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追忆与期待

[日期:2016-06-07 12:23:25] [字体: ]
    又是一年一度高考季。这些天,高考不仅是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也是网络上的焦点议题。全社会从官员到百姓,从老人到孩子都为高考神经紧绷,心力交瘁,战战兢兢,如临大敌.包括关于中国,——不,网络上说的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的新闻,包括高考期间不开车为参加高考的孩子们一条绿色通道的提议,等等。这不,前不久网上就有这么个段子:

      送给高考的孩子们:1.高考三天穿衣经:第一天穿红色,开门红。第二天穿绿色,一路绿灯。第三天穿灰色和黄色的,走向辉煌。送考的妈妈一定要穿旗袍,叫旗开得胜。送考的爸爸一定要穿马卦,叫马到成功!2.考生拿到试卷以后不要慌,先亲一下,这叫吻过,稳过!再放在屁股下坐一会儿,这叫一腚过!一定过!加油!提前祝孩子们高考成功……

    笑话归笑话,却说明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高考已经成为触动社会最敏感的一根神经,成为众多孩子、孩子家长、教育工作者最深的痛。这不,一大早我就看见街上贴的一张通告了,落款的单位包括咸安区的住建局、公安局、教育局、环保局和文体局等一通单位,鲜红的大印盖了两排。无非是说考前要停止建筑施工、考试期间考场区要进行交通管制、不得鸣笛、不得燃放鞭炮,等等。这样的通告是每年都会有的。
    我不禁想,世界上有哪个国家,哪个考试像中国的高考一样,对这么多人的生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把高考神圣化、极端化,说明了什么?对这个社会又有什么影响?我只能说,这样的现象,真的太不正常。于是,我想到了一句话,并且在我的微信、易信上发了出来:

      我有一个梦,就是有那么一天高考不让社会紧张、家长焦虑、孩子脆弱,市民能正常生活,家长可以正常工作,孩子微笑着去赴考!

    其实,以前的高考不是这样子的,那时候高考的录取率不知道比现在低多少!记得当年,32年前,我们参加高考的时候,顶多是城里的家长在考场外等着孩子们出来,而我们远离家乡的农村的孩子都没有家长来看望一下,家长正常生活和劳作,孩子们正常的复习和睡觉,正常的一日三餐,至多是在食堂打菜的时候给自己加一个一角五的炒肉或者蒸肉,或者一角钱一份的蒸蛋,算是加强一下营养,连额外买瓶纯净水都是一个奢侈的梦想,我还记得是一位同学的家长,当然也是我熟识的一位大哥在给同学送桔子水的时候给了我一瓶。
    当然,时代变了,家长都只有一个孩子了,孩子的前途是家长最关心的事情,而高考往往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节点,他们身上有了太多家长的期待和社会的压力。可是,在社会的过度聚焦下,在家长的过分呵护下,我们的孩子已经变得过于脆弱,经不起任何一点挫折,哪怕还不能算是挫折的风雨了。只要看看那些因为高考失利而崩溃的孩子们,看看虽然千辛万苦终于成功的大学里那么多精神出问题的孩子,就知道这样的现象是多么不正常,是多么摧残孩子们的身心了!当然,这不能怪我们的孩子,是社会、是家长给了这些稚嫩的肩膀无法承受的压力,该反思的是我们社会的教育理念,是家长的教育方式。
    我最终还是乐观地相信,我的梦想肯定有实现的时候,但是,我也悲观地担心,要实现这样的梦想,不知道还需要多少年!我的第一个孩子是4年前参加高考的,虽然由于特殊的原因我没有能关照多少,可她妈妈的辛苦和她承受的压力我感同身受,我的心理负担一点也不轻。我只是希望,10多年后,当我现在还在幼儿园小班的孩子面临高考的时候,能不受现在的孩子们的这种煎熬,我也会一如我参加高考的时候那么轻松对待孩子的高考,而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在高考这几天为孩子们作出特别的安排,每位市民、农民都正常的出行、工作日程和生活方式不受到任何干扰,,把高考当成一场普通的考试,如何其他千百万场考试或者测试一样对待或应付。

                                                                          2016.06.07

阅读:458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立春随感 2023-02-04 16:21:39
·享受骑行 2022-07-09 11:30:11
·希望你比我幸福 2021-02-22 22:29:03
·说说眼下几个热门话题 2019-06-25 12:32:09
·又是一年清明节 2017-04-03 21:05:55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