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来,上一次骑行是2月17日,至今超过一个半月了。清明节有三天假,一直想安排一次骑行活动。清明上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走进自然。来一次酣畅淋漓的骑行,赏春天山野青翠的美景,呼吸春天户外清新甜美的空气,才对得起自然界对人类的恩赐。
无奈天公不作美,看天气预报,除了4日当天外,其他时间预报中都有雨,但我仍然寄希望于5日的小雨预报到时候会变成无雨。3日晚遇见牛兄,相约骑行白云山。他说4日无法骑行,但是5日可以。于是相约如5日不下雨就安排骑行。
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一条以前没有骑行的线路,虽然其中一些路段是骑行过的,但是整条路线则没有安排过,有些路段对我而言也是第一次,有些路段新修了沥青路虽然分段骑行过但一次完成则没有。我设计的路线是:
学苑经东外环一麻塘(10公里)一金鸡山(13.5)一蔡畈(3)经宋银村一孙家畈(9)一高桥小学(3)一李铺(6)一白岩泉(6)一白云山(3)一学堂胡(5.5)经方家塆一大幕乡(9)一金鸡山(8)一五爱小学(4)一钱庄村(7)一马桥(5)一学苑(6),全长约100公里。
这条路线的优点是基本上是穿山而过的山间公路或者田畴中乡村公路的路段,有难度较大的登白云山,也有难度小的平坦的公路,长度也适中,路况整体都很好。特别是从白岩泉方向上山是2010年,已经是11年前的事情了,当时路况不好,后来来2次上山都是从大幕方向,这次也很想再次挑战一下。
牛兄非常给力,对骑行计划非常支持。可是,其他人却不见响应。加上天气预报一直说5日有小雨,能否成行一直很忐忑。到晚上,我们的骑行安排得到了南山兄的支持。我想,就是明天下雨,根据天气预报也是段时段的,既然有两位老哥的响应,这骑行哪怕是有点雨也应该可以成行了。
今天起了个大早,一切准备就绪还7点10分不到,我决定提前出门。等我到集合地点,两位老哥都已经先到了。于是,我们没有犹豫。大约7:15就出发了。
根据牛兄建议,鉴于南山兄腿伤第一次复出,我们就没有按照预定的线路上白云山,也就是省去了麻塘到高桥一段,而是从泉都大道经长岭、杨畈到高桥再接续计划中李铺到白岩泉、白云山的路线,这样节省了一些路程。南山兄自言做好了骑不上去推出去的准备。在白岩泉小憩,脱下一件外裤和外衣后,穿着里面准备的骑行服上山了。两位老哥倒是各多穿了件上衣少穿了外裤,免去了脱裤子的麻烦。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多月没有骑车,好几个月没有爬山了,今天上白云山的路有点吃力,中途除了一个下坡停下照相外,在离山顶观景台还有大约1公里的地方,在登上一个陡坡几乎用尽了我的全部力气和意志后,我还是在一个稍缓的地方停了下来,做了大约2分钟的休息,等在后面骑行的两位老哥上来超过我后,才再次跨上宝马继续骑行。大约10点20分不到,我们终于登顶成功。牛兄和我一样也觉得白岩泉方向登山难度更大一点,南山兄倒是觉得白岩泉方向因为有一个下坡起到缓冲作用难度要小些。幸好现在还不热,10来度的气温正是宜人,让我们的骑行少了不少难度,这也是我前面说清明时节好骑行的一个原因。
短暂休息后,我们取道学堂胡和南山村,往大幕乡方向而去,这一段也是我计划中的路线。中途除了学堂胡前后有很短的一段路况不好外,都是新修的村村通的水泥路,直到在塘窝余进入大幕前往黄沙的公路。
因为上白云山时我们专注于登山,下山时又由于几处滑坡对原来路面的破坏让我们不得不更加小心翼翼于车轮下的路面,在整个白云山的行程中似乎都无暇欣赏山色的优美。倒是上山前和下山后,我们才能从容欣赏春天的美景。新发的嫩叶让山峦充满了青春的活力,丰富了春天的色彩;潺潺溪流汩汩滔滔像演奏着春的乐章,更像跳着春的圆舞曲。因为此前下了几场雨的缘故,白岩泉的水更满更急了,瀑流飞溅,涛声磅礴,不禁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有竹林的地方就有笋林,或许因为去年雨水较好的缘故,今年的春笋格外多,一丛丛,一簇簇,密密麻麻,参差错落,迸发着春的勃勃生机,给人以奋力向上、奋勇争先的力量。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徜徉于生机勃发的春天,人总是容易放下那些不如意的事情,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其实,我们骑行人骑的何止是一辆单车,骑的是一个乐观豁达的心情,一种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对自然的拥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礼赞!这大概也是骑行人如此热爱骑行,真正的骑行人一旦爱上就再也无法放弃的缘故吧。
在前往塘窝余途中,大约11点左右,开始下起小雨了,然后越来越大,我们不得不两次停下来避雨,等雨小些继续骑行,直到大约11:30我们抵达大幕乡午餐点。
三个人的午餐,一个红烧鱼块,一个青椒炒肉,然后是一个手撕包菜,一个紫菜蛋汤。本来想点西红柿蛋汤的,南山兄点了紫菜汤,只能保留自己的想法了。我们一起说着,3个人真不好点菜,如果人多一点,菜品就可以丰富一点,至少应该4个人比较合适,不过比起那次我和南山兄二人骑行通山七里山点菜时的为难,今天还是强好多了。倒是不贵,一共才80元。
大约1时,我们继续下午的行程。按照计划大幕到蔡家畈往前过了金鸡山是从五爱村、钱庄村和马桥方向回家的,到金鸡山前,牛兄征求我的意见,考虑到从大幕到麻塘的新修沥青路南山兄还没有走过,如果走五爱、钱庄村的水泥路面免不了山间个别路段的泥泞,加上下雨想尽量缩短骑行的时间,我就选择了麻塘方向,这一段正好也是我们计划中。的确,从大幕直到麻塘的这段路程,我们基本上是冒着细雨蒙蒙过来的。中途到蔡家畈,忆起我们计划的去途是麻塘到金鸡山蔡家畈经宋银村、孙家畈去高桥,牛兄就带着我们走了蔡家村的一小段再回到沥青路。过了麻塘,雨倒是越来越小最终停了下来,我们也经从东外环、青年路、贺胜路回家。全程约81公路,时为下午3时整。
要说遗憾,一是下午骑行基本上在雨中进行,也应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古诗;其次是路程稍微短了一点,还不到100公里,归来太早,不过这也是因为下雨和一些其他客观原因,加上我也是很久没有骑行100公里以上的长途了,这个距离还比较能适应,我怕再长一点可能就有些累了,毕竟我们登了白云山的;三是一路上没有怎么拍照,特别是下山以后,因为下雨的缘故就一张照片都没有,美丽的风景也就只是留下我们的脑海,无法和其他队员和关心我们的同事朋友分享我们一路的骑行美景和快乐心情了。此外,要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就是因为各自的特殊情况,还有几位骑行健将没有能和我们同行,——特别是善于冷幽默被誉为“胡说”的阿文和幽默风趣笑料丰富的雄起等,他们都是能活跃气氛的高手,少了他们就少了很多的趣味,——更遗憾的是今天没有一位女队员,让骑行少了动人的身姿和阳光的笑脸,明媚的色彩和灵秀的情趣。不过没有女队员也有一个好处,用南山兄的话说是:“没有女队员就避免了方便时的不方便”,要我说可能更简洁,没有女队员我们方便很方便。大概这就叫有失也有得吧。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队员一起骑行特别是有至少一两个女队员,才有大家庭的温暖、快乐与亲切。
20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