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换将随感

[日期:2020-03-01 09:21:32] [字体: ]
——从新冠疫情看选任干部

      转眼就是三月份了!从一月下旬,跨越整整一个二月,眼下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毗邻武汉的咸宁人从封城到封街封县,到封小区封乡镇,到封户封村组,管制越来越严,虽然有的县市已经十多天至少七八天没有新增确诊病例了,但因为武汉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缘故,依然被划入高风险或者中风险区域。我们也只好等着上级的指示,继续抗疫了。
      今天是我到学校进行总值班的日子。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是仍然不能出门不能进入校园的。我已经记不起此前最后一次是什么时候进入我们美丽的校园的,印象中应该是2月5日吧,学校想方设法购置了一批消毒物品,国资处的同志深入疫区运回来了,需要有人下车搬进库房,我们纪监审支部的3名男同志作为学校的第一批志愿者承担了这个任务。那时候校园里报春的腊梅开得正盛,代表春天的红梅白梅也在次第开放。而此时,走在校园的河滨,腊梅则早已枯萎,红梅白梅也正在凋谢中。取而代之的,是洁白的玉兰和金灿灿的迎春花。毕竟已经一个多月了啊!
      自然的时令只能叫经过,季节的变迁是周而复始,春去春又回。可是对于生命而言,健康而言则是一去不复返,经过就会留下印记乃至伤痕。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任何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历程与方向,一个民族的性格和精神的。眼下的新冠就是这样的一个事件。全国范围的不同程度的封省封市封县封乡镇村组,封城封街封小区封户,给人们正常的生产工作和秩序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的打击是巨大的,对国家的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社会动荡乃至战争都不曾有过如此举措!这样一场疫情,它的发生、它的管控、它的影响教训惨痛、影响深远、启示重大真的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深刻反思。
      我无意也无力对这场疫情的方方面面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和思考,只是也只能从一个角度切入,谈谈我们该怎么用人、用什么样的人,希望对有关部门、各级领导提供一些思考的路径和方法。
      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我们的医护人员在抗疫第一线表现得非常英勇顽强,无论是来自对方医院还是部队医院,他们的不怕牺牲、他们的日夜鏖战,精神非常宝贵、事迹非常感人。除此之外,我们的很多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同志当先锋、做表率,也经受了考验和洗礼,很多领导干部、教授博士如今在做普通的志愿者,接受社区的安排,服从物业的指挥,没有半点架子,不见一丝书卷气,也是十分可贵而令人钦佩的。当然,也有不少领导干部没有经受住考验,因为指挥不当、因为怠于职守被免职撤职被问责。在被处理的干部中,最大的莫过于湖北省的蒋书记和武汉市的马书记了,而被处理的最多的官员则是从省到市县的各地各级的卫健委主任。先按下蒋马不谈。在我们一般人的印象中,卫健委是不重要不敏感的清闲部门,它们的主任是不需要什么能力都可以干,没有多少油水但干好干坏也没有多大责任,有能耐有大背景的人不屑干,有能耐没背景的人干不上,于是这些岗位往往成了没能耐但是有些背景的人追逐而上级领导用来酬庸的岗位了。虽然是最需要专业的地方却往往被非专业的人霸占,这些人平时还能混得过去,而一旦大事临头就乱了方寸慌了手脚,疲于应付、进退失据了。
      蒋马都是非同寻常的人物。对马我关注不多,蒋的背景我还是做了一些了解的。在担任某省省长前,蒋长期在银行系统任职,主要经历是担任过几大银行的行长、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仕途的巅峰是湖北省省委书记。据武汉市长记者会上的话,马书记也是有着丰富的国有大企业领导经历的,后来一查,果然也是身手不凡啊,长期在宝钢和武钢工作,最终做到了武钢铁董事长、党委书记和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两个人共同的特点是担任过国有巨型企业的一把手,进而成为党的省一级组织和特大城市的主要负责人。按说能领导一个大型企业,也应该是能力卓越的高级领导干部,在地方大员或省会城市首脑的位置上也能呼风唤雨,权力所及,一呼百应,莫敢不从,为什么在这场疫情面前却无所适从,被一击出局呢?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啊!
      建国时期就不说了,管理国家和地方的都是经过战争锻炼的干部,那是特殊的历史背景决定的。后来,我们用人的渠道就多了,但每个时期还是有每个时期的特点的。比如改革开放前,除了特定历史时期一些地方有不少造反起家的人掌权外,多数干部也是从地方基层组织岗位如工厂车间、农村生产队一步步提拔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重视技术,从技术人员中提拔干部培养干部成了风尚,技术专家成了各级领导干部的主体,所以很多干部都是有着理工的背景的。接下来,从事经济、政法、法律专业的人在领导干部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就他们从事的管理岗位而言,有的是在基层政权组织中锻炼成长起来,有的是从国有企事业单位出身。就整个改革开放时期而言,从大型国企直接转任地方大员的不在少数,也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蒋马就是其中的代表。为什么这些在企业玩得转的高级领导干部,到了地方大员的位置上,一遇到重大考验就败下阵来呢?他们是个别现象,还是有着某种必然呢?我不敢妄加猜测,但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国企领导来管理地方的确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我们现时代的国企而言,我认为他们的高层管理人员是有几个先天不足的,或者说是一种相对普遍的现象。一是他们考虑个人、地方或者部门利益多,而缺乏大局、国家的观念;二是他们考虑利润、眼前利益比较多,而缺乏宏观的、长远的眼光;三是他们习惯于在数字上做文章,习惯于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四是有太多的生意人的办事方式、生活习惯和思维方法,以及不清不白的政商关系、纠缠不清的利益集团。因此,这些国企领导进入党政机关后,往往过多地考虑个人的政绩、个人仕途的平稳和迁升,在具体工作中往往能独当一面,却不善于宏观统筹;往往经营有方,却不擅长全面协调;往往注重细节,却忽略了原则和方向;往往能应付日常局面和顺境,在逆境和重大风险面前却缺乏统领千军、振臂一呼的魄力和放眼未来、果断决策的雄才大略。
      不知道我这种观察是不是不够准确,我的分析是不是有失偏颇。但这种情况不能说不存在,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恳切地希望我们的领导和组织部门在使用企业干部的时候要慎之又慎,要选任也应该先选任到地方基层组织去,让他们在地方党政机关逐步锻炼和考验,去全面进步和提升,而不要大量地直接从国企高管中提拔省市要员。
    中国有个成语叫“走马换将”。这次湖北、武汉的疫情防控不力让蒋马同时出局,真是应了这个成语。巧乎?神乎?命焉?运焉?只是不知道是马拖累了将,还是将祸害了马,或者应该都是“咎由自取”吧?

                                                                             2020.3.1

阅读:472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