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

[日期:2005-09-12 22:11:14] [字体: ]
.... 乐山大佛是峨眉风景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由峨眉山向东经峨眉山市31公里即至乐山。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县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的凌云山上,“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发髻有1021个,耳长6.72米,鼻长5.33米,眼长3.3米,肩宽24米,手的中指长8.3米,脚背宽9米,长11米,可围坐百人以上,迄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凌云山是一个有名风景区,隋唐时佛教兴盛,寺庙盛极一时。乐山大佛就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三江汇合在这里,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往往使过往船只触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他想借助神力灭杀水患,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当时募集的人力、物力、财力远及江淮流域,历时90年才告成功。
 
 
位置:地处四川省乐山县城东,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合的凌云山上
气候:峨眉山属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但因其高山地形,昼夜具有明显的温差。首先,与周围其它地区湿润闷热的盆地气候不同,峨眉山气温较低,年平均气温仅为14—19°C,即使在炎热的夏季,这里仍是凉风习习,是避暑的极佳选择。其次,随地形、海拔、时间的不同气温变化显著,故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因此,游客必须注意衣着,谨防着凉。
最佳旅游时间: 春秋两季为峨眉山最佳旅游季节,气候适中,景致迷人。
概貌:凌云山是一个有名风景区,隋唐时佛教兴盛,寺庙盛极一时。乐山大佛就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当时,三江汇合在这里,水流直冲凌云山脚,势不可挡,洪水季节水势更猛,往往使过往船只触壁粉碎,凌云寺名僧海通见此甚为不安,他想借助神力灭杀水患,于是发起修造大佛之念。当时募集的人力、物力、财力远及江淮流域,历时90年才告成功。
景观:“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发髻有1021个,耳长6.72米,鼻长5.33米,眼长3.3米,肩宽24米,手的中指长8.3米,脚背宽9米,长11米,可围坐百人以上,迄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石刻佛像。

... 这尊乐山大佛不仅体型巨大,且雕刻技术高超,结构匀称,比例适宜,佛体头部和身上还巧妙地暗藏排水系统,以避免水流冲蚀,减弱风化。

  据新华社1990年10月16日报道,在乐山大佛外围,发现了一尊全身长达4000余米,由几座山体组成的“巨型睡佛”。这尊睡佛四肢齐全,体态匀称,面目清秀,安祥地漂卧在青衣江山脊上,仰面朝天,慈祥凝重。著名的乐山大佛不偏不倚正好端坐在巨佛心胸部位。巨佛的头、身、足,分别由整个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组成。佛头由整个乌由山构成,山上的石、翠竹、绿荫、山径、亭阁、寺庙,分别呈现为巨佛的发髻、睫毛、鼻梁、双唇和下颌;佛身由凌云山构成,山上九峰相连,犹如巨佛宽广的胸膛、浑圆的腰和健美的腿;脚板翘起的佛足是龟城山的一部分。佛的整个体态十分逼真、自然、和谐,犹如天造地设,毫无人工刀迹斧痕。现观看卧佛的最佳位置就在乐山市滨江路“福全门”。 

....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直径10米,发髻1021个,肩宽28米。仅脚背就宽达8.5米,长11米,可围坐百人以上。“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大佛造型庄严,设计巧妙,排水设施隐而不见,使它历经千年风霜,至今仍然安坐在滔滔江水之畔,静观人间的沧海桑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

....乐山大佛修建于唐代开元初年(公元713年)至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由唐朝海通和尚发起修建,历时90年,耗资数以亿贯。

阅读:2035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没有相关文章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