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人泉,我终于来了!

[日期:2021-10-29 14:15:25] [字体: ]
    今天,终于见到梦寐以求的三十六人泉了真容了!自从知道三十六人泉,骑行去三十六人泉,一直是我的的梦想。
    从三十六人泉回来已经差不多两个小时了,情绪一直处于高亢状态,不知道从何说起。
    听说三十六人泉,那是5年多前。三十六人泉是咸安四大名泉之一(鸣水泉、温泉、三十六人泉、白岩泉),位于咸安区桂花镇高升村。关于三十六人泉的来历,有一个传说。200多年前,村子里常闹干旱,在峨眉山上修行的一个道士获知后特来村中帮大家寻找水源,他挑选了村中36名壮汉前往村前2公里处挖泉眼。开工前道士再三叮嘱大家,在挖掘过程中如若挖到了类似骨头的物品时,切不可继续深挖。36名壮汉夜以继日地轮番苦干,当挖到类似骨头的东西时并没有见到有水源涌出,于是大家继续深挖。没有想到泉眼突然涌出大量的水,一瞬间把36名壮汉吞没,而在井口上拉着绳索的道士见状则变成一只乌鸦飞走了……
    传说归传说,但生活在淦河边,自从听说了三十六人泉,享受着淦河河水的的恩赐,骑行去追溯淦河的源头,则一直是我的心心念念的想法。也就是在5年前,揽月车队安排了一次骑行三十六人泉的行程。我们已经非常接近了,却没有真正走到淦河的源头——三十六人泉,便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似乎机会的到来总是那么突然,也是充满了偶然。虽然那以后也很想去三十六人泉,鉴于第一次的教训,也不敢贸然前行,希望有其他校外骑友能骑行,可以跟着他们去。5年来,始终却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谁知突然之间,我的愿望就这么容易地达成。
    本来,我们今天的骑行目的地并没有安排三十六人泉。两天前,在安排本周的骑行目的地时,红姐建议安排一条大家都能骑行的路线,体力差一点的可以骑行少一点就地修行,然后体力强的可以多骑一点,然后返回一起回家。最好是要有玩的地方。这可给我出难题了。费了半天脑子,突然想到:现在不是桂花盛开领导时候吗?我们去桂花源——咸安区柏墩村的挂榜上赏桂不是很好吗?然后部分人可以细细地慢慢地欣赏,想继续骑行的可以往其他地方去,比如崇阳古堰湾,比如通山王明璠府第的花海,比如金桂湖到大幕一线,等等。
    今天8点,车队11人——7男4女在学苑小区门口整装待发,这可是我们近年来少有的庞大的队伍啊,不仅有经常骑行的嗨歌、胜哥、雄起和我,还有今年来多时未骑行小兵、很少骑行的波波,最近菜恢复骑行的红姐、萍姐以及萍妹夫妻,更有在我鼓动下第一次参加车队活动的晓庆。一行浩浩荡荡往桂花源进发。在毛坪村委会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我们照了车队的全家福;在柏墩街,听说橘子10元7斤,红姐忍不住买下了7斤。很快到了桂花源,我们吃着橘子,爬着挂榜山。想象中漫山桂花的盛况并没有,应该是村民把桂花打掉了,这不,到了桂花镇,一路上见到的村民不是在打桂花,就是家门口放着装着桂花的蛇皮袋了,更有一些门店写着“收桂花10元一斤”之类的广告牌。
    虽然没有如我们所愿看到满山花香,但并不影响我们拍照片、录抖音的兴致。萍姐手持桂枝,摇摆着身体从前方走来,莫非这是嫦娥姐姐下凡来给桂乡撒播桂花种子?晓庆唱着甜甜的歌“我希望五十年以后,你还能在我左右……”,也从远方款款走来,似乎比带着仙气的嫦娥姐姐更甜蜜可爱,看来人间俏佳人一点也不比仙女逊色。
    扭罢唱罢,开始执行事先的分流计划了。小兵说:千年古桂和一大波百年老桂还在前面呢,于是小兵、波波及萍妹夫妇陪着红姐、萍姐和晓庆妹妹去看古桂,计划着再去鸣水泉;嗨歌、胜哥、雄起和我想继续骑行远一点,胜哥提议借此机会带我们去往山下董的地方返回,与他们一起吃中饭,以后我们有机会再去嗨歌心心念念的山下董和北山寺。于是大队伍分成了两拨人马,各奔目的地。
    也许是久未骑行的激动,或者是对山下董、北山寺的期待,嗨歌、胜哥、雄起和我一行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行进,过柏墩、毛坪、白沙,很快骑行到了金桂湖大坝下。这时,一条是我们惯常骑行的到金桂湖大坝的路,一条是近年才修的一条金桂湖畔半山腰的水泥路。这条路是否能通向我们要去的山下董呢?在稍作犹豫后,我们一致同意:走走试试。走着走着,发现路边有苍耳,想起上学期儿子上语文课,老师让找植物种子,有的家长找到了课本上说到的苍耳,我带着儿子上潜山专门找苍耳却一无所获,眼下不正好采几个回去吗?念在上坡中,想到前面或许有,就没有停下来。果然不出所料,前方路边还真的不时就可以看到,于是我在一个平缓的地方停下来,采了几颗,装在了包里。
    一路骑行着我们第一次踏上的新路,不知不觉已经一个多小时,都11点多了,胜哥说我们应该无法在12点前返回与红姐他们约定的吃饭的地方了,于是打电话提出我们就不过去会合了,红姐显得有些遗憾,但也别无选择了。
    打过电话,我们就毫无挂念地往前走了,终于走到一个路口:发现我们今天走的这条路这不就是我们以前从四门楼、刘祠方向往金桂湖时见到,却不知道去哪里的那条路吗?我们终于知道了这条路的去向了,也终于是上了熟悉的路线了。前方是一个农庄,我们车队曾在此吃中饭。再往前,经过一座房子,去年我与胜哥骑行时,那里有一棵没有叶子结满了小小的柿子的柿树,房前坐着一位村姑和她的孩子。我们问能不能摘几个柿子尝尝,村姑爽快地答应了,我们便借了工具打下柿子。我们吃了一些,胜哥又让我装了几个带回家。今天,却发现柿子树不见了,也不知道村妇去了哪里,莫非是与外出打工的丈夫团聚去了?
    快到刘祠,我们右转进入一条小路,然后是上坡,到达高升村委会。这时走出一位男子,与胜哥相互认出了对方。我们请他给我们拍照留念后,男子高速我他性董,是村支书。
    别过董书记,前面就是一条正在维修扩建的碎石沙土路,而且是上坡。我就问胜哥:我们回来还骑这条路吗?听到胜哥肯定的回答后,我心里就在打鼓了:下坡骑这路是不是有点危险哦。骑到一个岔路口,胜哥说:按照计划我们骑行到这里就该回去了,眼下已经和红姐他们说了我们不一起吃饭了,大家是不是有意去山下董和北山寺呢?结果嗨歌与雄起马上响应了,特别是嗨歌一直想去的,眼前就有机会,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感觉自己体力也是很好,我也没有理由拒绝,再说我也是想看看胜哥一直在说的山下董和北山寺是如何风景好的呢。
    胜哥说:眼前两条路都可以走,走右边先下到山下董,再到北山寺,从左边上山回到这里;走左边是下坡先到北山寺再到山下董上山也是来这里,是个葫芦形。我们从右边下山吧,坡有些陡,大家隔远点。
    刚下坡,也不见得多陡,而且有相对平坦的缓冲路段,但大概下了一半就是很陡了,还有两处是下陡坡急转弯继续下陡坡,安全起见,我还是下车推行了。
    终于到了山下董了!眼前一条河,河水很清澈。河上一座新修起来的大桥,桥两侧写着淦河源桥,桥中间高高地插着一面党旗。胜哥说:上面还有一座老桥。淦河源?淦河源不就是三十六人泉吗?难道我们到的竟然是三十六人泉?我问胜哥是不是廊桥,胜哥说“是”,又是淦河源,又是廊桥,看来是三十六人泉无疑了,只是不见哪里写着这几个字。但我相信,这绝对是5年多来,我听说过也追溯过而且擦肩而过的三十六人泉了!激动之情无以言表!胜哥似乎没有听说过三十六人泉,听我提到这个名字,嗨歌说:以前不知道听谁说过三十六人泉,如果这里是,那就太幸运了!
    我在一边思虑一边拍照的时候,嗨歌走过来,说已经找旁边一家主人,答应下面条给我们吃,我们的中餐可以解决了。主人家是一座刚盖好的房子,正在装修,房子一共四层,其中中间两层结构一样,三室一厅,第四层有一个大阳台,出了楼梯口一侧外,另外三侧都种着菜,其中辣椒叶子正青,还结了不少辣椒,很大很青翠,看着非常精神。
    主人的妈妈给我们买来了面条,在一个柴火小灶上给我们煮,还下了不少肉。面条熟了,我们一边吃着面条,一边吃着桌上的红烧肉、酸菜炒竹笋、辣椒烧鱼,主人姓董,很热情,看这个房子,就知道生意做得不错,也很有品位。我们边吃边和董妈妈攀谈着,董先生和董妈妈的盛情让我们非常感动,我就让董先生给我们和董妈妈照了张我们吃饭的合影。接着,我们又把照片发到车队群,说“欠下他们几个”。
    吃过饭,听主人说过了桥可以去通山,而且大概只有14公里,听到胜哥说上山和下山一样陡只能推行,再想到那段碎石路,想到下坡的危险,当胜哥建议是不是走通山方向时,我第一个响应。胜哥说,我们先去北山寺和廊桥,风景不错。我们看了风景再回来过大桥去通山。董先生说:过廊桥也可以去通山,不用返回。
    走不多远只见河中瀑流飞溅,美丽而壮观,我们就停下来嬉戏、拍照。大胆的胜哥下到瀑布旁边的石头上,这样能更好地把瀑布拍下来。胜哥说:我发到车队群,也羡慕下他们,特别是萍姐,她们不就是喜欢看风景吗?
    拍了瀑布,前面就是传说中的廊桥和北山寺了。这廊桥,不就是三十六人泉上的那座桥吗?到了北山寺,顾不得后面的人还没有过来,也没有心思看这座寺庙,我沿田间小路来到廊桥上。到桥上写着“跃进桥”,看到这座桥也留下了当年的印记了。过了桥,之间桥上贴着一张彩色告示,写道:“河中已放鱼 三十六人泉河道严禁钓鱼、网鱼、电鱼、捕鱼、药鱼、放地笼、在河边戏水,围着后果自负并依法查处!——刘家宕全体村民宣”果然就是三十六人泉,而且终于知道了这地方叫刘家宕村。这时,我的激动就可想而知了!于是,我迫不及待走下桥,来到河边,从不同地方拍下了这座廊桥的好几张照片。
    在胜哥的召唤下,我回到北山寺,这时才发现真正的寺名叫“普济禅林”。待嗨歌从禅寺出来,我们一行四人推行到廊桥上。此时,除了我之外的三位队友也纷纷拍照,听了我的意见后,雄起也走到桥下,给廊桥拍照纪念。
    因为行程要继续,我们不得不告别廊桥,告别三十六人泉,告别淦河源,往通山方向而去。一路上,我们一直在爬坡,本来以为是到山顶了,发现前方还是坡;到了一处平坦的地方,我们觉得应该是山顶了,抬头望,还是上坡。胜哥说,别管山顶有多远,我们就一直爬,慢慢爬,努力爬,等到了真正的山顶,就可以轻松了。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是,路边不时就出现一丛苍耳来,而且有的高达半米左右,似乎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苍耳。在一处休息时,竟然发现我裤上鞋上都粘上了不少苍耳。心想:我还用得差专门采几个装包里带回家吗?直接用身体带就行了。不过既然包里有了,这身上的自然留它们不得,一一摘了扔了。大概5公里后,我们终于到了真正的山顶,从咸安到了通山。继续前行,突然发现:这不就是我与胜哥以前骑过的黄荆林到界水岭的路吗?也正是胜哥嗨歌骑过的从通山黄沙上九折过来的那条路!还是今年暑假从枣树下、桃花尖、学堂胡过来的那条路!在经过大约7公里的茫然骑行后,终于找到了熟悉的路线,就好像见到久别的家人一样!好亲切啊!
    一路下坡,过大茶园,来到一个叫龙岭村的地方。没有见到村委会,我们就与写着村名的石头合影。合影下来,发现他们仨都在摘身上的苍耳。我还以为只我身上粘了呢,早先都没看见他们摘。再检查自己,发现身上还有一两个“漏网之鱼”,就一个个“斩草除根”了。一边摘嗨哥一边怂恿雄起带两颗回家,放到老婆头发上,就很难摘下来了。然后他们笑谈小时候干过的把苍耳往别人头发上放的事来。想到童年时自己和身边同学也做过这种事,不禁想:是不是所有乡下男孩都干过这样的勾当呢?
    到了界水岭村,这不就是暑期从桃花尖过来那次骑行,小兵中暑的地方吗?守店的只有一个年轻的女子,一看见我们就认出来了。只是小兵没有一起来,那天的见证人只有我和雄起还在。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嗨歌倒是比雄起和我更热络,买了水不肯刷二维码,说是要刷脸!要确认一下。如何刷脸呀,是不是想互加微信手机扫码支付?嗨歌笑称:我就是这个意思。于是我们就打趣:要是小兵在,一定是要互加微信好友的了!
    接下来的路就无需赘言了!很快我们到了界水岭、到了刘家桥、到了毛坪村、到了马桥、到了温泉,赶在了5点前回到了出发的地方我们的家,骑行划上圆满的句号,只有三十六人泉的美好传说和淦河源的美丽风景,还有山下董热情的董先生董妈妈家吃面条的情景在我脑海。既然来过就熟了,等高升到山下董的那段路修好了,我们一定还来三十六人泉,我们还与董先生相约,哪回我们就在他家住一晚,第二天再走,享受这淦河源清净而神秘的山间夜色,那景、那风、那静谧、那清凉,——一定还有满天繁星,眨着俏皮的眼睛。这还真是有可能,几位爱美景的姐妹就不用怕坡陡,可以推车呀,时间晚了,累了,就在这里休养一个晚上,第二天再走就一个个精神焕发、神采飞扬了!

                                                                                                                 2021.10.23(霜降)

阅读:401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从崇阳到温泉,将雅俗共享延续下去,将快乐进行到底 2025-05-03 16:55:16
·从温泉到崇阳,骑行不一样的线路,体验别样的骑行感受 2025-05-02 21:34:51
·天涯任我行 2025-03-16 18:00:02
·蛇年首骑杂感 2025-02-24 15:32:00
·又环大咸宁之第三天:圆满收官,揭开的谜底与留下的遗憾 2025-01-14 21:37:18
声明: 本栏目的文章均系站长原创,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谨供阅读。欢迎发表评论和提出宝贵意见。如要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并联系站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