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清华大学第四教学新安装上“真维斯楼”牌匾拍照。此牌匾一挂,立即在学生和网友中引起极大争议。清华大学新闻中心回应称,为校园建筑物命名是筹资助学通行做法。校方还表示,该楼除了这个新名字,“第四教学楼”的名称也同时保留。甚至有网民直指此举为“卖身”和“大学精神的堕落”。25日,在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后,清华大学最终摘下“真维斯楼”铭牌。这就是清华大学的“真维斯楼”风波。
按理说,大学给一栋楼挂一个企业的牌子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可这件事偏偏发生在清华大学,而且发生在清华大学刚刚庆贺了它的百年校庆,总书记在那里发表了重要讲话后。因此清华的这一事件的出现,的确给它的声誉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在人们心目中,清华是神圣的教育殿堂、学术殿堂,是国人仰慕的地方。有多少学子盼望成为清华的学生,有多少家长寄希望于自己的子女考上清华大学,而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又有多少在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叱诧风云,在中国最高的学术机构星光灿烂!清华缺钱吗?显然不缺。那它为什么还这么做呢?我相信,其中依然有利益的追求。在当前的形势下,只有有人给自己送钱,只要能利用自己的名声赚钱,我相信是很少有人会拒绝的。也就是说,我们整个社会,哪怕那些如清华一般的在人们心目中神圣的最高等的高等学府也是无法做到从容淡定,无动于衷的。“钱是多多益善”、“不要白不要”、“有钱不要是傻瓜”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如此圣洁又如此有钱的清华大学不能免俗,正好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可是,人们为何对清华大学如此苛求,而对别的二流三流学校却能宽容以待呢?我想其中至少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在他们心目中,清华太神圣了,就是别的学校可以庸俗,可以商业化或者商业气息浓一点,清华北大这样的最高学府,代表国家教育的最高学府代表国民伟大理想的最高学府应该是清静的而不是浮躁和喧嚣的,应该是洁净的,而不是污浊不堪铜臭难闻的;二是清华的名声大,议论和攻击清华热度高,吸引眼球,也能借清华的牌子把炒作者自己炒作一番,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所以,他们首先就盯着这样的有影响力的地方,盼望着这样的机会;三是在一些人看来,真维斯的名气和影响力太小,而且是一个服装品牌,无法与清华的名声想配匹,如果是一个高科技的、名气更大的企业,比如美国的通用之类,又有多少人会说三道四呢?
所以,清华之举,之所以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是因为清华的事情不只是清华自己的事情,清华不仅仅是清华人的清华,而是中国的清华,是国人的清华,清华的做法伤了国人的自尊心,触动了国人精神深处的那根神经。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此前不久,故宫博物院的锦旗错字风波让媒体引发了文化单位没文化的嘲讽。在人们心目中,故宫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地方啊,那里是国家文明的象征啊,是国家最高的文化单位啊,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故宫的管理人员怎么会如此没有文化呢?着实让国人很惊诧!这好像是在国人的脸上狠狠地搧了一记耳光!让人们不禁疑惑:我们的文化事业单位是怎么了?也让人们对我们国家的文化事业和我们国民的精神文化的现状和未来充满了忧虑。清华的真维斯风波,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我们的教育事业的疑虑和担忧。市场经济时代,决不能一切遵循市场准则和经济法则,否则,一个国家可能除了经济真的就一无所有了,这真如人们嘲讽的某些富人穷得除了钱已经一无所有了是一个道理。如果我们的国家经济上去了,文化却衰落了,道德也崩溃了,精神空虚了,这样的经济发展有何意义?这样的国家和民族如何能强盛?
如果别的教育单位别的文化单位有些世俗化、商业味我们还可以说他们不能代表国家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不能代表国家的形象,我们还可以聊以自慰。可是,如果作为国家精神堡垒,作为国人精神支柱的代表国家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最高级最神圣的清华和故宫都如此堕落,如此荒谬,叫我们的国家和国民的精神世界如何以依存?那就是精神大厦彻底坍塌啊!
真维斯楼风波,真的值得国人深思!
201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