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门派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79
  • 魅力243
  • 金币121
  • 经验194978
  • 文章7343
  • 注册2004-04-09
2007:痛感余虹辞世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前天晚上,听一位大学同学说起人大有位博导自杀身亡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想到是余虹。在我看来,博导自杀博士自杀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了,要么是工作的压力太大,要么是感情纠葛。[/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昨天一大早,听同事说起,余虹去世了,由于在电话中,我没有听清死因,但是联想到头晚同事说的人大博导自杀的事情,我本能地把两件事情联想起来。我不禁深思:余虹会自杀?那么他的自杀到底是怎样的原因呢?还有,他会选择怎样一种悲壮的死的方式?——服毒?割脉?[/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我不禁想起我和余虹不久前的交往来。[/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对于余虹的大名我早就知晓,而且怀着万分的敬意,作为最早从我校毕业的一名专科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奋斗,不仅读了博士,而且成了博导,还是国家重点学科的负责人。前些年余虹应邀来母校为他的学弟学妹讲学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事情,不然一定会一睹他的风采。[/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当然这是前话了。说起我和他的交往应该是在今年的7月底或者8月初的时候。只是我的这种交往是通过电话和网络。今年是学校的评估年,要收集优秀校友的照片资料做画册和展览。我开始在网上收集他的资料,还发现了他的博客,认真拜读了他的一些文章。可惜没有找到他的电子邮箱等网上联系方式。于是我通过人文学院的领导问道了余虹的电话号码,然后给他打电话说明意图,他欣然接受,让我留下电子邮箱。8月5日,我收到了他发出的照片和简介,在邮件“主题”栏他写着:“余虹材料,收到请回告,谢谢!”,印象中我是收到他的手机短信,然后去看邮件,看到照片和资料后我给他回了邮件,也发了短信,对他表示感谢。[/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后来,我决定在校报上做优秀校友栏目。余虹是校友中学术成就最高的学者,希望能在校报上把他作为优秀校友之一进行报道。我找了人民大学新闻中心,他们建议我找文学院一位姓王的副书记,可是我打对方给我的联系电话时,却被告知错误。于是,11月22日,我给余虹写了封电子邮件,希望得到他本人的帮助:“我们咸宁学院报开辟了一个知名校友的栏目,希望得到您的支持,我们要一个反映您工作简历,教学学术成就的通讯报道,以2000字左右为宜,一般不短于1500字。我不知道怎么联系贵校的人采写,能麻烦您安排一下吗?让您的学生写行不行?”[/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这次我没有收到余虹的回信,但是此后的一天中午我手机收到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当时在车上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我的第一感觉是电话是余虹的,可是当我回拨是电话处于通话中,我只好作罢。[/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12月5日,评建画册印制完成,我去武汉拉画册。下午5:20,在武汉装载画册的时候突然下起了下雨。晚上7:40回学校,卸下画册时咸宁还没有下雨,在将画册从楼下搬进去时,咸宁也下雨了。[/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现在想来,这莫非是天意?余虹正是5日自杀身亡的,是上天在祭奠他吗?[/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晚上4时多,我打开电脑,开始寻找人大博导自杀的消息,我不敢用余虹的名字,因为我实在不希望我的猜想被证实,然而我的猜想还是被证实了:12月5日13时,余虹在其居住的四季青桥世纪城小区自杀身亡。年方50岁。[/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一位学界英才,一位杰出校友就这样与世长辞了![/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说到他的死因,许多人认为是他的胃病,他忍受不了病痛。由于专注于学术,他不大注意自己的身体,长期遭受病痛的折磨。也有的提到他近来的抑郁症。同时,大家都肯定他是个非常开朗而健谈的人。[/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许多网友在文中提到他博客的最后一篇文章,那是他为7月8日恩师石璞百岁诞辰而做,时间是9月13日,博文是《一个人的百年》,并提及博文中这样一段话:“事实上,一个人选择自杀一定有他或她之大不幸的根由,他人哪里知道?更何况拒绝一种生活也是一个人的尊严与勇气的表示,至少是一种消极的表示,它比那些蝇营狗苟的生命更像人的生命。像一个人样地活着太不容易了,我们每个人只要还有一点人气都会有一些难以跨过的人生关口和度日如年的时刻,也总会有一些轻生放弃的念头,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自杀不易,活着更难,当然不是苟且偷生的那种活。”于是,这也被当成了他的绝笔。也许,这话正是他思想的反映。那么他终于也选择了轻声,莫非是不愿意“苟且偷生的那种活”?[/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不过,据说余虹是留下了遗书的,遗书是写给文学院院长的,称在人大的经历是“最有意义的几年”,他将自己的全部藏书“捐给文学院”,而且在“祝福所有朋友”的同时,表示:“如果有来世,愿一起工作”。既然正在最有意义的时期,人却还是走了,我可以想像他的痛苦,也可以想像他内心的挣扎,可以想像他的不舍。然而,他还是走了,为了不再痛苦。[/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我不想再说什么了,只想引用人大文学院公告里的一句评价:“余虹教授深厚的学术造诣及其率性自真的人格魅力,在学术界和师生中享有极高的赞誉。”从公告的措辞来看,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溢美致辞,而且这也正是我了解到的心目中的余虹。[/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让我们深切缅怀余虹教授,默默地为让他祝福,让他在天国没有痛苦,愉快而安宁……[/BGCOLOR][/COLOR][/FACE]
[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最后我把余虹亲自写的个人简介与他发给我的照片附在这里。简介中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即为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中文系,而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即我校前身之一咸宁师专的一个历史阶段。当时他的毕业证应该是武汉师范学院的,因为当时的咸宁分院应该不能颁发文凭。[/BGCOLOR][/COLOR][/FACE][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BGCOLOR][/COLOR][/FACE][/P][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BGCOLOR][/COLOR][/FACE][/P][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BGCOLOR][/COLOR][/FACE][/P]余虹简介[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BGCOLOR][/COLOR][/FACE][/P][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余虹,1957年生于四川,1981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1988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文学硕士,1997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1997年至1999年在复旦大学做博士后。曾在咸宁师专、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海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任教,曾任海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带头人,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主编,学术辑刊《问题》与《立场》主编,复旦大学文艺学与美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曾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和澳洲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学术著作有《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三联书店1999)《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艺术与精神》(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艺术与归家——尼采•海德格尔•福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和《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1995年获国家教委首届“全国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BGCOLOR][/COLOR][/FACE][/P][P][FACE="][COLOR=rgb(51, 51, 51)][BGCOLOR=rgb(252, 252, 252)]
                               2007年12月10日5:57[/BGCOLOR][/COLOR][/FACE][/P]
欢迎大家光临本论坛!
[img]http://www.ruobing66.com/bbs/images/Upload/2006/3.gif[/im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
Page created in 0.2029 seconds with 4 queries.