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了怎么办?

[日期:2014-08-06 06:59:49] [字体: ]
孩子发烧怎么办?我最常遇到的小儿发热的几个问题怎样测体温?

经常看到宝宝不愿测体温的现象,其实首先家长不要很恐惧,家长可以先测量,演示给孩子看。电子体温计相比而言是没有水银柱准确的,但是体温计显示体温变化的趋势,无需很精准。

万一水银柱体温计被孩子咬破不必惊慌,体温计中的水银属于原子汞,本身是无毒的,很快会经肠道排除体外。

发热都要吃退热药吗?
有些家长见到孩子发热就紧张,很不能马上吃退热药让体温降下来,其实引起发烧的因素有很多,千万不要以体温的高低作为一个标准。如果一个孩子遇到一个刺激,
这个刺激就是感冒,一个孩子发烧到三十九度,另一个孩子发烧到四十度,哪个孩子更健壮?反应越强烈的说明体格越健壮。发烧是身体对外界的一个对抗,例如细菌病毒等的反应,反应越强烈,说明实际效果越好。当然过高的发热会增加热量的消耗,还可能诱发惊厥发作,该退的热还是要退。一般体温超过38.5°C需要用退热药。

退烧要退到多少度合适呢?
低烧可以刺激免疫系统来对抗细菌和病毒,帮助快速消灭细菌和恢复的过程。如果体温降到三十六度,免疫系统没有被调用。总体来说,发烧是个好事,发烧是人体对
抗这个病菌的一个反应,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发烧会烧坏孩子。如果这个病真的引起的脑部损伤,比如说脑膜炎引起的发烧,是脑膜炎本身造成的,不是烧坏的。只要体温低于38.5就不需服退热药。当然有发热惊厥史的儿童超过38°就应服退热药。

降温有什么措施?

1.物理降温 
将患儿置放于环境安静、阴凉、空气流通处。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及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也可用软包装饮料如牛奶等放到冰箱中冰一冰代替)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躯干两侧及背部擦浴。擦浴时如患儿出现皮肤苍白或全身皮肤发凉应立即停止。有条件的家庭,也可给孩子洗个温水澡,一般10分钟左右即可使体温下降1~2度。

2.药物降温 
对未成熟儿,小婴儿与体弱儿一般不用解热剂降温。常用的解热剂有泰诺林(每毫升含对乙酰氨基酚100毫克)0.1毫升/kg/次,服药困难的也可用小儿退热栓(扑热息痛栓,布洛芬栓),将栓剂塞入肛门。间隔4~6小时 可重复使用。

什么时候需要用退热药?
发热是儿童常见的症状,有些家长见孩子有发热即用退热药,这是不对的,一般来说,体温高于38.5°c以上才需要用退热药来降温,低于这一温度只需要多喝点水,用温水擦一下腋下,腿弯,大腿根部,颈部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也可吃点有退热作用的感冒药即可。但有发热抽风史的孩子应早用药,高于38°c即应应用退热药。


物理降温的方法有哪些?
1.降温贴,简单有效,就是需要花点小积蓄。

2.酒精擦浴,用30到40度的酒精效果最好,也可用高度酒兑一下使用,温度37度左右最佳。主要擦颈部、腋下、臂弯、大腿根部、腿弯等部位,这些部位是大血管经过的地方,容易将热量带走。

3.温水擦浴,用37度左右的温水擦洗,方法同酒精擦浴。

4.温水浴,直接让孩子在37度左右的温水中洗澡,是最快的物理降温方法。

5.冰袋降温,将冰袋放置在头部或大血管经过的地方,注意如冰袋温度很低应在外面用毛巾或手绢包裹,避免冻伤。如无冰袋可用牛奶、软包装饮料袋代替。

6.散包降温,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一般不主张用药物降温,只需要打开包被,将腹部盖住,即可达到降温的目的。

当然物理降温不能完全代替药物降温,如体温较高,达到38.5°c以上,或持续不退一般还需药物降温。

哪些退热药小儿应慎用?
小儿容易发热,退热药是不可缺少的,但并不是每种退热药都适合宝宝使用。目前认为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等)是首选,布洛芬制剂(安瑞克,美林等)也是比较安全的,使用时应注意严格限制剂量,不能超过一天内的最大量,许多感冒药里也含有退热药,应用时应减量,遇到应用退热药疗效不佳时可结合温水浴等方式降温而不是一味地加量。

阿司匹林曾是广泛使用的退热药,但因可刺激胃肠,诱发瑞氏综合症等现在应用越来越少,特别是患水痘,手足口病,有出血点等情况应禁用,目前主要用小剂量来抗凝,用于川崎病等。

另外,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用肛塞类退热药,需要注意的是不适合用于10公斤以下的儿童,因为一粒即可超过安全量。

捂被退热可行吗?
天慢慢变凉了,家长把孩子包得严严实实来看病的情况逐渐多了起来,说是怕孩子冻着,有的还声称是为了退热,这可行吗?大量的事实已证明这样做不仅不能降温反而使体温升高,因为这样做不利于散热,可以不夸张地说大多数高热都是家长捂出来的。儿童发热时应适当减少衣物,新生儿应该是最脆弱的吧,可新生儿最佳的降温方法却是散包降温即把包被打开散热。

肺炎一定会咳嗽或发热吗?
门诊中经常遇到咳嗽时间很长的孩子让去拍个胸片时家长就会说:我的孩子没有发热呢!而遇到发热十多天的孩子家长会说:我的孩子没有咳嗽怎么会得肺炎?的确很多肺炎的孩子会同时有咳嗽和发热症状,但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同时有两中种症状。有很多咳嗽很严重的没有发热,而高热多日的孩子没有一点咳嗽,但拍胸片后都被证实为肺炎。

一般发热或咳嗽超过一周的孩子都应该拍个胸片,以排除支气管炎或肺炎。新生儿因抵抗力差,感冒咳嗽3到5天即可能转为肺炎,因咳嗽反射较弱甚至仅表现为呛奶、呼吸急促。
受媒体宣传的影响,许多家长害怕拍胸片。其实拍个胸片没有那么可怕。一次拍片的照射时间只有不到0.1秒,相比胸透动辄几分钟的照射少得多。只是孕妇因早期胎儿对射线特别敏感可致畸形胎儿而被禁止,其他人大可不必紧张。有些从事心脏病介入的医生每年做上千台手术,每次接触半小时以上。如果真那么可怕,谁敢从事这一行?

药选对了,喂不进去怎么办?
儿童服药时,大人应尽量平静,避免带给儿童精神压力,包括打针也是,家长就要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这件事。因为我们的情绪会使孩子的情绪发生变化。也可将药物混合到食物中服用,但是不要紧张对待也不要暗示。一是因为孩子恐惧,二是因为孩子容易把药物呛到气管里去。

对服药特别困难的儿童也可采用肛门栓剂给药,现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都有栓剂可以使用,但不能什么药物都来灌肠,那样的远期风险难以评估。

输液到底好不好呢?
对于高热不退而又不喜欢喝水的儿童,输液的确会加快孩子退烧速度,因为液体进去了,利于散热。但是对于抗生素,大家需要斟酌,对较严重的细菌感染有效,非细菌感染是无效的。另外输液里面会有一些颗粒,有发生输液反应的危险,所以不要轻易给孩子输液。在国外,输液和做个小手术是一个概念的,是很慎重的。

发热原因危险指数排行榜
1、脑炎、脑膜炎引起的发热危害严重,多伴有精神差,头痛、呕吐、抽风等症状,需马上到医院就诊。

2、细菌进入血液引起严重感染,一般发热时间较长,伴精神差,可致全身脏器损伤,需及时到医院治疗。

3、川崎病: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疾病,可有眼结膜充血,皮疹,颈部淋巴结大,口唇红、皲裂,手指、脚趾末端肿胀、脱皮等表现,可导致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损伤。

4、肠胃炎引起脱水需及时到医院就诊补液,不然也有一定危险。

5、流感容易引起肺、心脏、大脑的损伤,需及时就诊,特别是禽流感等。

6、泌尿道感染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需及时治疗。

7、手足口病易传染,多数病情轻,少数病情重,总体危险性不大。

8、玫瑰疹(也叫幼儿急疹)引起的发热危险性不大。

9、预防针引起的发热持续时间短,热度不高,一般无危险。

10.穿太多,出牙热,天气热引起的发热很轻,一般危险很小的。

阅读:651次  

复制 】 【 打印 】 【 关闭
·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 2024-10-29 09:54:56
·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 2020-06-01 10:11:20
·春天必吃的10大黄金野菜 2018-03-26 18:18:40
·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下) 2017-11-06 14:34:34
·打退烧针,你是在残害你的宝贝! 2014-06-18 09:21:06
声明:本站部分资料来自网上收集,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整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