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金币4529
    • 经验6815
    • 文章884
    • 注册2020-04-14
    其实,你们比我想象的更优秀
      学习《风娃娃》一课,孩子们课前预习过,加之理解能力的加深,很快就理清了课文的条理:讲述风娃娃做好事和做坏事的故事。当我们学习到风娃娃做坏事时,是用小标题来阐述的:吹跑风筝、吹跑衣服、吹断小树,问孩子们就这三件事吗?孩子们摇头说不止了,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孩子们指着“省略号”说:从省略号的六个小点点中告诉我们,风娃娃还做了其他的坏事。真棒,那么你知道风娃娃还做过哪些坏事吗?有孩子们回答,把我们小朋友吹感冒了,把我家屋顶上的杆子吹断了……孩子们的回答突然启发了我,让我突然想起了曾经学过杜甫的一首很经典的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古诗不就是讲述大风把杜甫家屋顶上的茅草吹跑让他淋雨挨冻的事儿吗?虽然有些犹豫,有些担心,我们二年级的孩子们能否接受得了这首古诗?但,我就是这样一个胆子肥,贪心的人,不愿意错误这个很好的学习契机。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品读古诗,感受“风”之大,“灾”之重的学习过程。
      教室的一体机是可以及时上网的,很快就找到这首古诗,真好,幸亏曾经编撰过这首古诗,也幸亏自己对诵读古诗的感觉很好,我张嘴就用足气力来了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孩子们一下子被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眼睛都睁得大大,望着电子显示屏的古诗,我重复“风怒号”,并问:这表明风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的?孩子们真棒,竟然知道从“怒号”可以看出风大。我顺着孩子们的回答接到:是啊,风很大,“卷我屋上三重茅”,把我屋顶上的……孩子们抢着回答:茅草都卷走了。呵呵,不错,理解很到位啊,我接着读: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并进行简单解释。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我顺势又说:哎,还有更气人的哟,又读道: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又顺势进行简单解释,我的解释还没有讲完,急躁的成就叫了起来:那群小孩太可恶了。也有孩子说:都是风惹得祸。说真的,站在讲台上的我,看到台下的孩子竟然比刚才上《风娃娃》时听讲还认真时,心里竟然升起许多感慨和一些感动,可能我们平时的讲述和授课真的低估了或并没有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当我们以为会是一首很难的古诗,当我们以讲故事的形式和他们进行交流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时,给我震惊还是挺大的。正因为有这样的震惊,所以,我又接着讲述了第二小节——“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让孩子们初识了因为风把茅草吹跑了,杜甫和家人淋雨挨冻,无法入睡的痛苦。这时,下课铃响了,其实,我的讲述也准备结束了,我知道这首古诗最经典的句子在最后一小节,但我们今天能理解好前两小节,我已经满足至极了。
      孩子们并没有急急奔到教室外面去,而是聚到我的身边,请求我能不能找一些这首古诗的图片来看看,当我们点开百度图片时,当我们看到瘦骨嶙峋的杜甫在风中瑟瑟发抖的图片时,孩子们不禁发出感慨:真可伶啊!
      至此,我觉得这节课是成功的了![P]                                    2015-11-4 [/P]
    晨风暮雨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729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