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声望+23
    • 魅力105
    • 金币5439
    • 经验36518
    • 文章1405
    • 注册2006-02-02
    高启《梅花》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img]http://www.ruobing66.com/upfiles/img/2005101251983753.gif[/img]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声望+23
      • 魅力105
      • 金币5439
      • 经验36518
      • 文章1405
      • 注册2006-02-02
            高启是我国明代诗文家,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江苏苏州)人。一生所作诗词及文约2000篇,因其后来隐居于青丘,后人汇辑成《高青丘集》。元末时期,高启与王行、徐贲、张羽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高启又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但无论是" 十才子"还是"四杰",高启的文学成就远远超过了其他人。高启的诗文中,尤以七言律诗最为体现出才华横溢,清新超拔的特点。最著名的是《梅花九首》,其中上面这首最为传诵。
      [img]http://www.ruobing66.com/upfiles/img/2005101251983753.gif[/img]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声望+23
        • 魅力105
        • 金币5439
        • 经验36518
        • 文章1405
        • 注册2006-02-02
        高启的九首《梅花》
                   其一
        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箫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其二
        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
        将疏尚密微经雨,似暗还明远在烟。
        薄暝山家松树下,嫩寒江店杏花前。
        秦人若解当时种,不引渔郎入洞天。
                   其三
        翠羽惊飞别树头,冷香狼藉倩谁收。
        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满舟。
        淡月微云皆似梦,空山流水独成愁。
        几看孤影低回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其四
        淡淡霜华湿粉痕,谁施绡帐护香温。
        诗随十里寻春路,愁再三更挂月邸。
        飞去只忧云作伴,销来肯信玉为魂。
        一尊欲访罗浮客,落叶空山正掩门。
                   其五
        云误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住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其六
        梦断扬州阁掩尘,幽期犹自属诗人。
        立残孤影长过夜,看到余芳不是春。
        云暖空山栽玉偏,月寒深浦泣珠频。
        掀篷图里当时见,错爱横斜却未真。
                   其七
        独开无那只依依,肯为愁多减玉辉。
        帘外钟来初月上,灯前角断忽霜飞。
        行人未驿春全早,啼鸟山塘晚半稀。
        愧我素衣今已化,相逢远自洛阳归。
                   其八
        最爱寒多最得阳,仙游长在白云乡。
        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
        楚客不吟江路寂,吴王已醉苑台荒。
        枝头谁见花惊处,袅袅微风簌簌霜。
                   其九
        断魂只有明月知,无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
        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
        [img]http://www.ruobing66.com/upfiles/img/2005101251983753.gif[/img]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声望+23
          • 魅力105
          • 金币5439
          • 经验36518
          • 文章1405
          • 注册2006-02-02
          毛泽东最喜第一首,我却最爱第九首。
          [img]http://www.ruobing66.com/upfiles/img/2005101251983753.gif[/img]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区版主
            • 声望+23
            • 魅力105
            • 金币5439
            • 经验36518
            • 文章1405
            • 注册2006-02-02
            对于第一首有人这样分析:

                诗人首先用反衬法来写梅花的超尘绝俗,以疑问的方式提出质疑,但又无须回答,寓答案于疑问之中,衬托出梅花的不俗气质和灵秀仙骨。诗人认为像梅花这样具有琼玉般姿容的花种只应留在天上神仙居住的瑶台之上,却不想仙家却将它栽向了山林秀美、人杰地灵的江南,从而突出了梅花的神奇身份。韩冕诗曾说“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韩冕是从正面去言说,而高启则是从反面去衬托。用意虽同,但表达方式却迥异,高诗以疑问起句却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和思考。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两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诗人以高士、美人作比,又以雪满山中和月明林下作为背景来映衬高士、美人,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孤傲高洁与清秀闲雅的精神。此两句也是在写梅的风骨与魂魄。清代学者曾强拉硬扯,寻找出这两句当中的典故,说“雪满山中”出自东汉袁安家中卧雪之典,“月明林下”出自隋朝赵师雄于月夜林中酒肆与梅花化作的美女相互饮酒之典。其实,这两句没有这典故的限制反而会使梅花的品格显得更为圣洁与超逸。此两句分别都构成了一幅美得令人心颤的意境,又何须什么典故来支撑呢?宋代隐士林逋写梅,也含有颂梅风标绝尘之意。但林逋诗重在写梅之风韵,而高启诗则重在写梅之风骨。“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韩冕诗)梅之傲雪怒绽才显出她的高洁骨气。“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元代杨维祯的诗也是赞梅之雪中独放的勇气。可见,高启的“雪满山中”句重在写梅的气节。
                五、六句诗人进一步用竹来烘托梅的清俊身影,用苔掩残香表达对梅之高尚品格的尊重。松竹梅乃“岁寒三友”,萧萧竹声中更显寒梅的固守清贫;漠漠青苔心甘情愿地承载着残梅的零落花瓣,并将残梅的清香融化在它的躯体中,使香保持得更久长些。七、八句则借抬高南朝诗人何逊的咏梅佳作而表达了他的自负,似乎只有他高启才是梅的知己。
                高启之前写梅之诗已众多,但他却能脱出前人的窠臼,采用多方譬喻与衬托的手法写出梅的气节,突出梅的风骨与精魂,却是难得的。他的这种譬喻也对后世产生了影响,曹雪芹《红楼梦》中写《终身误》的曲子,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之句,其构思恐怕也受到高启诗句的启发。
            [img]http://www.ruobing66.com/upfiles/img/2005101251983753.gif[/im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1.2227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