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与无耻

[日期:2011-11-03 15:55:15] [字体: ]
    咸宁政务网对咸宁的介绍里有这么一段话:

    咸宁地处华中腹地、长江中游南岸、鄂湘赣三省交汇中心,东临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

    看了这段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稍微懂一点历史常识和地理知识的人,肯定会哑然失笑。如果是本地人,一定会觉得很悲哀;如果是外地人,一定会对咸宁人充满了鄙视。
    首先,历史上的荆楚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有时也称为荆,这就是荆楚的来历。荆楚的疆域随着楚国的兴盛和衰落而有所不同,但其主要部分是如今的湖北和湖南。所以,历史上人们一直把湖北湖南统称为楚。“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首名联就出现在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大门前;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后感慨“极目楚天舒”也是把湖北湖南统称为楚的。所以,“南接潇湘,西望荆楚”之说自然是荒谬至极。其次,作为湖北一部分的咸宁市,历来就是楚国的底盘,一个置身与楚国疆域,作为楚国东南部一个城市的咸宁,你怎么能“西望荆楚”呢?此外,荆楚是一个跨省的大地域概念,潇湘是一个覆盖湖南全省的概念,赣北是一个小于省的地域概念,武汉则是一个城市名,这四个地名又怎么能并列呢?
    作为一个历史专业毕业的人,也作为一个有地方荣誉感和自尊心的人,我不久前在咸宁论坛上发了个帖子,指出了其中的错误,慨叹市政府里怎么就没有人懂一点历史,出现这样不应该的错误。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有人对错误进行了荒唐的辩解。
    辩解一:我想这应该是咸宁地处湖北东南,可以西望荆楚大地的意思吧。 有些修辞方式尤其是浪漫……
    辩解二:呵呵,不嚼字眼,会意即可。 荆楚指湖北,潇湘指湖南,亦无不可,现在约定俗成了。 
    辩解三:网站描述的是大至(原文如此。——作者注)的地理位置,别当作学术研究,人家苏东坡还搞个文武赤壁呢,搞错了都……
    辩解四:吹毛求疵。又不是做学问,喜欢挑刺去挑辞海的吧 

    看了这些人的辩解,我彻底无语了!对于辩解一:你难道能说你站在中国的东南沿海眺望中国吗?那你自己站的那块地方能不能眺望呢?如果能,你是怎么眺望的?如果不能,那还算是中国的土地吗?说你卖国可能牵强附会了,但是说你的汉语知识连小学生也不过,恐怕一点也不过分!
    对于辩解二:谁告诉你“荆楚指湖北,潇湘指湖南”约定俗成了?你问过搞历史的吗?你问过屈原吗?你问过曾国藩、左宗棠吗?你可能说这些是古代人物。那么,我再问:对于你这样的说法,说毛泽东、刘少奇、华国锋、胡耀邦、彭德怀、贺龙会认可吗?如果你说他们都去世了,那你问问朱镕基和贺国强试试。至少,你问过现在活着的那些湖南人吗?我看这样辩解的人简直是典型的意淫。最近有一批湖北籍的所谓的楚文化学者提出应该把湖北简称为“楚”,我看实在是不折不扣的精神病患者!
    对于辩解三,我想说你真是神经错乱。什么叫大致的地理位置?把楚国和咸宁的历史概念和地理范围都搞错了,难道还是正确的?一个地方政府对地方的介绍难道不该准确严谨吗?你可以用文学的修饰,但是不能在常识上出错吧?虽然这不是学术研究,但是也不能如此不靠谱吧?对待一个城市的简介如此重大的事情,不应该拿出科学的态度吗?苏东坡那是误以为黄冈的那个地方是赤壁还有前后赤壁赋,他什么时候搞了个文武赤壁了?
    对于辩解四,前面的话我在上面已经解释了,不再多说。这不是吹毛求疵,但是却来不得半点含糊,不认真不严肃,影响的是一个地方的形象和品位,显得一个地方没有文化,是很丢人的事情。做学问是少数人的事情,但在一个地方的简介上出错影响的是这个城市的格调。虽然这不是做学问,认真也不仅仅是做学问才需要的态度,做人如此,做任何事情也应该这样。一个起码的标准是避免犯常识性的完全可以不犯的低级错误。对于你后面说的“喜欢挑刺去挑辞海的吧”这样的说法,我实在太惊诧!我这不是挑刺,是一个正直的善良的热爱咸宁珍惜地方声誉的人的一个真诚的意见。这和“去挑辞海”有什么关系呢?难道指出一个错误丢了你面子了,就伤透了你的心了,让你如此恼羞成怒、讽刺挖苦?
    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发的这个帖子被管理员删除了。我不知道他的具体动机是什么。显然,我把咸宁政府对咸宁介绍的错误指出来了会让一些人觉得丢丑。但是,我不说就不丑了?别人就看不出其中的错误了?丑的不是别人帮你指出你的错误,而是不让别人指出,在别人指错以后不仅不改还捂着不让别人知道。
    如果说咸宁政务网上对咸宁介绍的一个错误暴露了个人人的无知的话,咸宁吧上对我的攻击和讽刺以及吧主的删贴恰恰暴露了咸宁一些人的无耻之至,也恰恰说明了一些咸宁人的没文化。我想,也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文化的土壤,才会出现咸宁简介中那些可笑的错误吧?这样一来,我实在不该对咸宁简介中的错误大惊小怪了,我还是太单纯了!
    胡乱成文,聊以自慰吧!触痛了某些人的神经吧?请千万不要骂人,不然更显得你没文化!
                                                    
                                                                       2011.10.29

后记:
本文在咸宁论坛发出后,受到很多网友的支持。列举如下:
1. 这在咸宁是太正常了。。。。。。。你可知道占居咸宁好多部门岗位(机关,医院,学校)的人才,他们的高考成绩比我工地的民工当时的成绩要差得多,。。。。。
2. 首先你的文章没有政治色彩,所以政府人员不用紧张,你也没必要去担忧他们的感受。
其次你的质疑精神值得鼓励,社会特别欠缺。
然后有一句话可以概括: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3. 楼主的意见是善意的中肯的,也是正确的,应该积极采纳。历史渊源和脉络的真实性,不容信口开河,要表之有道!
4. 楼主的意见确实值得政府采纳。就连当做脸面的政府网都会出错。还连续大办国际节会,推介南接潇湘,西望荆楚”的咸宁,真不晓得掉的政府的底子,还是丢了咸宁的面子。
5. 既然是对的就要坚持
6. 咸宁名不见经传,默默无闻,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文景观,均难以登大雅之堂。现在忽然想要出名了,想要弄点钱了,于是一些阿谀之徒,要么拿出一些垃圾堆里的陈年烂货如冯京什么的,附会一些松散的烂事,借以出名。要么牵强附会,竟然说什么咸宁是泉城,嫦娥之乡等,也不怕别人笑掉大牙!所以出现以上咄咄怪事毫不稀罕了。
7. 路过,兄弟高见,学习了,支持一个!
8.呵呵,我看上面楼主及几位朋友不是在胡扯,……
有一句话说得太好了:真理往往在辩论中产生。
9. 一个浮躁的年代,一个浮夸的环境,产生这样的笑话也就不足为奇了。
10. 我也热爱咸宁,但必须科学的热爱!伪传说,伪故事,只能糊弄那些无知者!
11. 我很希望我们的政府说话办事更加严谨一些,更不能出现笑话,不要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就不顾脸面,拿别人的屁股做脸哟,那屁股终究是别人的。
当然,也有两个网友有不同意见。我觉得没有进一步评价的必要了,也列举出来吧:
1.“咸宁地处华中腹地、长江中游南岸、鄂湘赣三省交汇中心,东临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我觉得写的很好
2. 何必咬文嚼字,事事过于较真也没必要
我倒没有因为有这样的介绍而感到耻辱……
此外,在搜狐博客,一位网友也发了个评论,她的说法虽然不很妥当,但我觉得有可取之处,她看出了我原来没有看出的另外一个问题。借鉴她的意见,我对文章做了一点修改和补充。她的评论是:“我认为,问题在于‘北靠武汉’。前面三个皆是大范围,而武汉只是一个城市。荆楚往大了说是指湖北,和潇湘指湖南一样,但此处应该是往小处了说,指荆州,宜昌等地,它们也确实是在咸宁的西面。这只是俺的拙见。简言之,质疑不无道理!呵呵。”

                                                                          2011.11.3

阅读:741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