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新的一年了!新的一年,对于少年应该是更多的希望,对青年是更多的可能,对中年是更多的机会,而对于我这样中年已尽老年未至的尴尬年龄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以前想得多的是身外的世界,现在原来越多地想的是自己,甚而至于是人生本身这些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渐渐地,越来越看不清楚,都有些不认识自己了。现在的我,是怎样的我呢?
是坚硬、是怯懦、还是变得澹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变得没有了激情,没有了斗志,没有了欲望,没有了进取心了,更不用说创新创造了。这么冷静,这么冷淡,或者说这么冷漠,这么冷酷。好像也没有以前勤奋,没有以前那个认真劲儿了,好像自己根本没受伤,或者没任何人受到伤害。这在前些年是不可能的。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许是在人生的历程中不断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不断在失去一些东西吧?渐渐的,自己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自己了,人生的各种经历与体验,各种挫折与磨难,各种思考与反省,一路梦过来,一路走过来,一路看过来,一路想过来。梦越来越少,人越来越空洞;路越走越难,人越来越悲观;看到的越来越多,心越来越失落;想到的越来越远,心越来越硬。未来更加渺茫,过去反而更加清晰了。
社会是一本大而厚重精深的书,自然、人类、自我是这本书的篇章,每一篇都那么复杂、深奥而且晦涩。有时候以为自己很懂了,回头缺发现自己本身都是糊涂的,更不用说认识自然、认识他人了,更何谈改造自然、影响他人呢?了解自我、解读自我、充实自我、修炼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都是很难很难。基础是什么?标准是什么?参照系是什么?目标是什么?都是无法言说、无法确定的。
人往往通过别人的评价来看待自己,取悦他人,迁就他人,渐渐的就失去了自己,失去了本真,失去了天性。可是,镜子里看到的真的是你自己的容颜吗?你能保证镜子本身是没有瑕疵的吗?它也许是一幅哈哈镜呢?可是,人能一直不照镜子吗?不然你怎么知道你头发是不是凌乱了?脸上是不是蒙垢了?不照镜子的话,身边有几个人会给你指出这些?或者是,你怎么知道别人说的是不是真话?人往往无法自己看清自己,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可是人也无法通过别人来看清自己。因为你自己都看不清,还指望别人来替你观察、替你作出判断?自己都帮不了自己,还指望遇到贵人?首先还要看自己够不够格,值得不值得别人帮与扶吧?
唉,头发不知道有没有凌乱,自己思绪已经先零乱了,好像心思也越来越沉重了。一丝丝愁绪爬上了额头,染白了一丝丝头发;一片片忧郁积压在心头,压垮了我的意志;听寒冬里鸟雀一声声哀鸣,像一曲挽歌在诉说生命的艰难;看寒冬被风摧毁的柔弱的青草满地枯萎,感觉摧毁的是我的梦想。于是,又一阵悲凉袭来,针肌砭骨,不需言说,冷暖自知。
都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可是春天来了以后,冬天也在迫近啊。所以这就是少年和老年的区别吧?于是,每过一个生日,每度一个新年,孩子是兴奋的,期待的,想到的是生机勃勃,春华秋实;老年人每过一个生日,每度一个新年,是伤感的,是失落的,想到的是岁之暮矣,生之将尽。
不过,如果想通了,这些其实都不重要了。生亦如何,死亦如何?顺亦如何,逆亦如何?苦亦如何,乐亦如何?兴亦如何,衰亦如何?难得糊涂,痴愚是福。坚硬还是怯懦并不重要,澹泊最好,这样就不会想得太多,计较太多了。平平淡淡,平平常常,自己觉得踏实就好,哪管别人认为你是达观还是平庸,智慧还是无知呢?繁花似锦又如何?落魄潦倒又如何,生之将尽、死之将至都归于沉寂,尘还是尘,土依旧是土。不要再说生命的庸俗与灵魂的高贵,也不要说生命的精彩与灵魂的肮脏,那时候谁也不比谁高尚,谁也不比谁卑贱。哪怕你在别人的口中是如何光芒万丈,谁知道在他的心里是不是“**不如”?有些东西真的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那么需要自己在意,用不着纠结,费尽心思去考量,去算计,甚至不惜代价、不顾脸面去偷窃、去抢夺。得亦如何,失亦如何?何况有时候你很难说是得是失,或者得即是失,失即是得?塞翁失马的故事人所皆知,真正如此豁达的有几个?能视得为失,视失为得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然而有时候真的是吃亏是福啊!
所以,想来想去,归于不想;千动万动,归于一静。顺应自然,落花未必有意,流水未免无情,看着就好,不看更好;想想即可,不想更对。
——如此而已!纵有万水之盛,我只取一瓢,止渴就行;纵有千峰之危,我若攀登,在我脚下。
新年就是每一年,昨天今天明天都是一天。往昔如今未来,一切皆非永恒。不变即变,变亦不变。
嗨,我是不是又想太多了?谁不曾遭遭遇不公,谁不曾又受苦难,有谁不在承受压力呢?
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