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论坛
排行榜
最新帖子
管理团队
应用
风格
搜索
晨风暮雨
心无涯
社会大视野
绿色家园
查看帖子
主题:
[转帖]北京退休工程师在家“造林”抗...
暂无回复
上篇
返回版面
下篇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复制本帖地址
若冰
2013-02-15 08:52:40
阅读:643次
回复
只看此人
楼主
门派
职务
总版主
声望
+79
魅力
243
金币
121
经验
194978
文章
7343
注册
2004-04-09
LeadBBS官方论坛
[转帖]北京退休工程师在家“造林”抗污染
[P]黄慧敏 [EMAIL=nghuimin@sph.com.sg]nghuimin@sph.com.sg[/EMAIL][P] [P] 室内“大树”葱郁的树冠是由多个种满绿萝的环型水盆组成。吕克健以陶粒取代泥土,以水耕方式种植黄金葛,即无需担心土壤长虫,浇水也方便,只要往环型水盆里添水便可一次性给十盆黄金葛浇水。 [P] 坐在树下享受着一片绿意,耳边还不时传来清脆的鸟叫声和潺潺流水声……这可不是什么森林,而是北京市民吕克健的家。 [P] 今年77岁的吕克健原是航空工程师,退休后转投保健药品生意。但热爱大自然的他满脑子想着的是如何充分绿化自己的家。为此,他进行了各种试验,曾动手建造喷雾植物橱柜、植物墙等,18年下来,他已经花了200万元人民币(约39.7万新元)。 [P] 最终他决定直接在屋里添置“大树”,将只有48平方米的客厅化身为森林。 [P][P][ALIGN=center]复制鸟鸣溪声的森林环境 [/ALIGN][/P][P][/P][P] 不过吕克健家里的树可没有根,而是用他设计的积木模块“砌”成,那葱郁的树冠则是由多个种满植物的环型水盆组成,每个环型水盆可摆十小盆植物。而他客厅里的六棵两米高“大树”上,种的都是观叶植物——黄金葛,总共约4800株。 [/P][P] 为了更好地复制森林环境,吕克健还特地在树干里安装播音器,插上电源就会传来鸟儿的歌声和水流声。 [P] 添置“大树”后,吕克健自觉家中的灰尘少了,空气也不那么干燥。过去一个月,北京的空气污染问题格外严重,别人家都买空气净化器对抗污染,吕克健则将重任交给这六颗“大树”。 [P] 吕克健最近用买到的PM2.5污染物测量机做了简单的测量,发现家中的污染物指数普遍较窗外和大楼电梯口低11%至25%,并较隔壁邻居家少了12%。 [P] 对此,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潘小川接受本报访问时解释,绿色植物的叶面并不完全光滑,且有湿度,所以空气中的小颗粒物会吸附在上面,进而减少空气污染。近年有些研究也显示,绿叶有助净化有毒气体,不过效用有多大,暂未有具体数据。 [P] PM2.5指的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悬浮于空气中的小颗粒物。由于体积小,容易深入人体肺部,影响健康。 [P] 对于在家里“造林”的奇思妙想,吕克健说:“我看过一些资料说,在人类较长寿的地区,环境中的绿化比重,即绿视率至少要达15%。那我就想,不如把这比重提高到35%。” [P] “可是现在的楼房都这么小,要种那么多植物不容易,唯一办法就是往天花板发展……而与其安装吊架,不如就弄成树的模样,更贴近自然,让人心情愉悦。” [P] 吕克健利用其工程师专长,将树木枝干的结构分解为12种模块,并为此申请了专利。任意拼接80至100块这样的模块,便可堆砌出造型各异的仿真树干来。 [P] 他目前还在研究不同的材质,希望将树干弄得更细致,更像艺术品。“如有机会,我希望有机构推广这个设计,让室内大树走入更多城市人的住家。”[/P][P] 虽有朋友质疑他在室内种那么多植物,到了晚上会出现植物和人“抢”氧气的问题,但吕克健并不以为意。他反驳说,没有屋子是完全密封的,室内和户外的空气总会透过门窗的隙缝进行循环。此外,只要同时在屋内种些芦荟、仙人掌等夜间释放氧气的多肉植物就可解决问题。 [/P][P] 吕克健说:“有时看到屋外灰蒙蒙的雾霾就不想出门了。家里空气多清啊。” [P][ALIGN=center]7个重污染城市包围 北京空气治理“势单力薄” [P] 虽然北京市政府已出台治理空气污染的新措施,但受访专家认为北京“势单力薄”,如果周边省市不加紧减排,雾霾问题难有效解决。 [P] 中国环保部日前公布了一月份74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排名。其中,污染最为严重的10个城市里,北京排第九,而排在北京前头的8个城市中,有7个是位于煤炭企业集中的河北省,地理上包围着北京。 [P] 面对驱之不散的雾霾,北京市上个月底出台了包括控制机动车污染及燃煤总量的九项空气治理措施,并同时制定了应急方案,日后将强制部分企业在重污染日减少排放量等。 [P] 不过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项目主任周嵘认为这还不够。“北京虽说要减少燃煤,但如果周边的河北和天津燃煤总量继续增加,那也没有用。污染物在区域间是有传输性的,而北京这个半盆地的地形也不可能改变。” [P] 中国各省市在空气治理方面目前更多是各做各的,而北京大学的潘小川教授指出,只有整个区域协调合作,抗污染才可能发挥效用。“中国环保部已在进行这方面的协调,只是这涉及各省的利益,比较复杂,恐怕没有那么快。” [P] 潘小川说,中国已在大力推行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结构转变,但煤炭的成本毕竟还是相对较低,要企业改变“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ALIGN][/P]
欢迎大家光临本论坛!
[img]http://www.ruobing66.com/bbs/images/Upload/2006/3.gif[/img]
发表新主题
发起投票
回复此主题
1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解析UBB代码
恢复上次发帖
当前保存
(无)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锁定帖子
回复短消息通知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
2003-2025 晨风暮雨 -
清空COOKIE
-
手机版
-
RSS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心无涯论坛:http://www.ruobing.site/bbs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1562 seconds with 4 querie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