱逃,已经无欲无求。此时,朱丽自然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因为乔明飞很有可能铤而走险,来个玉石俱焚。虽然刀尖就架在她的颈下,聪明的朱丽却不哭不闹,相反她选择了顺从,甚至怂恿乔向警方要钱、要车,“你可以带着我一起走”。在乔绝望而流下眼泪的时候,她甚至为他擦拭眼泪。事后连乔明飞也忍不住感慨:我当初要是抓个不懂事的来多好,我就会忍心在她脸上或者身上扎一刀……看,这正是朱丽的“柔”战胜了劫匪的“刚”。
我还想起了前两天在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看到 的一个案子。一名青年因为遭遇小偷,没有了回家的车费。当他流落街头,漫无目的地游荡时,看到在一片拆迁区一栋孤独的楼房,便走了进去。凌乱的一楼让他以为无人居住,就径直走上了二楼,才发现其实是有人居住的。看到房子里没有人,他起了盗窃的心,并偷了100元钱。就在这时候,女主人回家了,他便持刀威胁女子,盗窃也就转化成了抢劫。此时,面对劫匪,女主人并没有慌乱,而是向他讲起了自己艰难的生活,激发起对方的同情心,从而感化了年轻人。她还给他做晚饭,留他住了一晚上,让他带走劫到的钱回家。半年后,一直心怀恐惧和愧疚的年轻人专程赶到女人所在的城市,拦截警车自首,换回了4年的有期徒刑,在监狱开始平静的劳改生活。看,这就是女人的“柔”感化了劫匪的“刚”。
我们常听人说“服软不服硬”。也就是说,当别人试图用硬的来威胁的时候,只会激起人们的反感和反抗;相反,软的一手,常常能击中我们心中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感化我们,打动我们,让我们心甘情愿放弃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听从对方的意见。
不是我们的强硬而让我们强大,当然更不是我们声音的分贝越高而显得越强大;不是因为我们有权力而强大,当然我们有钱也不一定可以让别人俯首贴耳听命于我们。弱者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只要他有高尚的品德,只要他有足够的智慧,只要他能耐心、冷静处事,他同样有无穷的力量打败对手,让自己成为胜利者,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或者保住自己的东西不被掠走。
当然,品德、智慧、耐心、冷静都靠我们自身的修炼,长期坚持不懈的修炼。所以,我们与其去想方设法攫取自己未必能得到的权势、地位、金钱,还不如沉下心来,好好修炼自己。这可是不需要依靠别人而自己可以轻易获得的本领和力量,而且是谁也抢不走的最强大的武器!
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