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治理念教育的思考

[日期:2006-07-06 16:54:05] [字体: ]
    当前,举国上下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正在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丰富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全国政法系统按照中央政法委的工作部署 正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了使这两个教育密切结合,互相促进,并能在铁路政法系统认真扎实地开展下去,取得成效,以促进铁路跨越式发展和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政法工作经验和法院工作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去积极努力。 
    首先,要明确教育的重大意义。明确教育的重大意义是提高思想认识、开展有效教育的基本前提。政法战线的各级工作人员,只有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通过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当前在全国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政法系统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深刻内涵,才能进一步明确以"八荣八耻"为丰富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推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大意义。才能进一步明确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继全国政法系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之后,党中央做出的事关政法工作发展全局,事关政法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战略部署。才能进一步明确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对于坚持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工作人员头脑、指导实践、推进工作的重要性。也才能进一步明确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适应新时期政法工作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是确保政法工作社会主义方向的客观需要;是解决执法工作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客观需要的重大现实意义。 

    其次,要理解教育的深刻内涵。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治理念教育,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及确立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基础。各级政法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要了解"八荣八耻"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时代道德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华民族正确道德观的高度概括和提升。它明确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应该践行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提供了一个让全体社会公民容易识别的具体标准。如诚信理念、合作理念、科学理念、公正理念、法制理念等,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它反映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本质要求。同时,还要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各级政法工作人员只有深刻理解上述内涵,才能深入开展好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治理念教育,才能加强政法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从而保持政法队伍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政治本色。

    第三,要搞好教育的相互结合。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治理念教育过程中,要注意搞好相互间的有机结合,这是能不能达到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各级政法工作人员在教育中要坚持统筹兼顾、科学安排,处理好工作与教育活动的关系,实现教育与工作 "两不误、两促进"。同时,还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要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座谈讨论相结合等形式。紧紧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分层次、分专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学习。二是要把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突出加强政法工作人员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教育,不断提高和规范执法水平。三是要把教育与审判工作相结合。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八荣八耻"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自觉地坚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成果,指导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四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同巩固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结合起来,同"规范司法行为,促进司法公正"的专项整改活动结合起来。继续加强法院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审判业务建设,努力把人民法院队伍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要提高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政法系统整体工作水平,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治理念教育的关键所在。因此,教育活动中还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探索。一方面要增强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人民法院队伍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各项审判工作要适应现阶段新形势的要求,必须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法官头脑,确保党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领导,确保审判工作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大局,切实增强法官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提高法官维护公平正义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解决政法工作现实问题,建设高素质政法队伍的客观需要。应当看到,政法队伍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如,执法不严格、不公正、不文明、不作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还相当突出。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一些政法工作人员的执法理念出现偏差直接有关。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荣辱观教育,从根本上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掌权、为谁执法、如何执法等重大思想和认识问题,有利于引导广大工作人员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导下,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维护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治理念教育。

    第五,要抓好教育的工作落实。抓好落实是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法治理念教育的最终目的。各级政法工作人员在工作实践中要注意从以下四个方面抓好落实。一是切实增强党性观念。广大工作人员尤其是党员工作人员要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仅要模范遵守法律,还要严格遵守党章。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岗位,奋发有为,积极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二是认真贯彻上级部署。对上级党委做出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要认真贯彻落实,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对政法机关各自做出的重要工作部署、出台的重大改革措施以及发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上级党委报告,以确保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落到实处。三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八荣八耻"和法治理念教育为座右铭,时时处处对照检查自己言行举止,自省自警、自珍自爱,常修为人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荣辱观教育内化为道德操守,转化为行为习惯。四是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教育中,各级工作人员要努力做到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分内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良好职业精神,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相结合,脚踏实地,敬业奉献,勇于开拓创新,刻苦钻研业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工作本领,干一行、爱一行、干好一行,以一流的业绩回报人民、回报社会。也才能以自身的文明行为,影响带动周围的人,营造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浓厚氛围,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树立良好的法治理念做出新贡献。      

                                       作者:太原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院长 石治文
     
                                                       来源:中国法院网 

阅读:3630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中国共产党章程 2017-11-06 14:50:58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012-11-19 15:07:34
·中国共产党章程 2012-11-19 15:02:58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9-01-01 13:53:50
·政府工作报告 2008-03-21 16:29:31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