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我们湖北科技学院中老年自行车队把协会成立以来的第2次集中骑行活动的目的地确定为通山。
记不清已经是第多少次骑行通山了,可以说通山是我们骑行得最多的一个县城。当年,——2008年,我首次参加车队,第一次走出咸安的骑行就是以通山作为目的地的。那时候还是最简单的菲利普牌车,我骑行的第一部车。所以,今天的骑行就算是第N+1次吧。
单就这次骑行本身,也有很多值得述说,值得称道的。
这次骑行是今年车队第一次走出咸安的一天的骑行,也是我们协会成立后第一次一天的行程。上次骑行131的时候,就计划了通山之行的,因为下雨,因为过节调休和节假期间队员的其他安排,这次活动就一推再推,到今天终于成行了。这次骑行的特殊之处还在于,有3位队员是第一次远途骑行,其中两位完全是第一次出城;车队的2位女车友全部参加。
直到昨晚,明确表态参加的只有远、茂、红、荣、马和我6人。还有波说要参加,但是我对他没有把握,因为他多次说过起不了早。后来新也说参加,加上他们2人,我想最多也就8个人吧。以往常参加活动的明、全、芳都没有表态。
今天早晨,让我意外的是,仅参加过一次市内环保宣传骑行的路竟然来了;昨天说今天可能去钓鱼的治也来了。直到7:30过了准备出发,波也来了,这样车队13人中有10个人参加通山行。只是路明确表示他不到目的地,不上界水岭就返回。经过车友做工作,他还是坚持和我们一起骑完了全程。而且他和荣、波都是第一次上界水岭就一脚踩上去的。波年轻当然比较容易,对年龄较大的路和荣就相当不易了,何况路有腿伤,一条腿使不上劲。当初对3位新车友说,只到县城,就70多公里,但是后来实际上我们穿过县城,前往湄港上106国道,到我们吃饭的仙虾戏水,等于是整整多骑行了18公里,加上天气很热,让2位新车友荣和路很吃力,路更是叫队长阿马“骗子”。天气预报说今天最高气温35度,我们从湄港到吃饭的地方正是11点到12点之间,温度高达33度。
吃饭的时候,我们已经把炎热和疲劳丢到了九霄云外。一边吃菜一边喝冰冻啤酒,开着玩笑,其乐无穷。大家认为,以后像这么热的天就不骑长途了,最好早点出来,半天回家。
吃过饭,一边打着扑克一边熬时间。3点半,准备出发了,2位女车友嫌还是热,不想走,我这位秘书长只好留下来陪她们。又是打牌。到4:10分,忽然发现阴了下来,原来天上不知道何时已经笼罩着一大片乌云了。
在乌云的荫蔽下,我们终于骑到了界水岭,然后是一路下坡滑行到刘家桥。后来虽然出太阳了,但是5点多的太阳,已经显示不出它的威力了。
今天的骑行还发生了一段插曲。去的时候,远自己爆胎了,红掉链子了还是正常。不正常的是,就在治吹牛皮说没有在外面补过胎时,竟然一连破了3次!想起我3年前从洋港回来的路上因为吹牛补胎两次,感觉治比我更是倒霉!前两次都是给远打电话让他回头补,第3次,治已经不好意思第3次把远叫回来了,只好自己推行2公里才找到自行车维修店的把胎补好。
按照正常情况,通山全程也就72公里左右,我整整骑行了91公里。回来时,已经是下午6点了。
201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