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固执地选择了星期六上社团课,这就宣告了我周六的骑行活动从此终结。无奈心痒痒还是忍不住想星期日能出去骑行,哪怕再做独行侠也在所不惜。在夜里设计了无数种骑行的线路,想像了沿路的各种风景,一场秋雨又击碎了我的梦想。上午只能在家陪儿子学习了。下午,天放晴了,就打算带着儿子去爬山,算是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安慰,谁知儿子并不买账。我只好“威胁”他:你若不要我陪你爬山,我就出去骑车了。谁知儿子竟然高兴起来:“好呀,你去骑车吧。”我却不放心把儿子一个人丢在家里:“我去骑车那你怎么办?”不满八岁的儿子却大人一般:“你去吧去吧,我不用你管。”在听了儿子的安排后,我才开始做骑行的准备。本来以为真的要做独行侠了,在车队群里发了的“蹓跶去,赏秋”邀约后,竟然还找到了一个伴。于是,1点半钟不到,我和小兵就踏上了“骑行蹓跶去赏秋”的路。
出了门上了咸宁大道左转进入泉都大道。一路草青花香景色美,恰是又一条“桂乡大道”。当初改造路旁景点时我是有点反感的,感觉失去了原来的自然景色,如今看到改造好的模样,感觉虽然和桂乡大道有点雷同,如同桂乡大道的翻版,但也算是风景秀美了。
所谓“山一程水一程”,山水相映才见秋风凉秋光美秋色浓,蹓跶赏秋的路上不能没有山和水。大点的山不行,因为爬坡会太累自然不算蹓跶,于是在泉都大道到阳新方向的路口,我们右转前往阳新方向而去。其实,无论我们走的泉都大道这段还是右转前往阳新方向这段,虽然从南北向折为东西向了,其实都叫G351。到了袁铺村,左转就进入我说的“山路”了。虽说是山路,但山都是低矮的小山包,路也是水泥路,路两侧多是原生态的小树林,或是修整后种的树苗。此时兴许是刚入秋,除了有些秋天才开花的树循例开花外,山倒还是一片青翠,看不到漫山红遍或者秋林染黄的样子。小山包与小山包之间是一块块不规整也不算大的田畴。这些田块里或是也栽着小树,或是种着草,稻田里则是早稻已经收割,中稻还是泛青,所以是黄的已经没有了,青的暂时还未黄,颇像一个词语说的“青黄不接”的那种状态。
过了黄祠、花坪,所谓的山里也到此为止了,我们又插入泉都大道,再经过铁军大道、北伐大道、贺滨大道,往紫杉湖(即梓山湖,不知道为什么,我固执地喜欢用它原来在民间叫的名字,而不是现在官方确定现在流行的这个名字,其实也就是武汉人叫的斧头湖)而去。然后从玫瑰庄园往湖边而去,眼前就是宽阔的紫杉湖,而左前方就是跨湖而过的斧头湖大桥。只见三五人群在湖边钓鱼,撑起一把把五彩的打伞,倒是与这湖光水色很协调。走过去看他们的渔获,就是几条小小的鲫鱼和黄颡之类,要是我早就没有耐心,收摊走人了,可他们一点也没有不耐烦不满意的样子,继续兴致勃勃地在那里守着,期待着鱼儿咬钩的那一刻收获他们的“猎物”和惊喜,那一份坦然自若、陶然自乐、怡然自得,恰似浑然天成般与这宁静的斧头湖相映相衬!我想,若是再携一壶美酒,或小抿一口,或淋漓而尽,那必定更加和谐,更有情趣。待夕阳西下,映着湖面闪着片片粼光,收拾钓具,扛着渔获,一步三摇走回家去,该是多美的一幅“钓鱼归来”写意画!可惜没有酒,他们回家也是开着小汽车,这样一幅夕阳秋归图我是永远不可能看见的了。
而我,也只能带着遗憾离开他们,去继续蹓跶着我们的骑行路。过银湖大道抵桂乡大道。本来是想1点出发,然后再晚点回家,从银湖大道去尧嘴,沿着从向阳湖穿湖而过的淦河河堤回去的,因为出发晚了,天空又是黑云压顶像暴雨降至的样子,只好改变行程,沿着正宗的桂乡大道,穿过长长的大洲湖特大桥,跨过建设中的大洲湖湿地公园,往我们住的城镇而去。蹓跶中回到家,已经是4个多小时后,行程也达到66公里,真正的一次休闲骑行,一边蹓跶着欣赏秋光秋色,一边聊着各种话题真正的放松身心,实在是一次愉快的骑行。
想来,这样的休闲骑也是骑行的一种方式。无牵无挂中,不慌不忙间,享受秋天的美色,享受生活的恬静,真正的静好岁月,闲适人生。难道这还不够惬意?蹓跶着骑行,可以慢慢欣赏沿路的风光,避免因匆匆赶路而只能走马观花之憾;可以放松身心边骑边想一些平时无暇去想的问题,避免因速度过快而高度紧张。
此时发现,蹓跶不仅是一种骑行的方式,未尝不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在我们为人出世的时候,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处事,按照让自己舒服的节奏行走。有时候人真的不需要匆匆赶路,也不需要披荆斩棘;人与人之间不必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更犯不着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在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空间,你可能没法做得比别人快,但你可以选择比别人做得好;你可能没人家有力量,但你可以比人家有韧劲儿。
在我们的一生中,可能永远达不到别人的高度,这时我们不妨换一种方式,放弃在高度上追赶别人,转而设法增加自己的厚度,开拓自己的深度,提高自己的温度。这样,你的厚度深度宽度和温度也可能是别人永远无法企及的。舍长取短固然不对,扬长补短可能同样并不明智,有时候我们来个扬长避短同样未尝不可。骑行快不了,就让它慢下来,保存体力,也避免因为勉强追赶而伤筋动骨。骑行快的可以因为早到目的地而增加成就感,慢慢骑也可以更好地欣赏一路风光同样收获满满。如果我们不适应过快的生活节奏,就不妨让节奏慢下来,我们就有时间与精力去细细打扮它,给它着色,为它描花,让每一天都变得精致而迷人,多姿多彩,让每一天都过得从容而充实,津津有味。这样,我们的生活既五彩斑斓令人迷恋,又意味深长令人羡慕。
骑行完,突然觉得骑行的样子好有一比,那就是“追风少年”。不过想到自己已经不再青春年少,而是两鬓华发,便吟出这样一首诗来:
许是当年浪太急,
玲珑少年未追风,
如今风起再想逐,
无奈已是白头翁。
20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